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境内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石灰石等。其中原油储藏量1743万吨;天然气储藏量14.8m
3亿;原煤储藏量177.5万吨;石灰石遍及丘陵山地,分布广,藏量大。工业企业有国家开办的长庆石油勘探局,其陕西开发公司驻本县城区北教场;还有延安地区开办的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肥厂等。县办工业和乡镇工业基础差,底子薄。1970年在周恩来的关怀下,首都北京支援延安发展地方工业,本县才陆续办起了水泥厂、造纸厂、印刷厂、直罗油田等拥有现代化厂房设备的工矿企业,使县属工业初具规模。1989年工业总产值4004万元,其中县属工业总产值928.3万元,比1978年增长2.26倍,比1949年增长580倍。县属工业总产值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49年的3%上升到1989年的23%。
本县为延安地区南部的重要交通枢纽。纵贯南北的西包(西安至包头)公路和横跨东西的兰宜(兰州到宜川)公路与城区茶坊十字相交过境,西延(西安至延安)铁路沿洛河北上,穿越县城。以国家干线为骨架,以地方道路和乡村道路为脉络的公路网已经形成。1989年境内公路通车里程700多公里,95%的行政村通汽车。全县拥有机动车辆1756辆,客运周转量320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328万吨/公里。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搞活流通,商业网点遍及城乡,涉及居民生活的商品零售总额1989年达到3855.5万元,比1978年增长一倍多,比1952年增长43.3倍。1989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2790.2万元,比1978年增长7.5倍,其中收购粮食610.4万公斤,比1978年增多169.9万公斤,解决了农民群众丰收有余而出现的卖粮难问题。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了知识分子政策,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全县有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高、中、初三级科技人员2361名,他们在各条战线上引进推广,培育改良,更新换代,发明创造。仅1983—1989年全县科技实验研究项目多达270多个,其中有85项科技成果获得省、地表彰奖励。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境内社会总产值:1949年806.8万元,1?78年2733.3万元,1989年达到22594万元。国民经济总收入:1949年558.4万元,1978年1661.7万元,1989年达到11784.7万元。人均国民经济收入:1949年134.9元,1978年141.8元,1989年达到919元。县级地方财政收入:1949年16.5万元,1978年161.4万元,1989年达到942.2万元。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1965年38.4万元,1978年204万元,1989年达到2562.4万元,全县人均199.82元。
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各项事业的发展。建国后图书阅览,报刊发行,电影、广播、电视等新型文化发展迅速,较为普及。县城有文化馆、图书馆、书店、影剧院、广播站、电视插转台、秦腔剧团等,乡镇有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室等。县乡村文化网络的形成,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1989年全县有中小学校423所,平均每乡镇28.2所,每行政村1.75所;在校学生19895名,占总人口的15.5%;学龄儿童入学率、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校外儿童脱盲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教委所规定的标准。经检查验收,省人民政府向富县颁发了普及初等教育证书和嘉奖令以及锦旗、奖金等。建国后体育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增强了人民体质,培养出一批优秀人才。不少体育健儿在省、地运动会上争魁夺冠,为富县赢得了荣誉。境内盛产中草药,中医中药防病治病源远流长。建国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县有人民医院、地段医院,乡镇有卫生院,行政村有合作医疗站,以及职工医院等。县乡村三级医疗、保健、防疫网络的形成,使城乡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地方病、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预防与治疗。新旧社会对比,有三个为人民群众所公认的显著特点:一是婴儿的成活率高;二是人体普遍健壮;三是人的寿命延长。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富县人民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将勇往直前,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