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AD] 本县风俗受自然、地理、历史、政治、经济、人文等条件以及社会环境影响,具有秦习楚风,南北交融的特征,成为地方特殊的社会现象、共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规范。其民性勤劳朴实,淳厚善良,崇尚礼义,热情好客。既有秦巴山区劳动者不畏艰险、勇于斗争的气质,又具有汉江两岸劳动者温文秀美、开朗豪放的品格。
由于战争、移民、迁徙及重大社会变革,风俗习惯也随之受其影响而潜移默化,互相渗透,有“隔山不同风,隔水不同俗”的情形。在岁时、祝祭、婚丧、喜庆与饮食、起居、服饰诸方面,城镇与乡村,川道与两山,南山与北山,都有明显的地区差别。
本县风俗发展变化总的趋势趋向文明,有利于社会进步和生产发展,但其间也有封建色彩和愚昧落后的成分。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经济的开发、文化科学知识的提高,带有消极因素的风俗正在削弱,乃至逐渐淘汰,某些恶习、陋俗已禁绝,无稽荒唐的习惯已废除。尽管近几年资产阶级自由化带来一些精神污染,但民族之魂的美德正在发扬,现代文明新风尚正在形成。本篇对某些旧俗的记述,在于为探究习俗的历史渊源及其发展过程,以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