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科技成果
一、农业科技成果
1951至1982年,县良种场同汉中地区汉白猪育种协作组一起,经过杂交组合实验、横交选育和品系繁育三个阶段,以汉中地方土种母猪为基础,用巴克夏、苏白公猪杂交培育成汉白猪。
1970年引进温州蜜桔和大朱红桔良种。1980年县科委在老城公社继光桔园进行坡地密植温州蜜桔栽培技术的试验,产量逐年提高,总产量1980年750公斤,1981年1750公斤,1982年3000公斤,1983年1.5万公斤。1983年10多个乡的部分村共有桔园4605亩,37.1万多株。1985年全县栽植桔柑11.09万株。
1972年6月汉中地区药材公司与县药材公司、张荥河天麻研究所在金华公社黄连大队药厂开展人工无性繁殖猪苓的技术研究,终于培育出符合药典规定的猪苓,填补了猪苓家栽的空白,获县、汉中地区1980年度科技成果二等奖。1981年栽猪苓832窝,1983年栽猪苓1.2万窝,1985年栽猪苓1万窝。
1977年引种杂交水稻,1978年示范,1979年推广,1980年种植7万余亩,1981年种植11.3万余亩,1985年种植15.05万亩。
1978年县粮食局利用当地菜籽饼及粮食副产品资源,研制适合仔猪、架子猪、肥猪的一、二、三、四号油饼型饲料配方,坚持边试验,边推广,取得明显效果,获省、地、县科技成果三等奖。至1981年推广猪配合饲料848万公斤,占汉中地区同期推广猪配合饲料79%,约占全省同期推广猪配合饲料的一半,三年节省饲料粮443万公斤,促进了养猪事业的发展。至1985年共生产猪配合饲料1251.8万公斤。猪配合饲料应用推广,获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1979年,阿勃小麦丧失抗锈能力,亩产由250—300公斤下降至150—200公斤。1981年夏季,县良种场示范抗锈品种绵阳11号60亩,平均亩产315公斤,其中12亩2分平均亩产366公斤。当年绵阳11号推广面积占全县小麦面积三分之二。后又引进推广绵阳78—7号、川5、川6等良种。
1980年起,在弥陀寺公社进行150亩“三茬”丰产试验,1981年推广5000亩,获得丰收,平均水稻亩产507.6公斤。同时,在弥陀寺公社开展1500亩油菜丰产栽培技术的试验,1981年平均亩产158公斤,1983年平均亩产182.7公斤。
1980年开展牛的人工授精,至1985年给牛人工授精2327头,改良了当地牛种。
1980年县药材公司技术人员与山区药农一道攻关,改进天麻人工栽培技术,共栽种11万多窝天麻,收鲜天麻3万多公斤。后在平川、丘陵推广人工栽培天麻。1985年人工栽培天麻15万窝,产鲜天麻7.5万公斤。
1981年开始进行猕猴桃的生产、加工和资源保护、开发研究。1983年起,改造野生猕猴桃,至1985年共改造1250亩,建人工高产栽培园16亩和优良品种园2.5亩。
1982年完成了全县黑耳朵绵羊的摸底、观察和去劣存优任务,建立起300只选育观测群。
1982年,县饲料公司简易生产血粉和产蛋鸡配合饲料阶段性试验,配制了价格便宜的产蛋鸡阶段性饲料,经鉴定效果良好,已推广40万公斤。
1983年县林业站进行油桐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从88株供试植株产量看,未施肥的单株平均挂果64个,平均单株产籽0.615公斤,折合每亩产干籽15.33公斤。施肥后的1984年,平均单株挂果168个,平均每株产干籽1.615公斤,折合每亩产干籽40.495公斤,亩产量净增1.6倍。
为解决鱼苗供应,利用温泉乡郭家湾村地下热水资源,采取县、乡、村合营联办(投资11万元),1985年在温泉疗养院东建起17个各式鱼池的新型鱼种场(2700平方米),年产100万尾罗非鱼苗。1987年4月完成了第二期工程,并投入生产,成为汉中地区淡水养鱼良种苗基地。
1985年,根据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要求,建立了油桐品种选育、丰产栽培和加工利用的科学实验基地;阜川区同汉中农校建立科研、生产联系,养鸡1.7万只,并建起板鸭、变蛋加工厂。
1985年完成《瘦肉型猪商品基地建设》组合测交试验,并在弥陀寺、温泉、金泉3个乡建立瘦肉型猪商品基地,1986年出栏1000头,建立瘦肉型猪配种站4个,瘦肉型猪商品基地被省列为“星火计划”项目。1987年国家农牧渔业部正式将本县列为全国瘦肉型猪商品基地县。
