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摄影 民国20年(1931),汉中人李志全首次来县流动照相,次年,与城固人王茂轩,在县城西大街合办“汉江照相馆”。36年,本县人王继武、孟启文,分别在县城中山街和东大街开办“恒大照相馆”和“芦江照相馆”。至本县解放前夕,县城有照相馆3处,从业5人。其时,因设备简陋,摄影技术较差,门庭冷落,时开时停。 解放初,在人民政府鼓励和支持下,县城先后开设私人照相馆6处。1956年,私营照相馆组合为洋县城关公私合营照相馆,从业8人,馆址设南大街。1960年,县商业局设立新华照相馆,从业9人。因时处暂时困难,经营效果不佳,于1964年停业。1975年,又在县城卫生街设立国营照相馆,从业18人。照相馆除自身营业外,还举办摄影创作训练班,培训摄影骨干20余人,增设农村摄影部7个。1980年后,城乡第三产业兴起,个体照相馆增加7处,从业13人。县城南大街照相馆随之并入国营照相馆。1985年,农村集镇增设个体照相馆9处,从业11人,照相业务增添彩照和艺术照相,并增设照相器材销售专柜,供社会需求。与此同时,县文化馆、工人俱乐部等单位,多次举办摄影展览,业余摄影人员增至70多人。1989年,全县有照相馆、摄影部40个,其中:国营照相馆1个,个体照相馆25个、文化站摄影部14个,有专职、业务摄影人员98人;在省、地报刊发表作品12件。 第五节 音乐 民国27年(1938),国立七中音乐教师乐夫创作的歌曲《难忘的“九·一八”》,在全县各学校教唱,激发师生爱国抗日热情。次年,本县人刘钟秀为书院小学创作《书院校歌》。37年,县人邓怡如创作的《先生、先生,我问你》、《乡愁》等歌曲,在全县广泛流传。 解放后,音乐创作活动逐步开展。50年代初,洋县中学教师郭巍创作的歌曲《挖穷根》为城乡群众所喜爱。1959年,成立洋县音乐创作小组。县文化馆干部冯树永创作的《歌唱洋县三枝花》,参加汉中地区歌曲会演获得好评。1973年,全县厂矿、农村开展群众性歌咏活动,由王洁卿填词,白仲谦作曲的《解放军叔叔到俺庄》,在汉中地区歌曲演唱会中获奖,并被收入《陕西省广播歌曲选》。1975年,县文化馆配备专职音乐干部,除从事创作外,致力于业余音乐作者的培训和辅导,提高业余作者的选材及创作水平。1978年,全县业余音乐作者增至30余人,在省、地报刊发表作品8首,其中王鼎南填词、石磊和叶鸪作曲的《朝着北京唱山歌》、冯树永谱曲的民歌《送郎当红军》、《元宵歌》和郭培元填词、作曲的《小镰刀》等均受到好评。1981~1985年,县文化馆音乐组收集整理《洋县民歌集》,其中16首被选入《中国民歌集成》。1987年10月成立洋县音乐协会,会员冯树永、张月华被吸收为中国音乐家协会陕西分会会员。1988年后,县音协相继召开音乐作品讨论会、音乐创作会和业余音乐培训会,进行作品分析和创作辅导。到1989年,全县音乐作者在省、地级报刊发表音乐作品12首。 第六节 故事 1974年,县文化馆召开故事创作会,组织业余作者开展故事创作活动。1975~1981年,创作故事30余篇,其中7篇参加省、地故事调讲并获得创作奖。李宝兰创作的《巧遇》荣获陕西省军区创作一等奖。1983年以后,不少故事作品在省、地报刊发表,其中周竞创作的《王奶奶的枕头》和杨成敏创作的《蔡伦的故事》等,在省、地故事大赛中获创作奖。 第七节 民间文学 50年代初,县新民秦剧社搜集整理桄桄传统戏剧本118个。60年代起民间文学爱好者收集华阳、酉水山区流传的红军歌谣,在省、地报刊发表。1979年后,县文化馆组织民间文学工作队,有计划地收集各种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至1985年底,共搜集整理民间文学作品180余件,编辑出版《洋县民间故事》,阎志智、黄东儿、张尚智被吸收为陕西省民间文艺研究会会员。1989年,共筛选整理民间文学作品148件,县文化馆汇编《洋县民间故事集成》,获陕西省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成果先进集体奖。
上一页 [1] [2]
编辑:秦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