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到鄜县视察,著《鄜县即景六首》,并给张村驿小学题词:“化雨春风”。
1942年
2月,县成立生产委员会,响应毛主席“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全县开展大生产运动。
3月,陕甘宁延属分区贸易局鄜县分局挂牌营业,并在张村驿设立“延驿过栈行”。
1943年
春,永平(钳二)区组建起60个变工队,参加劳力405名,耕畜189头。
8月15日,鄜县各界群众集会游行,抗议国民党驻洛川53师对本县交道、峪口、平泉、太宜等地的第38次侵犯。
9月,尹宝仁率八路军359旅驻鄜县自卫大队在交道截击妄图穿越延安而北上榆林的国民党胡宗南部新兵营。蒋介石借此指责共产党破坏“团结抗战”。周恩来、邓颖超在鄜县接见尹宝仁,教育其注意斗争策略。
11月26日,鄜县鲁忠才、宋友逢、徐克瑞、陈长安等在延安出席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劳动英模大会,听取了毛主席关于《组织起来》的重要讲话。
12月,全县大生产运动,新开荒地3.5万亩,增产细粮5000石(1石150公斤),种棉花2800亩,产皮棉4万斤。
1944年
2月,陕甘宁边区模范区长同万明在太乐(羊泉)区组织互助打井,解决旱原群众饮水难的问题。
4月16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社论:《向同万明同志学习》,县区乡三级干部开展学习同万明活动。
7月18日,交道区五乡(平泉)乡长罗兴秀被国民党驻洛川53师特工人员绑架、烤打后,活埋于洛川西城门外。鄜县各界群众举行抗议集会,要求严惩凶手。
12月,调查统计:县区乡三级干部、警卫战士、勤杂人员共460人,耕种熟地4483亩,开荒地3327亩,产粮1840石,以及棉、兰、烟、菜等,达到衣食自足有余。
1945年
元月,同万明、王培有等在延安出席陕甘宁边区“劳动英雄与模范工作者大会”(称群英会),听取毛主席所作的《必须学会做经济工作》的报告。
2月16日,鄜县第二届一次参议会在县城召开。
1946年
2月4日,牛武、大申号等山区乡镇发生流行病。症状:头痛、气喘、心口痛、吐黄水、出冷汗、手脚冰冷。一月内死亡34人。边区政府卫生署派医疗队到病区诊治。
4月10日,本县各地隆重集会,悼念王若飞、秦帮宪、叶挺、邓发等“四八”烈士。
秋冬,全县开展以“清算、征购、献地”为内容的土地改革运动。中共张村驿区委书记李景熙献地150亩,分配给贫苦农民。
12月30日,县参议员、绅士、各界代表100余人联名向全国发表控诉书,控诉国民党胡宗南部驻洛川165旅3个月内侵犯、抢劫本县区乡、村庄43次,无辜百姓惨遭奸淫烧杀之苦。
1947年
3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在茶坊召开驻防部队营以上干部会议,布置保卫延安阻击战。
3月13日,国民党胡宗南率部23万侵犯陕甘宁边区,保卫延安阻击战第一仗在牛武、茶坊一线打响。中共鄜县县委、县政府奉命撤离县城。
3月19日,国民党在县城设县政府,连友贤任县长。
4月7日,中共鄜县县委、县政府在北道德区秋原乡召开区书区长、区自卫军营长会议,决定成立县游击支队,辖3个游击大队。区自卫军营改编为区游击大队,坚持就地开展游击战争。
8月22日晚,县游击支队兵分两路,袭击国民党榆林桥、岔口保公所,活捉了保长等人。
10月,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西部(咸榆公路以西,含鄜县、甘泉、志丹、吴旗、安寨等县)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在鄜县成立。鄜县、甘泉县游击队合编为鄜甘支队,归属西工委直辖。鄜县重新组建县属游击支队,县长郭景龙任支队长,县委副书记李志杰任政委,组成党政军三合一的战时领导班子。
10月24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发布新胜字第66号命令,表彰鄜县保安科副科长朱振江开展对敌斗争的功勋,颁发“新民主主义奖章”一枚。
1948年
元月,中共鄜县县委、县政府、县游击支队在本县西部的念沟、八卦寺与大东沟等地进行“整风三查”(查革命斗志、查阶级立场、查组织纪律)。“三查”后县游击支队1038名指战员与西工委直辖的鄜甘支队等,统编为陕甘宁边区延属分区地方武装第10团和第11团(简称延属地武10团、11团)。
2月,延属地武10团攻占张村驿、寺仙、南道德,包围黑水寺城。
3月10日,延属地武10团、11团攻占鄜县城。国民党县长谷笃生率部逃往羊泉原立石山寨。
4月27日,延属地武10团、11团攻克羊泉原立石山寨,活捉国民党县长谷笃生。
5月3日,国民党黑水寺保长宣告无条件投降。至此,境内全部光复解放,恢复战前9区1镇(城关改区为镇)48乡行政建置。延属地武10团、11团奉命南下。中共鄜县县委、县政府工作重心转向抗灾自救,发展生产,支援前线。
10月12日,全县开展第一期和第二期土地改革和中共党组织的整顿建设工作;划分农村阶级成份,对中共党员进行审查登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元月1日,粮食入库改斗为市斤(16两)。
元月15日至3月15日,进行第三期土改和整党工作。同时根据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的“县、乡人民政府选举暂行办法”开展县、乡两级选举工作。全县组织起变工队836个,参加劳力5584名,占男女总劳力的60%以上;全县发放春耕救济粮1.83万公斤。
