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布
一、人口政区分布
解放后,区、乡、镇的行政区划几经变更,1989年底全县有7区4镇50个乡,其人口分布情况见表。
二、人口自然地理分布
宁强境内,大山绵亘,河谷交错,其间分布有川道谷坝,皆是依山带河,狭长窄小,畛域错综而零乱,人口分布按自然环境大致可分为玉带河流域(包括城关和铁锁关两境)、嘉陵江流域(包括代家坝、阳平关、广坪及城关部分地方)、大安河流域(包括大安区全境)。山区和丘陵地带的人口增长幅度始终低于谷坝川道。今广坪、巴山等边远地方,还有大片荒山老林无人居住。而大安、阳平关、城关等川道地区,人口则相对密集。
三、人口城乡分布
据1949年末统计,全县城镇人口17649人,占总人口的10%。1957年设置城关、阳平关、大安3镇,总人口为28719人,占总人口12.4%。1959年黑木林铁矿和陕南石棉矿的大批职工迁入,城镇人口增加5734人,当年全县城镇人口猛增到43181人,占总人口的18.10%1960年黑木林矿区城镇人口增至6263人,全县城镇人口46239入,占总人口的19.5%,成为本县城镇人口的最高峰值年。1962年,因各单位精减职工,本县城镇人口下降到16690人,占总人口的7.3%。1966年,城关、阳平关2镇(大安镇于1965年改为人民公社)共15233人,占全县总人口的6.3%。1969年,由于阳安铁路施工,阳平关至大安一带有大量铁路工人及民工驻扎,全县城镇人口又增为42835人,占总人口的14.7%。1971年铁路通车,工人迁走,全县城镇人口回落到29473人,占总人口的10.1%。1985年恢复大安镇,与城关、阳平关3镇人口总数30145人,占总人口的9.6%。1986年千丘乡改为建制镇,全县城镇人口增加为37466人,占总人口的11.9%。1990年人口普查,4镇总人口38031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1.57%。
四、人口密度
宁强县人口密度之大,居汉中地区山区县的首位。道光十二年(1832),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50人左右。民国32年(194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3.9人。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迅速增加,1989年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00.2人,比1949年的每平方公里54.3人增加近1倍。各地亦有差异。以1989年为例,城关镇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达4579.3人;大安是人口密度最高的区,每平方公里有144.3人;广坪区人口密度最小,为每平方公里55.2人;王家坪乡是人口密度最高的乡,每平方公里196.5人;最低是玉泉坝乡,每平方公里35.6人。
第二节 人口结构
一、性别结构
旧时,本县和其他地方风俗仿佛,重男轻女,性别比(女100:男)偏高。民国后期由于长期战乱,男性出征服役,又形成性别比偏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宁羌人口性别比为119.4。“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为127.4,民国24年(1935)性别比高达137.3。31年(1942)、32年(1943)和35年(1946)3个年份,性别比又出现偏低状况,分别为95.92、95.93、95.97。
解放后,妇女儿童的权益受法律保护,禁止溺弃女婴,本县人口性别比渐趋平衡。50年代是本县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的时期,一般波动在109.1~114.6。60年代除后两年因大量男性人口迁入,性别比暂时偏高外,70和80年代一直稳定在106.8~109.1。
二、年龄结构
民国35年(1946)本县总人口113849人,其中0~17岁40417人,占35.50%;18~54岁58831人,占51.67%;55岁以上14601人,占12.83%。年龄中位数为29.3岁。
解放后,本县人口年龄由解放初期的成年型,经历60、70年代的年轻型,又复过渡到80年代的成年型,人口再生产也正由增加向稳定型转化。
三、文化结构
旧时宁强县因受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事业落后。明代有进士5人,举人24人,贡生108人。清代有翰林1人;进士6人,其中武进士2人;举人29人,其中武举人21人;贡生165人,其中拔贡3人。民国35年(1946)全县总人口113849人,具有小学以上文化程度的13285人,占总人口的11.67%;文盲82674人,占72.62%。每万人中拥有大学文化程度者8人,高中13.6人,初中71人,小学880人,而女性极少。
解放后,人民文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1982年与1964年比较,各种文化程度人口增长2倍,大学程度人口增长3.7倍,高中程度人口增长56倍,初中程度人口增长39.7倍,小学程度人口增长6.6倍。
四、民族结构
本县为羌氐故地,历史演变,羌氐迁徙融合,至清代,只有汉回两种民族。
民国期间,因自然灾害、匪患兵祸和社会变革,引起人口流动,带来民族结构变化。
解放后,各项建设事业发展,国家工作人员交流频繁,又有因婚姻或其它原因而进出本境者,民族结构成份较前复杂。1954年有汉、满、蒙、回、藏、彝6个民族,5个少数民族共368人(其中回族359人),占总人口的0.17%。1964年有满、回、藏、苗、侗、白6个少数民族共461人(其中回族442人),占总人口0.19%。1982年有满、蒙、回、藏、苗、壮、布依、彝、白、侗、傣11个少数民族,共687人(其中回族648人),占总人口0.22%。阳平关镇和大长沟乡为回族较集中的居住地,分别为214人和389人。1990年全县共有汉327799人,占99.76%;少数民族为780人,占0.24%。
五、职业结构
1982年,本县劳动适龄人口(男16~59岁,女16~54岁)为166105人,占总人口的53.09%,与1953年和1964年相比,劳动适龄人口分别增加47499人和60891人。1982年,在业人口(指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为153246人,占总人口的49%,占劳动适龄人口的92.3%。其中男性占61.45%,女性占38.55%;30岁以下的青年近二分之一,35~45岁的中年约占五分之一强;即将退出劳动年龄的比例很小,已超过劳动年龄尚未退出劳动队伍的仍占5%左右。
本县历来农业劳动人口众多,营工从商或其它行业人数较少。清光绪后期“全境有业之民,士约千人,农约万人,商约3000人,工约百人,其余老弱癃疲及无业殆居者十之五六焉”。民国12年(1923)在业人口共43800人,占当时总人口118654人的37%。其中农40918人,工703人,其他10余种职业2179人。35年(1946)劳动人口83194人,其中农业31063人,占当时总人口的37.34%;其他8个行业就业人口35078人,占42.16%;无业人口占20.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