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形
本县地处中国南北分界线的秦岭南麓与巴山北麓的迎风面上。山峦河流将全县分割成许多峡谷和山间小谷坝。谷底与山顶相对高差100~700米,促使越山气流动力的抬升和冷暖气团滞留交汇,产生强降水,使本县成为全省暴雨中心之一。据1957~1964、1975~1982年16年间气象部门观测记载,平均每年有三四场暴雨,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9月,占全年暴雨总数的86%,而以7月为最。暴雨出现最早时间在4月2日,最迟结束于10月5日。日降水量在100~200毫米的大暴雨,1957~1982年出现12次。连阴雨主要在5~10月出现,以7、9两月最多,最长持续28天。
县境受秦岭纬向构造和巴山弧形褶皱带的影响,山峦起伏,沟谷发育,属典型山地,地形差异极大。即使在相同的气候下,有的成灾,有的则无。民谚说:“天干收高山,雨霖收平川。”阳坡是:“三天不雨就小旱,十天不雨就大旱。”民谚是对阴湿阳干、低暖高寒的总结。
大风、冰雹未发生过全县性的灾害。特点是:“雹打一条线,风毁一大片。”;“雹打一条线,年年打那片。”大风危害:浅山平坝地区,尤其山口处,大于中高山地区。冰雹路线:一是自北边的略阳经嶓冢山、五丁关、二郎坝到大竹坝、禅家岩一带加重危害;一是自西北的甘肃康县经广坪区与阳平关区之间,越双河乡到沙河子则加剧,然后减弱向南而去。
第二节 气候
本县属山地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盛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北跃,极锋雨带北移,给县境上空输入大量水汽;初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撤,极锋雨带随之南移,县境上空再度出现大量水汽。因此,多春旱、夏涝、秋霖,时或旱涝交替。夏旱,尤其是伏旱危害至大,严重影响占全县总产约80%的秋粮生长。民谚说:“春干不算干,伏旱断火烟。”1957~1985年,本县共发生干旱48次,其中大旱5次,平均每次旱104天。
大风出现在3~8月,以夏季为重。小范围突发阵性大风多在午后产生,时有雷雨或冰雹伴随,破坏性大。
早秋受强冷空气侵袭,即造成秋封。县内气温递减幅度北比南小。在同一高度上,县北比县南秋封期迟4~6天。高度每上升100米,秋封期县北提前1~2天,县南提前3~4天。浅山地区,秋封期多在8月底。中、高山地区,多在8月中间。海拨千米以下地区,秋封危害较少。
第三节 其它
县境河川纵横,有流程较长、流量较大的常流水,更多的是乍涨乍落的山溪水。虽有灌溉之利,但因水利设施不善,一遇暴雨山洪,易成灾害。并且黄棕壤占全县总面积的96.19%,此土壤表层疏松多孔,里层紧实粘重,多含石砂,保墒能力差,水土易流失,经不起天干雨霖。
再因本县地处秦巴山地,大型褶皱,断裂发育。属青藏高原北部地震区、四川龙门山地震带及松潘地震带的影响区和秦岭~巴山地震亚区、阳平关~勉县~洋县断裂带的西缘。这是本县产生地震的主要因素,不过,地震强度和频度均不高。
其次是人为因素。社会动荡,兵荒匪患,苛政,战乱和错误政策,都会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加剧,给人民造成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