7月,全县开展禁食毒品和改造“二流子”活动,铲除特苗(鸦片烟苗)546.5亩。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全县城乡分别举行庆祝活动,锣鼓喧天,万众欢腾。
10月7日,中共鄜县首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42名,李耀峰当选为县委书记。会议着重讨论了发展生产,恢复战争创伤的问题。
1950年
3月,鄜县各界人民代表会在县城召开。
4月,吉子现乡念子头村民王春和从洛川县阿寺村引进苹果苗木,栽培成功,后创办境内第一个苹果园。
9月25日,中共鄜县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
11月12日统计,全县有34982人进行和平签名,占总人口的79.6%。群众自愿捐献现金1800多万元(折合人民币1800多元),小麦7000公斤,以实际行动抗美援朝。
1951年
2月,改陕甘宁边区鄜县县政府为陕西省鄜县人民政府。
2月8日,镇压反革命。全县各地同时行动,一次逮捕×××名,后依法判处117名,其中死刑14名,死缓1名,有期徒刑102名。
4月14日,历时45天的县级机关“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和工商界“五反”(反行贿受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俗称打老虎)经过4个“战役”共查出违纪人员102人,违纪资金(含实物折价)60697.16万元(旧币)。其中1000万元(旧币)以上的“老虎”33人。
1952年
12月,针对美帝国主义的细菌战,毛主席发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号召。县区乡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广泛开展除害灭病的爱国卫生运动。
1953年
3月1日,县抽干部385名。组成7个工作队,43个工作组,下到农村,开展为期40天的《婚姻法》宣传贯彻活动。
7月1日,以零时为准,全县首次进行人口普查和选民登记。
7月中旬,县人民政府命令本县武装力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一贯道叛乱活动,逮捕坛主、点传师等一贯道首48名,其中依法判处死刑2名,有期徒刑20名。
冬,全县开展粮食统购统销工作。
1954年
6月15日,中共鄜县第三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89人。
7月10日,首届县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51人。
8月4日统计,全县互助组发展到978个,入组农民5952户,占总农户的56.4%。在长年互助组的基础上,办起6个初级农盟生产合作社(简称初级农业社)。
1955年
3月,鄜县人民政府改称鄜县人民委员会(简称县人委)。
国家发行人民币,旧币1万元兑换人民币1元。
4月,延安地区运输公司在茶坊设汽车站,境内始有汽车客运货运业务。
12月,全县建起23个初级农业社。
1956年
元月15日,县委派出工作组进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高级农业社)的试办工作,23个初级农业社联合组建成5个高级农业社。
3月23日,本县南道德乡划归黄陵县,洛川县吉子现乡划归鄜县管辖。
4月12日,中共鄜县第四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102名。
夏末,本县购回苏式拖拉机1台,耕地不用牛,由传说变为现实。
8月,鄜县中学建成招生。
11月28日,鄜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62人。
12月,撤销黑水寺区高窑子乡行政建置,居民迁移安置在直罗乡;属地移交给陕西省公安厅,由该厅劳动改造局负责开办陕西省槐树庄国营农场(场部驻地槐树庄)。
1957年
2月5日,《鄜县报》创刊发行。
6月,县级机关开展“反右”(派)斗争。
1958年
5月30日,县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到会代表78名。
8月,张村驿中学建成招生。
9月1日,县委在茶坊、张村驿、羊泉试办的3个人民公社宣告成立。
9月25日,撤销区乡建置,全县成立10个人民公社。区政府改称公社,乡政府改称管理区,高级农业社改称生产大队。未加入初级社和高级社的农户全部加入人民公社,称“一步登天”进入社会主义。
10月1日,鄜县人民广播站建成,并开始播音。
11月,全面开展“大跃进”。鄜县、洛川两万余名男女劳力(含中学生)在张村驿大搞土法炼铁。为解决燃料问题,一天之内将上至桃花砭下到寺峪,20公里以内的川道树木全部砍光。
12月5日,小县并大县,鄜县并入洛川县。初称鄜洛县,后改称洛川县。原境内的10个人民公社合并为鄜县、羊泉、张村驿、黑水寺4个人民公社。
1959、1960年归属洛川县。
1961年
6月15日,大县划小县,鄜、洛分县,恢复鄜县行政建置。南道德公社归回鄜县。全县划编为13个人民公社。
7月1日,鄜县人民广播站第二次正式播音。
1962年
3月13日,中共鄜县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66人。
3月19日,鄜县四届二次(一次在洛川)人民人代大会在县城举行,到会代表105名。
4月21日,县级机关精简机构,下放科室人员。全县党政企事业单位共有干部职工1945人,新编制1450人,应精简下放495人,实际精简下放(回农村)184人。
秋,县计划委员会物资站购回解放牌汽车一辆,本县始有汽车运输。
1963年