本县是汉中地区板栗生产基地,《野生板栗资源的开发利用》被列入汉中地区“星火计划”项目。1987年嫁接板栗16.8万多株(折合0.84万亩),成活率80%以上。
1982年10月开展农业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工作,12个区划专业组,328名科技人员参加,共编写综合农业区划报告1份,专业区划报告9份,专题调查报告46份,其中综合农业区划报告、种植业区划报告、林业区划报告和农经调查等4项获省级农业区划优秀成果奖。1984年11月完成《勉县农业资源和农业区划报告集》,为指导本县农业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工业科技成果
1977年县土产公司赵谭龙和城关农械厂陈绥生研制6HD—420型四路核桃仁刀切机成功。1979年进一步改进定型,1980年5月14日通过技术鉴定,认为结构简单紧凑、性能良好,使用、维修方便、效率高(500公斤/小时),质量稳定,末仁比例在12%以下,加工的四路核桃仁符合国家商检标准,操作安全可靠,每加工1吨四路核桃仁,比手工加工节约113.8元。至1983年共制造38台,产值11.4万元,已推广到四川、甘肃、山西等省,获省供销社和县科技成果二等奖、汉中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
1978年县水泥厂用煤矸石代替部分粘土质原料及用复合性混合材料要求的煤矸石代替部分矿渣作复合材料生产水泥成功。实践表明:在水泥中掺用10%的锻烧煤矸石及20%—30%的矿渣可生产325.425号矿渣水泥。掺入5—8%的锻烧煤矸石和7—9%矿渣可生产425号普通水泥。至1981年,水泥厂利用煤矸石1.3万吨,节约奖金17万元,降低水泥成本6%左右。综合利用煤矸石获地、县科技成果二等奖。
1979年县工交局测量队与省公路研究所合作,采用竹筋混凝土在小河庙养家河建双曲拱桥,节约材料、劳力、资金,荣获交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陕西省科技成果二等奖。至1987年共建竹筋混凝土桥7座。
1979年以来三粮液酒厂不断改进工艺,白酒质量不断提高。“定军山”牌三粮液酒1980年后,先后获省轻工业优质产品证书、省浓香酒第1名,第16届和第19届全国优质旅游产品、省优质食品和陕西省名酒、“唐都杯”奖;“定军山”牌头曲、二曲白酒亦多次名列全省同类酒前茅。
1980年县农机研究所、县农械厂、长林公社农械厂等单位从广西引进5F—606型风干设备,在全县400多个生产队推广,解决了阴雨天粮食发芽霉烂造成损失的问题,获地、县科技成果三等奖。
1981年9月,县玉米烘干室试制小组研制成功5HS-V型简单堆放式玉米棒烘干室,采用柴禾在炉灶燃烧放出的热量由烟道散入室内,随同鼓风机鼓入的风一起穿过烘床,使玉米棒脱水干燥,每床可置湿玉米棒4000公斤,7.8小时可使其含水量由30.7%降至14%;平均每烘干0.5公斤湿玉米棒耗柴0.21公斤,成本5厘钱,比柴禾直接熏烤省51%,成本降低50%。
1981年8月成立5HS-606型简单堆放式稻谷烘干室试制小组,由县科委负责,县水泥厂、建筑公司、城关镇农械厂、弥陀寺公社南光大队等单位协作,是年12月建成,1982年通过技术鉴定投入使用,解决了阴雨季节湿粮烘干问题。
县阀门厂生产的“暗杆楔式单闸阀”,经省机械工业厅1984年11月23日鉴定,认为样机结构合理,性能良好,图样及技术文件完整、正确,工艺装备合理,达到新产品试制计划任务书的规定,具备定型条件,已批量生产。同时完成了粉碎机、打岩机等的试制,
1984年县燃建公司试制的烟煤、蜂窝煤及烟煤、蜂窝煤炉,经省、地、县有关部门鉴定,具有成本降低、节约能源、减少污染,使用方便等优点,列为科技成果,正式推广。
县果酒厂改进工艺流程,生产的刺梨酒和刺梨香槟等系列产品1986年6月通过省级鉴定,VC含量每100毫升分别超过150毫克和35毫克以上,单宁含量小于0.03%并保持了刺梨果香味,8月,“衮雪牌”刺梨酒被评为省优质食品奖。
XB-2系列手动泵新产品技术开发,1987年11月通过省、地级新产品技术鉴定,获省级新产品技术鉴定证书,投入批量生产。
三、医疗卫生成果
对本县常见病、地方病防治积累了大量资料,不少学术论文在国内外医学刊物发表,有的获省、地学术论文奖;进行各种地方病的普查和治疗;积极参与植物蛋白和其他代食品的研制工作。1958年县卫生院试制成功睫毛电解器、听诊器等16种器械和中西药25种;1973年,县医院制成胎盘注射液等针剂。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