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自汉至宋,葭芦河毛谷川地区成为先民活动的集中地,王家砭乡柳树会故城址,就是这一时期人口集中的郡县治所。宋以后,治所南移,人口南迁,分布规律逐步呈北部稀疏,中南西部稠密。
明弘治十四年(1501)人口密度6人/平方公里。清乾隆四十年(1775)45人/平方公里,嘉庆十年(1805)47人/平方公里,道光十九年(1839)44人/平方公里,光绪二十二年(1896)26人/平方公里。1923年46人/平方公里,1933年59人/平方公里,1942年58人/平方公里,1949年53人/平方公里。1982年,佳县人口密度97人/平方公里,其中北部丘陵风沙区(包括方塌、上高寨、王家砭、刘国具4乡镇)人口密度为54人/平方公里,是佳县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西南丘陵沟壑区(包括佳芦镇、峪口、刘家山、木头峪、朱官寨、乌镇、通镇、朱家坬、官庄、螅镇、坑镇、店镇、康家港、大佛寺、金明寺、兴隆寺16个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人口密度为134人/平方公里,是佳县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包括佳芦镇、峪口、木头峪、坑镇、螅镇、朱家坬6个乡镇的全部或部分地区)人口密度为82人/平方公里。2005年134人/平方公里,比1949年净增81人,是联合国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22人/平方公里标准的6倍。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增长较快,西南丘陵沟壑区次之,北部丘陵风沙区较慢。佳芦镇人口密度最大,为323人/平方公里;方塌镇最小,为57人/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