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戏剧
传统地方戏剧有汉调桄桄、汉调二簧、秦腔等。民国8年(1919),元墩乡孙家湾孙茂林创办“同胜社”戏班、招收演员。聘请褒城、城固、洋县等地艺人,先后2次在元墩乡王家湾祠堂开汉调桄桄和汉调二簧班,排练戏剧。在本县、褒城及安康、四川广元等地巡回演出,此后有同沟寺虞四开办的汉调二簧科班、留旗营晏朝海组织的秦腔
(先是木偶戏,后发展成大戏班),在南郑、褒城、城固、略阳等地演出。民国23年(1934)沔阳镇赵成贵举办“义和社”戏班。
解放后,民间戏剧活动有新的发展。在解放初文艺宣传队的基础上,1953年后通过整顿、提高,先后在城关、旧州、弥陀寺、黄沙、官沟、新街子、红庙、长林、天堰、刘家山、镇川、中坝、黄营、蒋家营、新铺建立乡、村业余剧团15个(其中秦腔13个)。他们本着农忙小办,农闲大办,大忙不办和业余、自愿、小型、节约的原则,开展各种文艺演唱活动,曾演出过《鸭绿江上》、《团结起来力量大》、《赤叶河》、《王秀鸾》、《女儿亲事》等;演出的秦腔传统剧目有《打虎记》、《三滴血》、《火焰驹》、《生死牌》、《四进士》、《戚继光》、《铡美案》、《劈山救母》等,深受群众欢迎。1958年后,每年春节期间,县上举行文艺汇演,互相观摩学习,交流技艺,表彰先进。在民间戏剧的创作、演出中,比较突出的人物有:
侯翰园 高潮乡马营村人。善画羽毛花卉,通秦腔板调,好写作,曾编撰秦腔《旧婚痛史》、《文天祥》、《除汉奸》、《看女婿》、《邹忌讽齐王纳谏》、《借妻回门》、《报国男》、《大义灭亲》、《爱姑投笔》等剧本10多出。抗日战争时期,他撰写的《辽宁恨》、《万里寻兄》在本县上演,颇受欢迎。
马同福 祝家湾乡人。早年在南郑县新集镇“同乐社”学艺,科班出身,善演大净(花脸),唱功、字正、腔圆,刚劲有力,形神统一,誉满汉中地区。
唐占林 城关镇人。自幼苦练木偶戏,经过多年艺术实践,在耍叉技巧,唱腔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表演动作灵活自如。擅唱生、旦、净、丑各种唱腔。道白清晰,音调悦耳,情态逼真,令人回味。
二、县文工团
1950年,城关镇成立了中街、西关街、东关街3个业余文艺组,义务宣传,不计报酬。配合土地改革、减租反霸、抗美援朝、排演《小二黑结婚》、《红娘子》、《李闯王》、《穷人恨》、《白毛女》等。有秦腔、歌剧、清唱、快板、相声等,形式多样,短小精悍,除在县城演出外,还深入农村演出。
1953年,文艺组解散,成立县剧团。原文艺组部分演职人员被吸收为剧团成员,并从外地招收部分演员,共有演职人员40余人(其中正、副团长各1人)。1960年招收男女秦腔演员30名(13—16岁),送西安戏曲剧院培训9个多月,不少成为剧团骨干力量。1961年后,陆续排演《薛刚反唐》、《铡美案》、《狸猫换太子》、《回荆州》、《白石崖》、《虎头崖》、《养水河畔》等40多出传统剧目及现代秦腔剧目,除县城定时演出外,在新铺、茶店、阜川、新街子、黄沙、老道寺、铜钱坝、弥陀寺等地办固定演出点,并到汉中地区各县及广元、昭华、宝鸡等地演出。1967年剧团按中共中央和有关部门的指示解散。
1971年,成立“毛泽东思想宣传队”,1973年更名为文工团,以演现代歌剧为主,兼演话剧、歌舞、音乐、曲艺,有演职人员65人(其中团长1人,副团长2人),设行政、业务、演员、乐队、舞美、后勤6个组,先后演出歌剧36出,话剧28出,秦腔12出、豫剧3出、曲艺2出、音乐舞蹈1出。其中自编节目9出。获得群众好评的节目有《红松店》、《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于无声处》、《六斤县长》、《画龙点睛》、《窦娥冤》、《美女蛇》等。1979年县文工团改演秦腔,曾演出历史剧《逼婚记》、《卷席筒》等。1981年12月,又改演歌剧。1984年文工团不断改革,用以文养文的办法进行管理,设电视录像队。县财政拨款18.6万元,1985年建起4层办公楼1幢。1987年剧团有演职人员44人(其中党支部书记1人,副团长1人,演员34人),通过改革,注重社会效果,积极配合中心工作,排演节目。还对业余剧团和基层文化站、厂矿单位的文艺宣传队进行辅导。
1957年在县城西关街建人民礼堂,供县上开大会和文艺演出。1977年地、县拨款17万元进行改建,新建舞台、电影放映室各1个。安装座椅1059个。1978年成立影剧院(事业单位,企业管理),有工作人员6人,年收入1.5—1.9万元。1984年4月,与县文工团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