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AD] 解放以后,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精神面貌与道德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全县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及法制宣传,使社会主义新风发扬光大,先后涌现出许多见义勇为、舍己救人、助人为乐、拾金不昧、尊老爱幼、扶贫帮困、团结互助、遵纪守法、勤俭节约等新人新事。
见义勇为、舍己救人 1982年11月21日,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姑娘罗春艳不慎跌入蒲溪镇街头2米多深的月河水中。适逢蒲溪中学教师邝林森来此担水,见状跳入河中,几经搏斗,救起姑娘。省、县分别授予“五讲四美”为人师表先进个人称号。1983年7月下旬,县广播电视局汽车司机尹正联赴安康出差,宿于旅馆中。31日夜,洪水暴涨,城区淹没。他从睡梦中惊起,随即和另一旅客携带被单数条,捞得漂来的木料数根,捆成木排,在洪流中救起遇难群众8人,又接出被洪水围困在屋顶上的群众3人。被共青团陕西省委命名为“青年突击手”,安康地区行政公署授予“抗洪抢险英雄”称号,汉阴县人民政府给予晋升1级工资的嘉奖。
乐于助人、公而忘私 铁佛区双溪公社(石条街)龙星大队党支部书记陈绵华,在1981年抗洪抢险中,不顾个人安危,3天3夜带领部分社员抢救被泥沙埋没的1户农民,使其安全转移,并妥善解决该户数口人的吃、住、穿。被陕西省政府评为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同年9月,双河公社红星3队女社员杨达芸,当自己房后滑坡,房屋财产即将全毁的紧急时刻,奋不顾身,冲进牛圈,先将生产队的4头耕牛拉出转至安全地带,接着又冲进屋内救出1个客娃和大女儿,而小儿被塌死,家产全毁。汉阳乡四发村村民乔荣华,1988年8月6日到漩涡集镇赶场,他用70元买下一个重4.75公斤的特大何首乌,属稀世罕见之物。经《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新简媒介传播后,广东、湖北、四川和关中等地的数人赶来,以3000~4000元巨款求购,乔荣华不被金钱动心,将何首乌献给了国家。
尊重老人、照顾鳏寡 太平公社中堰大队女社员刘桂英,27年如一日,对疯癫婆母悉心侍奉,体贴入微。婆母发病,又吵又骂,又闹又打,刘桂英总是耐着性子,不惹她生气。婆母要吃什么,她给做什么。要吃几顿,给做几顿。婆母行动不便,却要走亲串友,刘桂英就背送背接,风雨无阻。婆母把屎尿弄了一屋子,她不声不响地一件件擦洗干净,从无怨言。她还坚持出勤,每次上工前,先把婆母需用的东西准备停当。刘桂英不仅孝敬公婆,且妯娌和睦,亲如姐妹。刘桂英被群众誉为贤惠孝顺的好媳妇,善良勤劳的好社员。1982年她出席了汉阴县“五讲四美”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会。1981年,红星公社和院大队社员傅功元,护理五保老人胜似爹娘。老人生病,在1个多月时间内,为老人多方求医,买药、熬药、喂药,倒屎倒尿。老人想吃汤圆,他就把自己家里的酒米磨成面,供老人食用。
扶贫帮困、济人之急 红星公社友爱3队队长徐廉清,在实行联产责任制后,把帮助困难户作为自己的职责。他经常帮助缺劳、无劳社员犁田、播种、收割,不取分文报酬。社员卢继成因病去世,留下弱妻幼子,他把自己的棺木、钱、粮、酒、肉借给卢家,安葬死者。凤亭公社五星14队社员石德生、石业成、谢祖英等在1982年春季播种时,因青黄不接,个别户粮食紧缺,主动将自己积存的稻谷共975公斤,借给3家困难户,帮助其度过灾荒。
拾金不昧,物归原主 1981年,城关一小二二班学生卿勇,一天下午在南河坝游玩时,拾到蝴蝶牌新手表1块,月河公社月河大队社员刘声辉在汉白公路旁拾到一个5847元的存折,都分别交给了失主。
喜事简办,移风易俗 堰坪公社红旗大队林其旺,从1972~1981年先后出嫁3个女儿,都不大办嫁妆,不收礼请客,不铺张浪费,喜事新办,给社员带了好头。1986年底至1988年10月,平梁区有6个乡、63个村(占全区村数的84%)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共办理红、白喜事286起(红喜事191起、白喜事95起),新事新办,节约现金22580元,粮食1241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