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剧种
本县境内流行的剧种较多,有端公戏、四川灯戏、汉二黄、秦腔、汉调桄桄、眉户、京剧、川剧、关中道情、豫剧、话剧、皮影、木偶戏等,均系外来剧种。
秦腔 清末明初,宁羌州城内的“林胜班”等业余话剧社偶尔演出秦腔。县内以秦腔为主的班社,最早当推民国29年(1940)成立的保惠剧团。33年(1944)和36年(1947)先后成立的青木川辅仁剧社和阳平关三阳剧社,也以秦腔为主。解放后的短短几年,秦腔在本县长足发展,各地业余剧团和宁强县剧团也以演秦腔为主。
端公戏 又名对对戏,产生于陕南,原为民间“庆坛”娱神之戏。角色少则一二人,多则三四人,行头简陋,唱词俚俗,更多秽语,剧情单调,多为男女调情、逗趣。文人处子绝少观赏。后经改造演化成为独具陕南地方特色的剧种。民国初,洋县有一对对戏班来本县南屏等地演出,县内端公戏也在乡村兴起。其中代家坝朱家垭桥沟里对对戏班最为活跃。解放后,广坪、大安一带有端公戏演出。县剧团先后编演的《婚事新办》、《回水湾》、《钱家湾》等现代剧也都以端公戏的形式演出,雅俗共赏。
汉调二黄 清代在宁羌流传较少。民国20年(1931)前后,有汉中二黄戏班在宁强大安、胡家坝等地演出,并为当地教练过演员,县内主演汉调二黄的戏班,当推胡家坝赵开志创立的业余剧团,兴起于30年代中期。解放后,此剧团仍以汉调二黄演出,1958年停演。
汉调桄桄 清代传入本县,流布较广,深受群众欢迎。清末民初,县城林胜班以演汉调桄桄为主,钟楼灯会(民间文艺演出组织)赵九龄等人也演该剧种。1958年后,汉调桄桄在县内消失。
木偶 俗称“木脑壳”,有大、小两种。明代已在宁强流传,清代宁强已有木偶戏班,20年代初期,本县南屏陈宗银所领之木偶戏班活跃于城乡。1931年,胡家坝街建立两个木偶戏班。解放后,除偶有外地木偶剧团来宁演出外,木偶剧种在县境内已销声匿迹。
二、剧团
戏班 清末民初开始逐渐形成,先后有徐家坝乡花灯会戏班(1909)(括号内为创建年,下同)、县境内北街林氏三兄弟之“林胜班”(1909)、代家坝对对戏班(1911)、县城内钟鼓楼灯会戏班(1911)、县城内北街林松收买并扩充的“同心班”(1922)、南屏陈宗银的木偶戏班(20年代初)、大安黄土铺戏班(1926)、胡家坝袁文彩、赵开志先后组织的木偶戏班(30年代)、赵开志组织的业余戏班(30年代)、抗日救亡剧团(1937)、保惠剧团(1940)、辅仁剧社(1944)、三阳剧社(1947)。解放后,区、乡(镇)业余剧团纷纷成立,但大多为时短暂。其中以城关、大安、阳平关、代家坝、胡家坝等业余剧团影响较大,城关业余剧团便是宁强剧团之前身。
宁羌抗日救亡剧团 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不久,县民政科长金化鹏和国民党指导员张国权挂名,王岱安等发动50多人组成宁羌抗日救亡剧团。剧团分话剧、歌咏、武术、壁报4个小组,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热血在沸腾》、《捉汉奸》、《不怕死的中国人》等剧目和当时流行的《义勇军进行曲》、《松花江上》、《大刀进行曲》、《打回老家去》等20余首抗战歌曲。抗日救亡剧团成立至28年(1939年)2月,两年间巡回宣传于9个乡(镇)。受该剧团的影响,十八陆军医院也编排演出以抗日为内容的话剧;火柴厂及县级机关的戏剧爱好者,组成秦腔剧组,演出《反徐州》等传统剧目。
保惠剧团 是县保惠火柴股份有限公司一个业余秦腔戏班,创建于民国29年(1940),有40多人,巡回演出于城乡。31年(1942)夏,在代家坝演出《反亳州》时,演员姜炳信由于对国民党政府的统治不满,被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激动,忘却身在戏台,脱口喊出:“蒋委员长把我们老百姓整狠了,我们也起来造反!”观众哗然,火柴公司董事长李际青闻讯异常震惊,匆忙撤回剧团;外来演员,怕遭株连之祸,纷纷离开,保惠剧团随之解体。
宁强县剧团 1958年在城关业余剧团的基础上成立,初名“宁强县群众剧团”,后改称“宁强县人民剧团”,主演秦腔。“文革”中改为“宁强县文工团”,1979年始称“宁强县剧团”。
宁强县剧团初建时44人,后增为56人,现有演职员50人。先后招收过7批学生,除一二批曾送至兴平剧校和西安五一剧团培训外,其余均随团学艺。1967初,中央文革小组的《文艺六条》下达后,于同年(1967)4月底剧团一度解散,演职员被集体安排在勉县黑河坝325工地当临时工,挖土、抬石,半年后虽然回团,但对艺术心灰意冷,士气一蹶不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剧团招收一批新演员才渐复元气。
自1958年建团到1989年底的31年中,共演出4875场,大型剧目159个,小戏和折子戏近百出,其余为音乐、歌舞等形式的小节目约200余出,参加历次汉中地区戏剧创作调演。曾三进西安,十赴川北,两入成都,演出40多天。1983年秋第2次进成都市演出,成都市电视台录制播放其《赵氏孤儿》全剧。1989年11月,新编历史剧《怒斩皇太子》被陕西省电视台录制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