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间舞蹈
1.秧歌 民间秧歌在表演风格上有三种:北五乡的黄章、旧县、永乡等地,表演动作粗犷,如蹩鼓服装均似古代武士打扮,蹦跳勇猛,具秦汉时期风格;中五乡的凤栖、京兆、杨舒、老庙等地,表演动作细腻、文雅,服装有明清时期的特点;南八乡以石泉为代表,表演内容丰富,有大型锣鼓队伴随,鞭炮齐鸣,气势宏伟壮观,类似古代凯旋而归的仪仗队。近年来秧歌形式分新老两种:老秧歌化装以拉花相公为主,并有男女丑角,内容多为戏文故事。除了表演外还有“唱”,每表演完之后,一个人走进场中就引一歌,接着众多人随唱,歌调分花调、悲宫调等,歌词内容也很丰富,有歌颂古代英雄人物的,如《十二英雄》,有歌咏男女爱情的,如《绣荷包》、《张生戏莺莺》、《嬉秋千》等。新秧歌是于1948年后由延安流传到本县,男女演员装扮成工、农、兵、学、商及各民族角色,演唱内容有小演唱、花鼓、对鼓、蹩鼓、锣鼓会文武狮子、老虎、大头娃、推花车、跑旱船、骑竹马、霸王鞭、耍龙灯、高跷、顶梢子等项目。
2.社火 社火是洛川民间一种在白天进行的大型演出活动。其演出形式分三部分:最前边是锣鼓队,鼓队一行,锣、镲一行,两行面对面,敲鼓者每人胸前用绳子系一鼓,敲着“社火鼓”,踏着一定步点,侧步前进。锣鼓队人数没有限制,有的多达几十人。在锣鼓队中间站一个人,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木杆,木杆上边用彩色纸条缠上花纹,一边前进,一边挥动彩色木杆,调整锣鼓队,与后边的高跷使之协调,群众叫“吆社火”。紧跟锣鼓队的就是高跷队,这部分是社火的主题部分,即演出内容。因为社火在喜庆节日或庙会社祀演出,因此内容也很多,有祭神内容的,如“香山还愿”,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有古代戏曲内容的,如“十二寡妇征西”。近些年来,把新戏内容也作为社火内容演出。最后部分是“后倚子”,这是社火的点缀部分,过去是用一根铁棍加固在一个桌子上,然后把6—10岁的小娃经过化装,绑在铁棍上,群众叫“社火梢子”,内容有娃娃坐莲花等。有时也有化装一些丑角尾随于高跷队后,人们叫“故事”,这种庞大的演出活动给人有一队胜似一队之感,很受群众喜爱。
3.蹩鼓 蹩鼓是本县民间传统舞蹈之一,多流传于黄章、永乡、旧县一带。黄章乡现头村演出的蹩鼓已相传十七代人,其形式是由武士打扮的两队头扎红色英雄巾,背扎靠旗四面,腰系战裙,小腿扎裹腿至膝,腰前横挎直径二尺许的大鼓,鼓槌染成红白色,双手握槌,边击鼓边蹦跳,并有五六个服装相同的执大镲、小锣,舞者相和。舞时前一跳,后一跳,左一跳,右一跳,一时成列,一时成队,变换多端。鼓点节奏强烈,鼓手动作粗犷、矫健,如雷鸣海啸,龙腾虎跃,气势磅礴,有古代军卒操练、习武的阵势。1983、1984年曾参加延安地区民间艺术调演,获优秀节目奖,陕西电视台曾录像播放。1987年9月,应中央电视台聘请赴长沙参加“东方之星”旅游晚会;1988年9月参加了云南举行的“广场艺术节”;1989年10月参加陕西省首届艺术节暨世界旅游日演出,获特别奖。另外洛生的“平跳鼓”、阿寺村的“拧摆跳鼓”、现头的“双跳鼓”都是优秀传统的蹩鼓形式。
4.花鼓 花鼓,又叫胸鼓,表演者男武生打扮,女彩旦打扮,用一软一硬两个鼓槌,翩翩起舞,鼓音谐合,节奏紧密,近看动作潇洒,变化多端,远听如千军万马在操练,颇振心弦。1956年曾出席陕西省调演,获特殊荣誉奖。1983、1984年参加延安地区调演,获优秀节目奖。
5.文、武狮子 文、武狮子,城关西街群众独特的艺术表演,由二人身披狮装,弯腰起舞,引狮者武士打扮,手持绣球引导和指挥舞狮。表演时,跨步摆动,由静而动,由缓而快,时而猛扑前进,时而抬头远望;舞蹈动作主要有“单吸腿”、“跺脚”、“平步前进”、“跨步”、“原地旋转”;表演项目有狮子进山、探路、舔毛、打滚、打毛、戏绣球、搔痒痒、生小狮等,把狮子的温驯机警、威武的形象刻画得细腻逼真,维妙维肖。1977年参加陕西省、1983年、1984年参加延安地区调演,获优秀节目奖。
二、民间美术
1.农民画 建国后,随着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农民们业余将山乡景色、生活写照创作成一幅幅优美图画,中国美术馆收藏20幅,陕西省群众美术馆收藏20幅,美国的伯瑞奈克公司收藏5幅。马秀英创作的《讲卫生》1983年获得文化部、中国美协全国农民画二等奖,王秋红创作的《文化室》、王亚兰创作的《上梁》获得纪念奖,1984年这三幅作品曾在国外巡展。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