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宣传
民国16年(1927)春,设立洋县民众教育馆,专司文化宣传工作。20年后,中共洋县县委领导的反帝、反封建、反对日本侵略者的宣传活动,从城镇波及农村。27年,山西战区中小学教师第八服务团(简称山西服务团)和国立太原第七中学(简称国立七中)等单位迁入境内,先后创作、演出话剧《献金》、《征募寒衣》、《放下你的鞭子》、《最后的叮嘱》,评剧《汉奸的下场》,歌剧《卖烟女郎》等反映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剧目,备受群众欢迎。28年秋,陕西省民众教育馆迁入县城,多次举办画展、专栏,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是年冬,关中秦腔名角晁天民率团来县,演出《烈火扬州》、《打虎计》等传统剧目,鼓舞民众团结抗日。同时,驻县的国立七中、西安一中等学校文工团巡回城乡演出自编话剧《锄奸》、《血染芦沟桥》及演唱《大刀进行曲》、《游击队之歌》、《难忘的“九一八”》、《咆哮的黄河》、《抗日战歌》等歌曲,反响很大。此后,以学校为主体的乡镇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40年代末期,兵荒、灾害不断,民生维艰,民间文化组织大都解体,活动减少。
解放后,1950年3月成立洋县文化馆(馆址设县城中山街),配合中心工作,开展图书阅览、幻灯放映、书画展览等活动。同时,组织宋思海、王晃等民间艺人成立曲艺组,说快板、讲故事、唱曲子,宣传《土地改革法》、《婚姻法》,并举办农村业余剧团会演,推出《王敬甫哭狱》、《龙溪河畔》等秦腔现代剧,洋县中学演出《白毛女》、《刘胡兰》、《赤叶河》等剧目,为农民群众所喜爱。1954年,县文化馆创办《文化工作》专刊,编写《演唱材料》,创作演出《挖界石》、《挖穷根》等秦腔现代剧,开展农村文化宣传活动。1957年,成立谢村、马畅、龙亭文化站和谢村图书馆,并发展村级文化室30多个。1969年,县文化馆、新华书店、电影放映站和剧团4单位合并成立洋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进行“斗、批、改”。1973年文化馆恢复后,创办《洋县文化》专刊,并为农村业余文艺宣传队培训出一批活动骨干。次年,以美工干部为主,抽调有书画造诣的教师参加,制作连环画图片和模型等64个版面,在城乡巡回展出,宣传本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就。此后,又分别举行全县业余文艺会演。在汉中地区文艺会演中,《扁担歌》、《绘蓝图》、《红缨枪》等节目,分别获得创作奖和演出奖,其中歌曲《解放军叔叔到我庄》被选为省调演节目,由陕西省广播电台录音,并选入《陕西广播歌曲选》。1979年,创作、演出的洋县曲子《老马招工》和民歌《元宵歌》、《送红军》等,分别获得陕西省创作调演二等奖和表演奖。1981~1983年,收集整理民歌500余首,精选165首,汇编成《洋县民歌集》,其中16首被选入《中国民歌集成·陕西卷》。同时,收录整理佛教音乐、戏曲音乐80余部。1985年后,群众性的演唱、摄影、美术、书法、舞蹈、游艺等项活动全面开展。1989年,本县参加汉中地区首届艺术节14项节目,其中男女对唱、方队表演等3项获大奖;书法、绘画、摄影等9项获优秀奖。
在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中,积极发展基层文化机构。至1989年底,全县共建起5个中心文化站和41个乡文化站,配备专职文化干部48名,并建立村文化室232个;文化站(室)陆续开展图书借阅、录像放映、文化辅导、书画讲座、科学普及、致富信息宣传及各项文娱活动,活跃城乡文化生活。县工会协助基层工会建立“工人之家”、“教师之家”等文化活动场所,另有图书室154个,娱乐厅42处,电视机231台,开展经常性的图书借阅、讲演、书画展览、拳类辅导、讲故事和游艺等活动,丰富工人文化生活。每年国际劳动节、国庆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举办职工文艺晚会、音乐会和舞蹈专场,宣传、歌唱新生活。
第二节 书刊发行和阅览
一 阅览
民国16年(1927)春,县民众教育馆在县城县府街继美亭设立图书室,开展图书、报刊借阅。19年,又在马畅、龙亭、磨子桥设立图书室。24年,县民众教育馆改称县立图书馆,迁至县城曾公祠(后迁开明寺觉皇殿),购订书籍、报刊,供读者阅览和借读。26年7月,县立图书馆复称县民众教育馆,兼管图书、报刊阅览业务。次年,陕西省民众教育馆迁入本县,在谢村镇和槐树关、黄安等地设立流动图书站。其时,在县的山西服务团、国立七中、西安一中、省立高中和江坝实业学校,都建有图书馆(室)。34年10月,县民众教育馆改名县民众图书馆,裁撤基层图书室(站)。
