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强县由于地形条件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因之植物种类繁多。其中森林植被约有75科156属282种;牧草62科约500多种。农作物主要分布在平坝、谷地,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油菜、豆类、洋芋等70多种。
历史上,宁强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但植被较好,城外二三里可见林木蓊蔚。人烟少处,古树参天。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和战争毁坏大量森林。解放后,植被得到短暂的恢复,但1958年在“大跃进”及以后数年间,植被又一次遭到人为的破坏。此后恢复植被又重新得到党和政府重视,开展飞播造林。目前,已成林50多万亩。同时,还积极推广人工栽树种草,引进优良经济树种,筛选推广优良的牧草品种。人工干预植被演替,取得明显效果。
第一节 植被分布
一、水平分布
本县山地、河谷交错,植被分布复杂多变。
苍社、曾家河、巩家河、太阳岭乡一带,林地面积较大,植被以栓皮栎、桦、杨等杂木林组成的用材林以及核桃、耳林、杜仲、漆树、厚朴等组成的经济林为主。
县境与陇、蜀接壤的中坝、广坪、玉泉坝、青木川乡等西部低山区,为杨、桦等次生的杂阔叶林,有少量的华山松、油松、柏类等硬杂针叶林。该区以白芝、沙草、蒿类杂草为主的牧场分布较广,农作物也比较发达,是我县主要的粮油基地之一。
秦岭南坡与五丁关中山之间的嘉汉谷地,森林植被较少,经济林零散分布,是本县小麦、水稻等的主要产地,蔬菜分布也较广。
五丁关中山地区,植被受人为的影响较大,乔木植被主要是油松、马尾松、栎类、杉木等。1974年飞播的6000亩油松已蔚然成林。经济林木比重较大。农作物主要以玉米为主,小麦、水稻辅之。草场零星分布其中。
玉带河谷坝区,植被破坏较大,近几年经济林及药用植物日渐成林,是全县主要的粮食、蔬菜、薯类产地。
县西南与四川接壤的巴山中高山地区,以华山松、漆树、桦木为主的用材林,主要分布在红石梁一带,飞播与人工造林相结合营造的华山松已长大成林。林下中草药较丰富,有黄连、党参、天麻等。林地中,间夹少量由稀疏小乔木、灌木以及芸、莎草等组成的植被。
二、垂直分布
海拔1500~2000米的华山松、桦木、茅小白杨林带,林下主要为马棘、胡枝子、苔草、尾草、千金子、白牙等组成的山地灌木草丛组。农作物比较少,零星分布有玉米、小麦、洋芋等。
海拔900~1500米,上层为栎类、麻栎、槭、千金榆、油松组成的林带,间有水杉、杉木散置其间。草场多由蒿草、白茅、牛子草、莎草、狼尾草等组成。农作物有玉米、小麦、洋芋、巴山豆等,局部地区有水稻分布。萝卜、西红柿、白菜、茄子黄瓜在农户宅旁可见。
海拔900米以下,栓皮栎、油桐、核桃、马尾松、杉木、棕榈、枫香等为主的植被带。草本有狗尾草、野豌豆、小苜蓿、拌粮草、草木樨等。水稻、小麦、油菜为主体的农作物分布较广,玉米、豆类、薯类间夹其中,萝卜、白菜、西红柿、茄子、芹菜、葱等亚热带常见菜种均有分布。
第二节 植被类型及种类
一、植被类型
林木植被 类型主要有3类。一是含常绿阔叶树的落叶阔叶林带,二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三是针阔混交林带。
草场植物 属山地稀树草丛类。共分3组。一是山地灌木草丛组,二是山地草丛组,三是农林隙地草场组。
二、植被种类
林木植被据1983年县农业资源调查统计,全县共有乔木树种75科156属282种(详见林业志)。
草场植物约有60多科,500多种。可饲牧草200多种,其中主要牧草100多种,饲用价值较高的有50多种。禾本科主要有小糠草、鹅冠花、黄茅、马唐、蟋蟀草、狗尾草、画眉草、显子草、露水草、白羊茅、白茅、甜根子草、荩草、牛鞭草、拟金草、芸、千金子、晚熟闭穗、早熟禾、雀稗、柳叶箸、木竹、披碱草、野青菜、异燕麦等。豆科有鸡眼草、山野豌豆、小苜蓿、田皂角、歪头菜、
子梢、百脉根、天兰、马棘、木兰子、草木樨、野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