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新石器早期,洋县就有先民定居。境内发掘的西南坝、窑沟、姜家坎、浮石寺等遗迹和出土的商、周时期大量稀世器物,对研究史前文化和远古社会状况有较高的科学价值。春秋战国时期,这里是秦文化、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汇区之一。东汉、南北朝时期,道教、佛教文化在境内兴起,久盛不衰。唐代以后修建的许多庙、观、寺、庵,对地方文化影响颇大。元末明初,洋州(今洋县)地方剧种“桄桄戏”、“皮影戏”萌生,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为人瞩目,被称为“陕西南路梆子”,流传于汉江两岸。明、清时期,科甲日盛,境内文人吟诗、作赋、修志、撰文,留有不少佳作,民间文化活动项目也相应增加。“五·四”运动以后,本县兴起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共产党人倡办新学,传播马列主义。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北上途经县地,创建华阳苏维埃政权,革命歌谣在县东、北部山区广为流传。1938年以后,随着外地文化团体的迁入,秦腔戏、话剧、秧歌在境内出现,舞蹈、音乐、漫画等活动也随之开展。但是,由于政府当局对进步文化的禁锢,加之受兵荒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地方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
解放后,在中国共产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指引下,文化事业逐步繁荣。50年代,相继建立新华书店、文化馆、剧团、广播站、图书馆、档案馆、报社、电影站(院)、工人俱乐部、文博馆等文化单位和电视差转台,分别独立开展业务,配合党政中心工作进行文化宣传活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具有新时期文化特色的电视、录像、舞蹈进入社会生活领域;图书发行、阅览和档案的开发利用相应发展;通讯报道、业余文艺创作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分别获得国家、省、地级奖励。至1989年,全县形成纵贯横联的文化、通讯、广播、档案网络;电视覆盖面达70%以上,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呈现一派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