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德在秦汉时期是林草茂盛的地区,只有少量土地种植农作物。隋以后,不断砍伐林草扩大种植业,使自然植被逐渐遭到破坏,尤其是明代,实行屯兵垦田,大量砍伐林草,原始森林基本砍光,天然草场也所剩无几。清代和民国时期,垦荒有增无减。建国后,一面保护所余的天然草场,一面大力植树种草,植被逐步有所恢复。
一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留存甚少,且分布零散。据1981年普查,自然植被面积为831,230亩,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30%,覆盖度为10~20%,生长的主要是灌木、野草和野花。灌木主要有柠条、酸枣、乌柳、羊厌厌等。野草有400多种,其中主要有18科80多种,以菊科、禾本科为主,次为豆科、十字花科、蔷薇科、旋花科、百合科等。野花有4类、60多种、100多个品种。自然植被的主要类型有以下几种。
(一)灌丛
1.柠条灌丛。以柠条为主,其他灌木有沙棘等,草本及半灌木有茵陈蒿、铁杆蒿、艾蒿、胡枝子、长芝草、狗爪爪、米口袋等。灌丛灌木层覆盖度为30~80%,群落总覆盖度一般在60%以上。分布在极陡坡地和土崖台地,现多为人工林地,偶尔可见残留的自然群落。
2.酸枣灌丛。以酸枣为主,其他灌木有羊厌厌、野枸杞等,草本及半灌木有菅草、茵陈蒿、铁杆蒿、狗娃花、蒲公英、苦菜等。分布在崖畔及沟沿线上下。
3.乌柳灌丛。以乌柳为主,其他有蒙古蒿、猫眉眉草等。分布在沟壑(主要是冲沟)底部及沟坡下部。
4.羊厌厌小灌丛。以羊厌厌、胡枝子、长芝草、席芨等多种植物为共建种。分布在路旁和耕地边沿的小块闲地。
(二)干草原
1.长芝草草原。以长芝草为建群种,或长芝草、胡枝子、茵陈蒿、铁杆蒿、艾蒿、狗娃草等为共建群种。主要分布在人工林草地的边沿闲地及小块高亢难利用的地上。
2.蒿属草原。以茵陈蒿、香蒿、铁杆蒿、艾蒿等一种或几种为建群种,有些地块胡枝子也为建群种。下层草本植物主要有多种禾草、燕燕菜、蒲公英、苦菜、甜苣、打碗碗花、狗爪爪、米口袋等。
3.禾草草原。以猫眉眉草、猫尾巴草、画眉草(牛叶草)等一种或几种为建群种,其他植物主要有燕燕菜、蒲公英、打碗碗花、地丁(雀脑瓜壳)、大蓟、小蓟等。它是撂荒地的先锋群落,也分布在耕地边沿和其他堆积体上。
4.胡枝子草原。以胡枝子、长芝草、茵陈蒿、铁杆蒿、大蓟、小蓟等为共建群种。分布在古坟地、古寺庙和高亢硬质梁峁顶部。
(三)草甸
1.寸草苔草甸。以寸草苔为主,其他植物有萎陵菜(翻白草)属的几种小草和蒙古蒿、碱茅等。分布在沟床、河温滩和下湿沟湾地。
2.蒙古蒿草甸。以蒙古蒿、碱蒲公英、碱茅、打碗碗花等为共建群种。分布在沟坡的中下部。
(四)沼泽
1.香蒲沼泽。以狭叶香蒲、小香蒲和蒙古香蒲一种或几种为建群种,其他植物有芦苇、荆三棱、沼针蔺等。分布在低湿沟滩、积水洼地及池塘、水库的边沿。
2.芦苇沼泽。以芦苇为主,其他植物有香蒲、荆三棱、沼针蔺等。分布在下湿渗水沟湾、沟谷和河漫滩。
(五)水生植物
本县水域较小,河床多为沙石,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水库、池塘和河谷积水潭,主要有眼子菜、水毛茛、狐叶藻、金鱼藻、轮藻等。
二 人工植被
人工植被主要是林木和农作物。
林木:据1984年调查,全县林业用地面积1,027,672亩,占总土地面积的37.09%,其中有林地343,906.5亩,灌木林地121亩,疏林地932亩,未成林造林地82,697.3亩,苗圃地240亩,宜林地599,775.2亩。全县森林覆盖率15.4%。四旁零星树149万株(1981年调查资料)。林木种类有32科、90种(1989年调查资料)。
农作物:1989年全县有耕地面积809,211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9.20%,种植的农作物有4门(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作物和绿肥牧草)、19类、22科、69种、365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