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铺,又称药店,旧时代是本县中药收购、加工炮制和销售的主要场所,均为私营。民国年间,全县有药铺16家,其中县城5家。这种局面一直维持到1955年。
本县重要的药铺有下述几家:
“天和信” 店主陈实生,人称陈老四。设于洞河镇。
“德泰成” 店主程春波,设于汉王城。
“福兴东” 店主崔福海,设于瓦房店。
“文永生” 店主刘明谦,设于瓦房店。
“世生和” 店主陈焕然,设于县城。
“长春和” 店主潘俊卿,设于县城。
“立兴堂” 店主郑立仁,设于县城。
“福盛泰” 店主阴天福,设于县城。
这些私人药店在中药材经营上,以零售为主,小量批发;自用为主,兼收或代收转销。对自用药材的收购随行就市,需用多少收多少。
一般药铺只有掌柜(即药铺的主人,又是炮制师傅)和相公(即徒弟,又是调剂)。有的掌柜还坐堂接诊病人,有的则临时请中医先生坐堂应诊。规模较大的药铺同时带教2~3名相公。
各药铺的药物进购,清末多靠周秀山在县城开办的“药栈”,据说当时周拥有10万余元的资产。到民国初年,药栈失火烧毁倒闭。此后药物进购改为 两种途径:一种是由安康、恒口一带的药贩子,由船运或挑夫将药运来紫阳,转卖给药铺,药铺与药商订购销合同;另一种途径是药铺自己攸购本地药材,经加工炮制后售出。在收购中,也时常收进一些医生需要的草药品种。
1956年2月以后,各地私人药店全部转为公私合营药店和合作药店。60年代初,城关公私合营药店,汉城、蒿坪、洄水合作药店曾划归紫阳县药品器械公司领导。1964年以后,仅有紫阳县城关公私合营药店作为独立核算店直属县药材公司领导。
近年来,已有新的个体经营或合作经营的药店出现,且呈发展趋势。最大的合作药店设在县城西关,属城关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