第三节 发行放映
民国25年(1936),从汉中转租《关东大侠》、《荒江女侠》、《火烧红莲寺》等武打片,均为无声黑白片。
1951年12月3日省教育厅电影五队在文化馆免费放映有声黑白影片《白毛女》、《钢铁战士》、《翠岗红旗》等。机关单位包场,只收成本。后巡回到文川、沙河营、上元观等地放映。
1952年私营汉滨电影院由西安市租片,每月只供应4~6部黑白影片,每片放映一两天后就无观众,只得下乡赶庙会或跑集镇放映。影片有《新儿女英雄传》、《中华儿女》等。因机器陈旧、影像模糊、时停时放。1954年,省电影五队来县放映彩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1956~1958年,发行放映的影片多为反映“大跃进”的记录片。1959年,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新片展览月”中,放映《聂耳》、《党的女儿》、《青春之歌》、《林家铺子》、《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优秀影片。
1961年县电影管理站成立。按规定,35毫米影片由汉中地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按计划发行,县电影管理站只负责16毫米和8.75毫米影片的发行。影片在发行前,一般经公司(站)试片放映检查,确保影片的放映质量和效果。
“文化大革命”中,先是放映毛泽东八次接见红卫兵的记录片,继而反复放映现代革命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革命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8部革命样板戏,以及“四人帮”炮制的《春苗》、《反击》、《决裂》、《欢乐的小凉河》等影片。发行放映无计划,无制度,质量下降,观众稀少。
1973年6月,首次上映朝鲜宽银幕彩色故事片《卖花姑娘》,是本县上映场次和观众最多的影片之一。
1978年后,影片恢复计划供应。35毫米的彩色故事片和舞台艺术片仍由地区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16毫米、8.75毫米的影片由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发行。1981年县总工会、县妇联、团县委、县文教局联合发出通知,组织群众观看彩色故事片《喜盈门》,全县城乡共放映231场,观众23.05万人次,收入1.01万元,对开展“五讲四美”起到积极作用。随着城乡电影放映院、队的扩充建立,1983年全县各乡普及电影放映。
城乡电影发行放映工作与1980年相比,逐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电视、录像普及,对电影的冲击较大,电影观众时多时少。
第四节 录像
1984年8月,县广播电视局购回录像放映设备1套,成立电视录像放映队,9月开始放映。先城关后区乡,以服务为主,仅收片租费和机器磨损费,很受欢迎。接着城区西侯居、县剧团、文化馆、五堵区文化站相继成立营业性电视录像放映队。有的在城区放映,有的下乡巡回放映,凭票入场,票价无统一规定,2~3角不等。1985年7月10日,根据省地物价局、广播电视局联合文件精神,统一票价管理。
录像有国产的,也有从经济特区和香港流入的,多以武打功夫片为主。没有鲜明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只能宽松精神,起娱乐作用。由于录像形式新鲜、节奏紧张,很受青年的欢迎。一度掀起看录像的热潮,冲击电影、戏剧,致使其i座率大幅度下降。
由于对录像片管理不严,从海外流入一部分淫秽、低级、庸俗的音像磁带,污染社会风气,引诱青少年犯罪,激起广大群众义愤。根据中央、省、地宣传部门文件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于1985年6月15日令全县14个电视录像队停业整顿,清查登记213部录像片,查封94部未经审批的录像片,没收39部淫秽录像,吊消西侯居电视录像队的营业执照,注销13个电视录像队的营业执照。7月12日公安局依法收审放映淫秽录像的县剧团录像放映员。当年底电视录像队全部停业整顿。
1986年,批准县剧团、文化馆2个录像队恢复电视录像放映。1987年又批准恢复工人俱乐部、县电影院、文川区、龙头区、二里区、天明区、桔园区广播站以及建江乡、三合乡文化站等9个电视录像队放映。1990年共有录像放映队35个,其中广播电视系统18个。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