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作队伍
本县解放前创作人员及作品传世者不多。民国初年主要作者有岳亮(新集镇人,清末贡生,代表作为汉调桄桄《廉河玩景》和《阿芙蓉》)、田龙飞(回光乡人,擅长书法,笔力遒劲,字体雄健,颇为乡人推重)。民国19年(1930年)在上海从事戏剧工作的廖左明(法镇人,有传),先后创作《难姐难妹》、《母亲》、《王先生到农村》、《王先生生财之道》、《王先生过年》、《王八蛋才逃》、《大义灭亲》、《神枪手》等话剧和电影剧本,受到著名戏剧家田汉、洪深等人赞赏。
解放后,创作队伍逐步发展。50年代初,即成立过文学艺术群众组织;1970年成立南郑县直单位革命文艺业余创作组,成员有10余人;1977年12月重新成立南郑县业余创作组,成员 近20人;1984年7月县文化馆重建南郑县文学业余创作中心组,组员30余人。在县创作组组织带动下,乡镇文艺爱好者也先后自发组织一些文学社团,主要有:庄稼人诗社,1983年10月创立,社址胡家营乡文化站,成员26人,编印社刊《巴山歌》;新农诗社,1984年10月创立,社址新集镇文化站,有成员42名,编印社刊《濂水谣》。
建国以后坚持创作时间较长,成绩较大的作者有:孙伯和、孟学范、陈显远、何高风、叶祖衍、罗朝纲等。其作品多在省、地刊物发表或展览,并获多种奖励。
第二节 创作活动
本县50年代初出现诗歌、戏剧等创作,孙伯和的叙事长诗《玉姑坟》、《八角山上长青松》分别编入和发表在《陕南红色山歌》、《星星》诗歌月刊;叶祖衍业余创作的国画《群峰竞秀》曾参加全国美展,被吸收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60年代初,县文教局曾组织部分专业作者召开戏剧作品讨论会。70年代后期,全县创作活动开始有组织地进行。1970年成立南郑县直单位革命文艺创作组之后,首先创办《工农兵文艺》(铅印小报),广泛征集业余作者稿件。1971年3月,本县组织“四小”(小戏曲、小话剧、小歌剧、小舞剧)创作和调演活动。1973年8月,县文化馆创办铅印内部刊物《南郑文艺》(16开本),至1979年先后出刊3期,发表本县作者创作的小说、故事、散文、诗歌、戏剧、美术、摄影和音乐等作品45件。县文教局、文化馆曾召开过数次创作改稿会议,其中1978年1月召开的创作会议规模最大,到会作者达140余人。1981~1983年,继《南郑文艺》后又创办文艺小报《春竹》(4开4版),并编印《计划生育演唱材料》2集,《南郑演唱》、《春节演唱材料》各1集。1984年7月,县文化馆召开全县文学骨干作者座谈会,发起庆祝建国35周年创作活动。至9月共征集各类作品百余篇,选出64篇(件)编为《枫红时节》一书,在县内发行。是年在全国及省、地报刊发表各类文艺作品54件。1984年后,县文化馆相继邀请作家或报刊编辑蒋金彦、李彦清、王蓬、周竞、王寅明、华彧、李耕书、董晓铎、徐永锡等来县讲学。至年底,全县作者在省、地报刊发表文艺作品127件。
1973~1984年间,县文化馆组织故事创作活动数次,其中孙伯和创作的革命历史故事《花轿传奇》参加地、省调讲并在省刊发表。1974~1985年,县文化馆曾举办数次文艺创作活动,谭仁杰的《欢迎新社员》,县文化馆集体创作的《春满大地》、《战风雪》、《夏收》、《青龙潭发电站》、《新社员来了》,刘爱民的《送书到山村》等30余件作品先后参加美展、省农民画展、省银行画展、儿童画展、省政协画展,县文化馆也先后举办过多次画展。
本县书法、摄影创作活动,因受条件限制近年才有所开展。民国以前的书法仅能从残碑断碣中窥豹一斑,其字体大多效法古代楷书。民国时期境内徐启明、潘子端、田龙飞等人在书坛享有一定名声,但传世之作现已少见。解放后,主要是1979年以来,爱好书法的人日渐增多,县文化馆、工人俱乐部等多次举办书法展览。业余书法爱好者罗朝纲、倪干、王文治、王文方等人的作品受到观众好评。50年代,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出版罗朝纲的字帖。青年书法爱好者叶松书写的宋词小楷参加省政协书画展。摄影方面创作活动较少,有业余爱好者孙万林的《教授进山来》等作品参加过省展。1985年,由县内部分书法、美术、摄影爱好者发起,成立南郑县书法、美术、摄影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