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境域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至1998年底,全区共有宗教活动点16处,神职人员19人,各教信徒1748人。
第一节 佛教
传入境域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据《广弘明集》、《佛祖统记》和《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等资料记载,法门寺至迟建于西魏之前。建寺的目的是为了弘扬佛法,保护分葬释迦牟尼骨殖的真身宝塔。杨陵距法门寺不足40公里,由此可见,佛教大约在西魏时或隋初已传入杨陵境内。
唐代,佛教达到鼎盛时期,此期间,境内先后建立了半坡寺、镜照寺、洪积寺、福阳寺等佛教活动场所;宋代处于停滞和衰落状态;明、清时又有所发展,境内的寺院有的重修,有的扩建,唐太宗李世民的出生地武功别馆改建为恩义寺,并增添了“唐太宗读书祠”、“鸿禧观”等设施,供佛事活动所用。
“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中,佛教活动受到冲击,趋于衰落。后因战乱,寺院非毁即废,名存实亡。
建国后,尤其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落实宗教政策,一些年久失修的寺院得到初步恢复和重建,有的还被列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至1998年底,全区有佛教活动场所3处,信教群众623人,尼姑5人。释演寿任杨陵佛教协会会长,主持教务;释宽平、释宽为、释宽祥、释宽正协理教务,均住镜照寺。
第二节 道教
道教源远流长。据有关资料记载和传说,境内北周时建有黄花山主楼,现称玉皇阁;唐建背阳观、小灵山道院;明万历年间重修玉皇阁和聚仙阁;清乾隆年间新建三星堂,嘉庆年间和民国10年(1921),再次重修玉皇阁。这些道院楼阁和碑文、古柏,由于历史迁变,大多毁坏无存。
建国后,1993年,重建玉皇阁。新建玉皇楼1座2层,东、西廊房各7间,总建筑面积576平方米,占地2.6亩。1996年7月批准为宗教活动点。现有坤道5名,乾道1名。坤道孙法利为道长,主持当地教务活动。
原背阳观占地5亩,院分上下两台。上台有窑洞6孔,下台有玉皇楼1座,大殿3座,窑洞3孔,并有唐、宋、明、清所立石碑。“文革”期间,道院被毁、石碑被砸。1986年,恢复道院,并在原玉皇楼旧址新建1座8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大殿。同年,列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清末民初,道院事务先后由朱圆享、贾明中、张明一等人主持;建国后,1986年后,由胡彦成、王文焕主持。
小灵山道院,1981年恢复,并新建厢房5间,大门楼1座,由乾道张成修主持教务。1988年被批准为道教活动点。
三星堂,1992年恢复,并新建1座3间大殿。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普药道人在此开堂讲道,教化信徒。1992年后,由蒋秀全、蒋秀芳等5人组成管委会,负责道院管理事宜。
至1998年,全区共有道院宫观5处,道士6人,信徒712人。
第三节 伊斯兰教
建国前,境内无清真寺。信教群众除重大节日到邻近清真寺参加活动外,平时大多在家祈祷。
建国后,1957年,信仰伊斯兰教的河南籍群众赵国珍、巴顺仁、王怀斌等人来杨陵定居,并从郑州请来了阿訇刘志三主持教务,初在巴顺仁家开展宗教活动,嗣后在铁道南建土木结构的清真寺6间,作为宗教活动场所。1958年12月,刘志三去西安,由其弟子袁圣道继任阿訇,主持教务。1966年,移清真寺到今常乐路70号;1982年改建成砖混结构,建筑面积为110平方米大殿2间。1996年,袁圣道年事已高,由马吉庆继任阿訇,主持教务。至1998年底,有阿訇3人,教徒130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