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九年(1940),紫阳有了第一部收音机。而本县广播事业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项新兴的事业。
(一)收音站 1951年5月,陕西省文化工作委员会给紫阳发来一部北京牌五灯收音机,紫阳遂成立收音站,主要任务是抄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录新闻,转交县委领导人参阅。同时,将重要新闻刻印100份,分发区、乡有关领导。在报纸迟到半月之久的当时,这成为新闻主要传播渠道。
1953年4月,洄水、毛坝两个区亦建起收 音站。1954年,省上陆续发来11部收音机,全县13个区都建立起收音站。
当时紫阳很少收音机,每当收音员开机时,常有几十、上百人围着看稀奇,收音员往往不得不将收音机放在室外收抄新闻,便于群众收听。
(二)广播站 1956年3月,紫阳被省广播电台列为安康地区首批建立广播站的县之一。中共紫阳县委宣传部派人到省委参加了建站工作会,随后即组成广播站筹建班子。1957年1月2日,县广播站正式播音。
(三)广播工作机构 1956~1979年,县广播站统一负责编辑、播音和农村广播网发展、管理工作。1980年成立广播事业局,1984年改为广播电视局。1981年各区成立广播管理站。到1985年广播工作机构如下图所示:
广播工作人员建站初为5人,70年代发展到60多人,到1985已接近150人。部分乡尚有一批业余线路维护员。
(四)广播网的发展建站开播时,仅县城有20只舌簧喇叭,不通区、乡。1957年5月,新增5只高音喇叭覆盖县城。至此,原收音站取消,抄录新闻工作由广播站承担。
1957年4月,瓦房店、洞河两镇安装50只喇叭,并由洞河向前河乡的菜园子延伸。这样,通过邮电线路将广播讯号传播到了农村,成为紫阳县农村广播网建设的发端。
1958年初,开通了全县各区、乡有线广播。直到1965年,区、乡机关附近农村才开始发展喇叭。
1968年下半年,着手建设专门的广播传输线路和区、社扩大站。到1985年底,全县除洄水,双门两区外,都通了县到区的广播专线,有35个乡通广播讯号线,全县有广 播讯号专线252、2杆公里,其中水泥杆线192公里。
(五)广播宣传 本县广播站从建立之日起,就有自办节目。初,每天播音2小时,即晚间7~9时。其中自办节目30分钟左右。因当初仅1名编辑,故自办节目只有15分钟文字节目,且多为文件、报摘,自发稿不多;15分钟文艺节目,多是放唱片。开播1月后,早晨增加一次6点30分到7点30分的播音。1957年下 半年,中午又增加一次50分钟的播音。一日3次播音(星期天除外),持续至今。
1958年1月和9月,先后购回钟声牌电子管单声道录音机,自办节目改为部分直播。到1969年,购置I—601型录音机,自办节目全改为录音播出。此后,播音设备逐步改善。
1970年后,增加一名男播音员,编辑增加到3人。之后,编辑人员稳定在3~5名之间。
从1981年参加优秀广播节目评选和好播音评比活动以来,女播音员邵紫兰1983年获全省播音三等奖。1984年广播站成为地区受奖节目最多的县站。其中《怎样防治柑橘虫害?》的方言对话被省上送全国评比。
1978年8月,正式恢复“文化大革命”间中止的稿酬制度,并且开始办《通联》油印刊物,加强同通讯员的联系。1983年,全县建立了30多个通讯报道组,在册通讯员180多人。1985年在册通讯员、评论员、科技顾问等近300人,写稿人达600多名。广播站收稿5000多件,播出2300多件。
“文化大革命 ”期间,从1967年5月~1968年7月,因广播站机器被派性组织抬走,实际没有播音。但此期间,县城派性广播却唇枪舌剑。两派群众组织都在自己总部设有播音站,各安装数个高音喇叭或喇叭组,互相攻击、辩论,直至发生抢夺喇叭、剪断传输线的冲突。各区、镇因听不到县广播节目,也有自办宣传站的,但主要是宣传毛泽东语录或“文革”观点,派性攻辩不及县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