3月,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全县青少年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6月,县抽调50余名干部组成工作团,在羊泉公社进行“四清”(清帐项、清财产、清物资、清工分)试点工作。
7月25日,县五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到会代表81名。
10月,县抽调150名干部组成3个工作团,在吉子现、寺仙、南道德三个公社开展面上的“四清”运动。
1964年
3月,经济“四清”变为政治“四清”,交道、钳二、任家台3个公社(农场)同时开展“清阶级、清政治、清思想、清财物”的新“四清”运动。
7月1日,按全国统一布署,以零时为准,全县开展第二次人口普查。
9月1日,因“鄜”字生僻,国务院颁布:鄜县更名为富县。
1965年
12月23日,六届一次县人民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会期4天,到会代表91人。
1966年
元月1日,中共富县第六届党员代表大会在县城召开,会期4天,到会代表175人。
5月31日,县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学习中共中央《5·16通知》,成立以县委书记为首的富县“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领导小组。
6月2日,县委工作组进驻富县第一中学(简称县一中),进行“文革”试点工作。
7月18日,县委决定在县一中召开全县中小学教师集训会。县一中“文革”试点工作组并入教师集训会工作组。
7月23日,山洪爆发,河水暴涨,洛河每秒流量4500m
3,最高水位距城北河堤沿岸不到1米。县人民政府命令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城区居民在北门沿河一带堵拦洪水,机要档案、贵重物品,转移西山;县城到茶坊的交通中断,电话不通;省府(西安)、行署(延安)到富县的电话联络需绕道洛川、黄陵、隆坊、张村驿通过临时线路方可接通。
8月,带红袖章的“红卫兵”遍及城乡,到处高喊“造反有理”。
10月,“红卫兵”大串联,县成立“红卫兵”接待办公室,集镇、街道和公社所在地设接待站。80%以上的中学生出外大串联。
12月,“富县红色造反司令部”(简称“红造司”)和“富县造反统一指挥部”(简称“统指”)两大派群众组织相继成立。
1967年
元月28日晚,“红造司”一派在县委大院威逼县委书记、县长交印弃权;“红造司”布告全 县:“夺权”胜利。此后,“上海风暴”遍及城乡,党政事企业单位领导全部“靠边站”。
3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富县武装部奉命组建“富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开展“三支两军”(支工、支农、支左,军管、军训)工作。
7月6日,“统指”进行“反夺权”。
12月2日晚,“统指”组织学生、农民强行打开县武装部军械库房,劫走枪枝弹药,建立武斗专业队。
12月4日,慑于“统指”的武装威力,“红造司”撤离县城在西川重镇张村驿安营扎寨。
1968年
3月,“红造司”绕道志丹、安寨从延安搞回枪枝弹药,建立起武斗专业队。
5月28日,两派群众组织在张村驿发生枪战武斗事件。
6月20日,延安地区两大派群众组织在城区茶坊发生枪战武斗事件,死伤30余人。
9月6日,两派倒旗,实行联合。军队代表、群众组织代表、领导干部“三结合”的富县革命委员会(简称县革委会)宣告成立。同时组建有中共富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
10月,全县掀起“清理阶级队伍”大风暴,地、富、反、坏、右、叛徒、特务、走资派、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各种帽子满天飞。
1969年
2月,“贫下中农领导一切”。全县组建贫下中农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简称贫宣队)277个,队员2857名,进驻机关、学校、厂矿、商店开展“斗、批、改”(斗当权派、批所谓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3月,全县深挖细找,清理出九类“阶级敌人”2356人;戴白色袖套,以示“黑帮”,属专政对象;挂黑牌,游大街,隔离审查住“牛棚”。
8月,改高中、初中两年制,小学五年制。小学附设初中班称七年制初级中学(俗称戴帽初中)。取消升学考试,实行贫下中农推荐制。
12月,全县13个公社,315个生产大队安置插队落户的北京学生2088名。
1970年
元月,毛主席1949年10月给延安老区人民的《复电》重新发表,首都北京遵照周总理的指示,支援延安发展地方工业,本县牛武开始筹建延安地区牛武电厂、延安地区牛武化肥厂、富县牛武水泥厂(简称牛武三厂)。
2月21日,县革委会在县城召开万人动员大会,掀起以“一打三反”(打击阶级敌人的破坏活动,反对贪污盗窃,反对投机倒把,反对铺张浪费)为内容的阶级斗争新高潮,再一次制造冤、假、错案。
1971年
3月24日,中共富县第七届党员代表大会在直罗召开,会期5天,到会的正式代表和列席代表共计382人。
5月18日,根据中共陕西省委决定,撤销中共富县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重新组建中共富县委员会。
10月,公开向群众传达林彪叛逃死亡事件,全县掀起“批林整风”运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