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紫阳交通闭塞、文化落后,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 情况十分严重。县内虽有几位较有名气的中医,但对广大人民的疾病治疗仅是杯水车薪而已。据解放初统计,1949年底全县仅有1所公立卫生所和16家私人药铺,别无其他卫生设施。
紫阳解放后,县人民政府即成立了县人民卫生院;此后,区、公社卫生所和县防疫站、中医研究所相继成立。到1962年,全县医疗卫生机构达到5个,设置35张病床,有卫生技术人员186人。到70年代末,每千人平均拥有的病床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已赶上全省农村1977年的平均水平。60年代后期兴起的合作医疗事业,对于从根本上改变全县农村缺医少药的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到1978年,全县共兴办医疗站和合作医疗站475个,占大队总数的86.7%;全县有赤脚医生929名,平均每个生产大队1·7名。
30多年来本县医疗卫生事业呈波浪式发展。解放初期发展较快。到50年代末,县、区两级卫生机构已经健全,并建起了39个公社卫生所。60年代,主要卣于3年严重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动乱,医疗卫生事业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总数比上年代末期仅略有增加,有些原已建起的机构——县卫校、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县中医研究所还被撤销。进入70年代以后,本县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县级卫生机构中恢复和增加了县卫校、县中医院、县卫生院疫站、县妇幼保健站,所有社(镇)都建起了卫生院。1983年,省卫生厅又将本县列入第二批卫生事业重点整顿建设县,县直卫生单位的建设得到省卫生厅的直接援助,卫生技术人员的培养提高、医疗器械装备得到加强,本县医疗卫生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目前,县、区、乡、村4级医疗卫生网基本形成;医疗预防系统、卫生防疫系统、妇幼保健系统等3个业务服务系统已初具规模;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等3种所有制性质的卫生机构均有发展。
全县卫生技术人员不仅数量逐步增加,而且业务素质也逐步提高,中医、 西医、中西医结合医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逐步协调。到1985年底,全县有主治(主管)医师3人、医师57人、医士212人。
医疗器械设备不断充实和加强。1985年,全县共有12台X光机、6台心电图机、17台显微镜、39张手术床、110台电冰箱、2辆救护车。地段医院以上,X光机、腹部手术器械、常规化验仪器等必需的医疗器械基本配齐。医疗器械的装备与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水平基本适应。
经过30余年的努力,本县人民的健康水平有了明显提高。1985年底,每千人拥有的病床数达到1.02、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数达到2.083,分别比60年代初增长6.5倍和1.9倍。分布广泛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和头癣等地方病得到基本控制,梅毒、天花等传染性疾病已经绝迹。人民寿命延长: 65岁以上老年人数占总人口的4.9%以上,略高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4%),较全国平均值5%略低。由于本县经济落后,医药卫生水平较其他地区为低。全县尚有442个村无医疗点;有20%的地段医院和乡卫生院亏损严重,业务萧条。全县卫生技术人员占总人口仅0.17%,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近几年高级卫生技术人员外流严重。如1980~1985年,全县调出高级卫生技术人员32人,新分配来县仅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