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明、清《白水县志》记载,远古本县有仓颉造字、雷祥创医造器、杜康造酒。仓颉等人历为邑人敬仰,颂称白水圣贤,修庙竖碑,享祀有年。今庙宇、碑碣或有或无存,而冢丘多尚完在。
建国后,中国共产党白水县委和县政府对科技非常重视,积极鼓励科研,从60年代起,工、农、林、牧等战线成果迭出。1979年1月11日召开了白水县科学大会。参加大会的代表400多人。会上总结了科技战线28年来的经验和成就,表彰先进集体75个(甲等5个,乙等10个,丙等60个),先进个人118个(甲等5个,乙等20个,丙等93个),进一步鼓舞了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的信心与决心。到1983年底,效益显著的科研项目达数十项,有的还填补了国内空白。
一 现代科技成果
(一)油松山地育苗 1963年,北新卓林场副场长吴守约试验油松山地育苗成功,次年开始造林2万亩,现已茁壮成材,高者已10米以上。
(二)塑料大棚容器育苗 1980年8月起,由渭南地区林业科技研究所李建林、新卓林场副场长吴守约等试验,至1982年获得成功,同年8月经省林业厅组织鉴定,获省科技成果三等奖。次年拍成《塑料大棚容器育苗》纪录片。
(三)光电控制电板传递带 县邮局技术员原天仁研制。使用传递带可使电报纸8秒钟传至三楼报房并自动关机,提高工效23倍。1977年9月编入《陕西省邮电系统科技成果汇编》。
(四)中草药羊红膻的研究应用 省兽医研究所袁福汉同县畜牧兽医站助理兽医师张惠民对中草药羊红膻的分布、成份、制剂、临床应用、药理机制、栽种等的研究,历时四五年,对仔猪白痢、母畜催情、母猪产后不食、猪肠胃炎、猪消化不良、瘦弱家畜复壮等试用,取得满意效果,尤对白痢、催情效果显著,无副作用。1978年12月省农林科学院召开专门鉴定会,给予了肯定。1979年获省科研三等奖。
(五)小麦四用整地机 1978年大杨公社农机站工作人员张任宏、张增顺设计制造。起垄、松土、耙耱一次完成。省工省劳效率高。
(六)辊压式制缸机 1978年,西固公社潘家大队农机修配组工人何润芳、何长江、潘铁合共同研制,比国产刮刀式压缸机工效提高8倍。
(七)专用双孔镗床 1978年,县农机修造厂技术员刘绍炎等研制,对刀镗削、定位比原人工精度高,工效提高8倍。
(八)火出喷火模型 1979年,武庄中学教师张俊升制作,获省三等奖。
(九)水杉引种 水杉原生华中温湿地带,属世界稀有树木。1979年林业站技术员李崇实及云台苗圃负责人段祥林引种成功,现云台苗圃存活多林。
(十)玻璃双面直线划线机 1979年,县眼镜厂技术员田治军、工人王克展研制。使用该机,将产品成品率从原由外地加工的50%提高到98%,年节约加工费1万元。
(十一)釉下贴花工艺 1980年县八一陶瓷厂权民义改釉上贴花为釉下贴花,省去烧花工序,降低成本。产品画面清新,晶莹耐磨。
(十二)钢筋混凝土装配式屋架 1981年,县水泥制品厂厂长赵胜管研制,系采用预应力新工艺。1982年获渭南地区三等奖。
(十三)聚胺脂清漆应用 县木器厂技术工人刘召弟、王桂兰试验成功。用聚胺脂清漆油漆木器新工艺,使产品光亮严实,质量提高。1981年10月在渭南地区召开的评漆会上获第一名。
(十四)杜康五加参酒(33°)、杜康沙苑子酒(33°) 县杜康酒厂在陕西省中药研究所邢绍周教授和渭南中医学校马树栋的指导下,于1982年4月到10月研制成功。经省内外专家鉴定,这两种酒属低度保健饮料,清亮透明,醇厚爽甜,具有补精益髓、助神壮阳、滋肾固本、益肝明目之效。五加参酒于1983年评为陕西省优秀新产品。
(十五)微波老熟工艺 杜康酒厂以微波处理新酒,加速老熟,缩短了厂贮期。1982年10月有关专家鉴定,处理后酒清香醇正,绵甜柔和,余香悠长。1983年获渭南地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十六)RzcL—54—9型连续式菜刀专用电阻炉 县菜刀厂厂长张天锁等研制,为目前国内菜刀行业比较先进的炉型,工效比原铅浴炉提高3倍以上。经西安钢铁研究所检测,用此种电阻炉处理的菜刀硬度,三点差来超出H RCI°;马氏体,二级;屈氏体,无。电阻炉成本低,耗能少,试调周期短。1983年获渭南地区科技一等奖。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