解放初期,县文化馆接收民众图书馆图书1030册,并添置书、报,开展借阅业务。1957年,建立谢村图书馆和马畅、龙亭图书室,各藏书2000多册。1959年,文化馆图书室在纸坊、贯溪、戚氏、黄安、磨子桥等5个管理区的20个生产大队,建立流动图书箱。1965年7月,成立洋县图书馆,藏书增至3.25万册,设立书库和阅览室,出借图书。“文化大革命”初期,有1.9万册古籍被当做“四旧”烧毁。因正常工作制度受到破坏,霉烂藏书4300册。至1970年2月图书馆恢复时,仅有书籍9200册。1978年后,馆藏书籍逐年增加。1984年,除将3960册图书分赠给18个山区乡文化站图书室外,馆藏书籍2.7万册。是年,农村图书室发展到45个,共藏书2.5万册。1988年,县图书馆藏书3万册,有刊物24种、报纸26种。设有书库、借阅厅、阅览室、读书讲演室、科技信息咨询室、老年人活动室。1989年,还开展流动服务活动,登门给年老体弱、行走不便的读者送借阅书。全年图书外借量达3.8万多册(次),被评为陕西省公共图书馆先进集体。是年,全县有图书馆(室)308个,共藏书24.12万多册。其中:企业(含部、省属驻县企业)图书馆(室)124个,藏书11.48万多册;学校图书室34个,藏书4.7万多册;农村乡镇文化站图书室46个,藏书2.6万多册;村图书室103个,藏书2.3万册。
二 发行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知县邹溶总纂的《洋县志》付梓成书,在官府内发行。光绪五年(1879),谢村镇东韩村人岳勉绍,聘工匠刻印嘉庆年间进士、县人岳震川遗著《赐葛堂文集》,发行省内文坛。光绪二十三年,知县张鹏翼组纂的《洋县志》在县内发行。同年,谢村镇“义盛堂”文具店经营古书印刷销售业务。二十九年,龙亭镇(时称万龙铺)“万福隆”木刻店木版印制、销售古书。民国初期,县城始有中华书店、“祥瑞书屋”和4家书摊经营古、新书籍。12年(1923),县人刘定铎聘工匠刻印清同治年间长安县教谕、县人童颜舒遗著《禹贡通释》等著作,县内发行。13年,县志采访局总纂刘元吉考撰的《洋县志校勘记》出版发行。18年,共产党员尚辛友和赵锐生等人,合办洋县文化教育用品社,翻印出售《社会发展简史》、《共产主义浅说》等进步书籍,秘密发行。20年,《洋县志备考》付梓成书,发送陕西省志局。26年,县长吴相融组修的《洋县志》(石印本)出版发行。其时,县城相继成立“大众书店”、“文化用品服务社”,为时不久即停业。抗战胜利后,县城“青年书店”、“益兴文化用品社”开业,经销近代科学文化书籍。
解放初,县文教科在县城西大街组建地方国营洋县书店。1950年2月,由新华书店汉中分店接收,改建为新华书店洋县支店,编制干部4人,迁址县城中山街营业,人、财、业务均由新华书店西北总分店统管,并兼办佛坪县图书、报刊发行业务,在谢村、马畅、龙亭、磨子桥、槐树关、新铺、袁家庄设立代销处,年图书发行量26.57万册。1955年,在集镇供销社开展图书经销业务,全年图书发行总量为34.07万册。
1958年,县书店管理权下放到县,县支店更名为洋县新华书店,设立龙亭、谢村、马畅、磨子桥、黄安、新铺、槐树关、金水、华阳等公社书店13个。是年12月2日,佛坪县新华书店并入,设洋县新华书店袁家庄门市部。1960年,建立供销系统图书经销网,年发行图书65.7万册,中小学课本42.45万册。1962年,供销系统图书经销终止,当年图书销售量下降到1960年的66%。1964年,撤销公社书店,中小学课本实行计划发行,恢复预订制。次年,恢复15个供销社图书经销业务,发行量回升到53万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供销社经销图书业务中断,群众需要的图书购买较难,至1970年积压政治类图书124万册,亏损金额达14.96万元。1972年4月,又与56个供销社和国营商店建立发行业务,至1974年,全县90%的社队有图书经销点,发行量118.2万册,中小学课本发行48万册。次年秋,再次中止基层发行业务。1976年,图书销售量只占1974年的71.1%。
1978年后,实行征订经销,利润留成,坚持按计划发行,健全由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发行力量构成的发行网,并为集体、个体让利。1982年,图书经销点增至78个,发行图书188.56万册,其中科技图书6.94万册。1983年11月,调整管理体制,人、财、业务收归省新华书店管理;推行以门市部为主的经营承包责任制,销售量猛增。1988年12月,书店管理权又下放到县,扩大书店经营自主权,实行库、室、组“联任务计酬”。同时,县委、县人民政府对图书市场进行整顿、净化,清理、封存非法出版、销售的淫秽、凶杀、封建迷信等“黄色”书刊20种、2881册,控制图书进销渠道,加速图书流通。至1989年,共发行图书1097.49万册,其中科技图书64.73万册。1984~1989年,县新华书店连续6年被评为陕西省发行工作先进集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