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地层
本县地跨杨子准地台北部川北台褶皱带和秦岭地槽褶皱带南缘两个大地构造单元。以金山寺~阳平关~勉县大断裂为界,南北地层差异较大。
一、南部地层 位于阳平关~勉县断层以南,属杨子地台川北台横西北边缘,地层发育较齐全。
震旦系 分布于阳平关、宽川、老代坝一带,下统胡家坝组为紫红色冰川砾岩、滨海相凝灰质砂砾岩及含砾凝灰质砂岩,上统下部陡山沱组,为深灰色砂质页岩、砂岩夹灰岩、碳酸盐含磷矿;上部灯影组为矽质白云质灰岩。矽质灰岩具有海相玛瑙纹构造,含圆藻化石及燧石条带。本层厚45~1400米。
寒武系 分布于双河、舒家坝、五丁关、宽川、铁锁关等地,下统广泛分布,自下而上包括宽川铺、水井沱、石牌和石龙洞四组,颜色为紫红色或灰绿色,局部下部地层内有含磷构造。
奥陶系 分布于茅坪沟~大竹坝、黄坝驿~二郎坝、滴水铺~老代坝等地,下统为砂质页岩及砾岩组成,中上统为浅水海盆相龟裂纹泥质夹少量碎屑岩。
志留系 出露广泛,主要分布于五丁关及城关~铁锁关、毛坝河~三道河等地,下部龙马溪组,为深绿色砂岩、砂质岩,底部有炭质页岩或燧石层。中、上部为黄绿色砂质页岩夹透镜状生物灰岩。
二迭系 主要分布于高寨子~二郎坝、茅坪沟~大竹坝以南等地,下统栖霞、茅口组,为深灰色灰岩、沥青质灰岩、燧石灰岩,底部有粘土、砂页岩夹煤层。上统吴家坪组,为灰色灰岩、燧石灰岩、白云质灰岩夹页岩,下部为铝土质页岩夹劣质薄层煤组成。
三迭系 仅在本县东南部出露下统的部分地层,主要由浅海~深湖相紫红色、杂色泥灰岩及泥质薄层灰岩夹页岩组成。
上述各系间,多为平行不整合接触,除震旦系下统及大断裂带附近局部地层微具变质外,其余各层均未变质,并含丰富的化石。
新生界 未见第三系层积。第四系主要沿汉江、玉带河及其支流河谷广泛发育。自下而上为中下更新统湖相沉积及洪积物,上更新统、全新统为河流沉积及冲积层,在大安河一带及嘉陵江河床堆积物中富含砂金。本层由砾石、砂、砂质粘土、亚粘土等组成。在汉江、嘉陵江支流和山间谷坝内有砂砾石堆积和残堆积物零星分布。
二、北部地层 位于阳平关~勉县大断层以北。本区地层为变质岩,自下而上有中元古界碧口群和雪花太平群及上元古界震旦系沉积,出露不全,并有缺失。其它地层未见沉积。
碧口群 分布广泛,县境内分布有中、上两个亚群及若干岩性组、段。主要为一套海相中深变质基性—酸性火山熔岩及碎屑岩夹少量沉积碎屑岩,向上逐渐过渡为夹较多沉积碎屑岩及硅质、白云质碳酸岩组成。
曾家河组 分布于曾家河、徐家坝一带,为绢云母绿泥石钙质石英片岩,其岩性与碧口群类同。后者分布于青木川至太阳岭一带,向西延到甘肃境内。
在曾家河至大安一带,还分布有碧口群变质火山岩。下部为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钠长片岩;上部为安山玢岩、玄武玢岩、斜长玢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凝灰砂砾岩夹片岩和矽质灰岩。
东皇沟组 主要分布于代家坝至东皇沟一带,为绢云母片岩及千枚岩,夹透镜状矽质灰岩。南部为千枚岩及片麻岩。
震旦系 分布于巩家河至庙坝一带,主要有下统陡山沱和灯影组,下部为紫红色砂砾岩、碎屑岩夹矽质灰岩,在碳酸盐岩中含锰、磷矿物。上部为海相矽质、白云质灰岩夹炭质、泥质灰岩。
上述各系间为不整合或平行不整合接触,岩性、岩相变化较大,很不稳定,其下未见底。除震旦系地层见有选层石和藻类化石外,其余均为哑地层。
侵入岩 以阳平关~勉县大断层为界,南部侵入岩极少,北部岩浆活动频繁。侵入岩分布较多,从超基性—酸性岩类均有。活动期除寒武之外,主要有海西、印支、燕山3期,大都呈小岩基或岩脉状侵入于碧口群绿片岩中,分布零星,只有燕子河上的闪长岩和花岗岩规模稍大。
三、古地质生物化石
宁强地层发育较完全,山巅沟壑保留着丰富的古海洋生物化石。据初步发现,珊瑚类有密板古巢珊瑚(城关)、宁强中巢珊瑚(滴水铺赵家坝)、单体珊瑚(罗村坝老虎洞)、群体珊瑚(罗村坝)和大竹坝伪僚珊瑚;角石类有宁强薇角石(赵家坝)、震旦角石(大竹坝、赵家坝)和四川角石(罗村坝);贝类有圆货贝(罗村坝)和似洞脊贝(赵家坝);螺类有螺(赵家坝)和鹦鹉螺(照壁山);还有三叶虫(五丁峡选将坪、赵家坝、茅坪沟)、皱节虫(宽川)、棱管壳(宽川)和贺氏斜视虫(大竹坝)等等;牢固关还采有蠕虫类动物爬行留下的虫迹化石。它们生动地证实四五亿年前,宁强还是烟波浩渺的内陆海,经过漫长的造山运动,沧海桑田的巨变,而成为今日山青水秀、鸟语花香、万物繁衍的自然面貌。
水田坪天生桥溶洞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