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在蒲城活动也较早,据旧志载,明以前有龙河观、龙祥观、仙台观、了然观、洞仙观、庆云观、云集观、太微万寿宫、玄武庙等。到清代,道教还非常盛行,加之民间为祭祀某个神灵或历代圣贤人物而建立的庙堂增多,故庙、观、宫、殿遍布城乡。县城内72道巷,巷巷有庙堂,除文庙、城隍庙外,诸如东岳庙、药王庙、龙王庙、马王庙、三官庙、土地庙、娘娘庙、五岳庙、关帝庙以及社稷、风雨、山川、先农四坛等。民国年间,道教逐渐衰落,活动亦较稀少,许多庙、观已毁。解放后,道教基本停止活动,民间其他封建迷信活动也越来越少,县城内及乡(镇)、村间的各种庙宇,除定为文物保护单位外,陆续改建或拆除,残留者寥寥无几。旧志详载的主要庙宇有:
关帝庙 亦称“老爷庙”,系祭祀关羽的庙堂。解放前,全县各村大都有之。城内有关帝庙两座,即南庙和北庙。南庙大殿尚存,曾为关羽、岳飞合祭之庙。据《民国二十四年县关岳庙调查表》载:“碑载溯及元朝初建,至明朝万历、崇祯以及清朝康熙、乾隆、嘉庆、道光,各代均有重修增补,旧有关帝塑像一尊,新有关、岳牌位各一尊,及各朝忠武陪享牌位二十四尊。”时绅民雷遇春任会长,庙内主持马正端,除经管庙院外,兼卖药种地。每年春、秋两祭,八月中秋过庙会,演大戏祭神。关帝庙原只祭关羽,民国4年(1915)政府有令,“关、岳合祭。”故每年春秋第一个戌日举行祭祀,于民国17年(1928)奉令废止。解放前后南庙住一马姓道人,上改时还积极参加运动,“文革”中被逐。北庙在北寺塔东北(现广播站所在地),现仅存原建筑一部分。贾曲乡贾曲街的关王庙,内有明代杨爵写的《关王庙碑记》。孙镇南原头村关帝庙有清康熙元年(1662)曹直所撰并括《重修关帝庙碑记》,其中有“跪泥拜木,劳民伤财”等语,表现出他无神论的观点。
城隍庙 原县城内城隍庙宏大壮丽,结构精巧,为附近各县之首。据旧志载:县城内城隍庙与县城同建于西魏。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元至正二十八年(1368)、明万历四年(1576)、崇祯十二年(1639)、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和三十九年(1774)均有重修、增修、补修。“城隍庙”大门木匾,山门题额“邑冥侯”、“衎神楼”及“百里金汤”木匾,均为明代书法家王进德所书。钟楼、鼓楼相对,又有铁牛、铁人,大殿两旁是东、西道院。献殿内有城隍塑像,后又有城隍娘娘塑像。这宏伟的庙宇,到民国初年已破烂不堪。抗日战争时期,大殿东侧院中曾住道士2人,一师一徒。32年(1943)华潼师管区司令部驻扎庙内。解放后又作粮库,庙内原建筑全部拆除。现为县百货公司所在地。此外,荆姚、永丰、蔡邓等地均有城隍庙,兴市镇还有城隍行宫。
药王庙 在县城西南角慧彻寺东侧(今蒲城中学院内),系祭祀孙思邈的庙堂。旧志载,药王洞(庙)原建东杨乡洞耳村附近,后因兵乱,另建庙于城内,便于民间祭祀。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立有《药王庙碑》。清康熙二年(1663),同治十一年(1872)两次重修,李馥蒸、米光谦先后撰有《重修孙真人祠记》。
五岳庙 原址在县城北门外(今尧山中学院内)。按旧传以县脉起金粟山,蜿蜒而来,其势雄迥,建庙以镇之。原有金章宗御书匾额。清同治年间(1862~1874)回民起义时庙毁,后部分修复。民国20年(1931)住进一李姓道人,人称“李师”,还为群众看病。23年(1934)在庙址建尧山中学时,李道人迁住北庙;解放后又迁住北街一小观音庙,无徒。
东岳庙 在县城东门内(今汽拖配件厂院内),建年无考,旧殿栋上有唐、宋时人名。明、清重修时,先后有赵国俊、常澄、原毓宗所撰《重修东岳庙记》、《东岳庙新建神楼记》、《东岳庙创建阎罗英碑记》等。
观音堂 在县城西街路南。观音座像为砂石雕刻,高1.2米,原在县城西北角五娘庙供奉。清顺治六年(1649)吴三桂军屠城,五娘庙被焚,善事者将观音像移至关帝行宫内。民国22年(1933),西街群众捐资建起观音堂,同时供奉土地神和水母娘娘。这是县城保存下来较完整的一座小庙堂。现有主事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