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的民间歌舞,可追溯到商、周时代。据《华阳国志·巴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乎《尚书》。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前徒倒戈,故世称之曰:‘武王伐纣前歌后舞也’。”明、清以来,每逢节日、逢会都有民间歌舞助兴。流传县内的主要有《羊角舞》、《社火》、《龙灯》、《狮子》、《彩船》、《竹马子》。
一、羊角舞
又名《端公舞》或《羊皮鼓》,是秦巴山区民间祭祀性的巫舞,分上、下两坛,上坛当地人称“武坛”,下坛为“文坛”。武坛无唱,其舞姿古朴雄健;文坛所唱多为《请神歌》、《坛歌》等,或夹杂民歌小调。舞者把面部涂成狰狞的脸谱或戴面具,红布包头,饰以黄表纸花,纸带,腰扎红裙,衣挂铜铃,手执羊皮鼓,边跳边打,动作粗犷,节奏豪放。
二、社火
社火又称哑戏,自古相传。本县大安、广坪、城关一带流行较盛,又有芯子、高跷之别。芯子社火,也称杠子社火,分单台、悬台两种。单台由一孩童饰一古戏角色,悬台由2人以上共饰一折戏,多以铁制芯子支撑,由16~20人用长杠肩抬,在锣鼓声中漫游街头。公路通行,改肩抬为车运。高跷社火,扮演者脚登1米左右的木腿,多人组成一戏,伴以锣鼓,跳跃作舞。
三、龙灯
主要有板凳龙、火龙、水龙等形式。板凳龙又称三脚龙,即用长凳装饰为龙,前两人,后1人,锣鼓伴奏中,3人合舞多种舞姿。火龙又称亮龙,用竹编圆筒竹笼,外罩龙衣,内燃蜡烛,下置柄,于夜间表演。水龙,多用以迷信祈雨,以柳条、竹丝盘扎成龙形。人们争相用水泼洒,欲以动神明而兴云雨。解放后,此活动绝迹。
四、竹马子
马头、马尾模型用篾扎、纸糊,系子表演者腰间似人骑马状,马颈系一串铜铃,随锣鼓伴奏马童前舞招引,众角色后舞紧跟,变换队形,动作轻快,形式活泼。
五、彩船
又称彩莲船,以竹篾为骨架,扎成船型,加以彩饰。前后莲灯旋转,流苏飘拂,船楼中一艳装女郎,提船轻摇曼舞如荡舟。另饰艄公执浆作撑船之舞,对唱花鼓调,外扮货郎,胖婆娘等戏耍角色,在场中扭捏逗趣。近年耍彩船形式略有革新,除上述角色外,还配以红妆两侧护船,载歌载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