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元丰九域志》载,宋代本县有长柳(今柳林铺,1958年底划归城固县)、桓香、西桥(今已不可考)三镇。清乾隆五十九年《南郑县志》记有四镇:长柳、弥勒院(今武乡镇,属汉中市),上水渡镇(今无考)、沙河镇(无考)。清末民初,较大集镇有铺镇、武乡(均属今汉中市)、新街子(今属勉县)、新集、法慈院、湘水寺、牟家坝、回军坝、周家坪、青树子、红庙塘、喜神坝等。本县解放后,政区几经变动,现境内至1987年有集镇18个,其中,中心集镇8个;按位置分,平川的9个,丘陵的6个,山区的3个;按产业结构可分,工商型集镇2个(新集、大河坎),工矿型2个(梁山、圣水寺),交通型2个(小河坝、石拱),其余12个为农贸型集镇。以上集镇,均为区公所、乡(镇)政府所在地,兼有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之长,成为一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中心集镇
新集 原名沙河集,位于县城西部13公里的濂水河出口山之处,为一谷口聚落,濂水向北流经镇南,折向东北汇入汉江。集镇形成时间约在明末清初。清代归本县西乡德化里管辖,周围尽是褒城县地,当时谓之飞地;民国25年(1936)为西区濂水联保辖村。29年(1940),划归褒城县水南乡,旋为新集镇公所驻地。1949年12月褒城县解放和1961年划入本县后,均为新集区公所、乡(镇)政府(公社)驻地。1940年有集镇人口1899人。1963年2000余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34人。1987年1993户,60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84户,1926人;自理口粮104户,183人。
新集是本县大集镇之一。地处濂水宽阔谷地内,物产丰富,农、工、商业均较发达;交通便利,南行经黄官,越巴山可至四川南江,北行过分水岭可达勉县、宁强。故为联系周围地区经济的枢纽,素有“小汉中”之称。据民国29年统计,镇内有酒坊10余家,月产酒20~40桶;有铁匠铺、染坊各10余家;各类杂货铺、布店、药铺、饮食店172家,货摊40~50个。另有川、甘两省的盐店8家,年销食盐万斤左右。单日逢集,交易物品按类设专集,有线集、棉花集、粮集、柴草集、工集、小菜集。农历三月二十五日举办骡马会,会期五天。街上专设烟酒税务局、统税局、畜税局等,税收颇丰。1949年底至1987年,新集镇在市镇、经济、文化建设方面有更大发展。镇区9街8巷、面积约1平方公里;有国营和集体商业店铺82家,个体工商户703户,天天逢集,上市交易品种179种,成交额547万元。有完全中学、小学、区医院和镇卫生院各1所。企事业单位共62个。
新集镇是新(集)勉(县)公路(南环路的一部分)和汉(中)黎(坪)公路的交汇处。每天有50余次班车往来于汉中、勉县、周家坪、黄官、元坝子等地。
1935年红军某部长征路经新集,做短期休整,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建立县苏维埃政权。
大河坎 本县新兴的大集镇,位于县城东10公里处的汉江之滨。原名下水渡(因设有渡口得名),明代嘉靖癸卯年(1543)的《汉中府志》已有其名。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隶属于南区慈家营坝(旧称汉卫坝)。民国25年后为和平联保处(乡)辖村。本县解放后,先后为第六区中所乡、中所区渔营乡、汉山区油坊公社辖村(大队)。1984年改油坊公社为大河坎镇,遂为镇人民政府驻地。1987年集镇人口84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00人;另有暂住人口近4000人。
大河坎原为自然村落,1949年仅有18户居民,一条小街。1961年县治设周家坪后即成为本县的交通枢纽:县属公路以大河坎为起点,向东、南、西三个方向呈扇形展布;货运吞吐量年万余吨;机动车流量4314辆次/日;人流量47337人次/日。70年代以来,大河坎逐渐成为全县工业、贸易中心,县属主要轻工企业及商业、供销、物资等系统的各公司齐集于此;1985年县人民政府决定在该镇西南部开辟占地1000亩的工业开发区,并提供优惠条件,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前来办厂,现已有3个中央部属工厂及1个合资企业建厂,占地350多亩。镇上有各种商业网点340余个,其中个体310个;专设农贸市场,天天逢集。1987年集市交易额336.53万元。镇上设有初中、小学各1所,医院、卫生院各1所,共驻有企事业单位108个。
牟家坝 距县城东南29公里,集镇形成时间无考。
牟家坝因其地理位置优越,清代至民国年间均为本县南山地区的重镇。集镇地处冷水河中游,受河水灌溉之利,全坝尽是水田,收获量稳定;又是汉中通往四川的交通孔道,宝成铁路未通车前,川北通江、南江、达县和巴中等县的物资,多经此地输入汉中盆地或转关中,为过往行旅的重要宿站;加之镇南的小南海是佛教重地,这里又成为敬香朝圣者的物资、食宿供应处,旧时镇上居民十之八九兼营小商业,店铺众多。本县解放后,牟家坝镇仍为南部山区重要的山货土产集散地。60年代,仅木柴、木炭年收购量就达35~45万公斤以上,大量供应汉中和外地,故有汉中城的“锅炉房”之称。中药材玄参、山药收购量,年均5~6万公斤左右。1984年农副产品收购总额115万元,居全县各镇之首。
镇区街舍沿冷水河西岸呈南北向条带状分布。南北长1000余米,东西宽40~50米。汉(中)朱(家坝)公路穿镇而过。每天有10余趟班车与汉中、周家坪及其它乡镇往来。民国36年(1947),这里是第三区公所、牟秦乡公所驻地,并常有军队驻扎;1949年12月南郑解放至今,一直为南海区公所、牟家坝镇人民政府(公社)驻地。全镇人口:1963年为2086人(内有非农业人口1165人);1987年543户,2137人,其中非农人口266户,1023人。是年,驻镇机关单位28个,其中完全中学2所,小学1所,区医院、镇卫生院各1所;另有中央部属工厂1家。
红庙 亦名红庙塘,距县城南21公里,地处濂水河中游丘陵区,是本县南部山区的重要集镇。民国36年(1947),红庙镇为喜神乡公所驻地。1949年12月本县解放后,一直是红庙区公所、红庙乡(镇)人民政府(红茶公社)所在地。1987年镇区有1个村,42个机关单位,居民480户,142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62户,981人。
清代和民国时期,红庙是汉中至四川的交通要道。集市贸易颇为繁荣。民国年间,镇上有各种店铺120余家。双日逢场。上市物资以山货、土特产、竹木农具为大宗。新中国建立以来,集镇范围逐渐扩大。50年代,汉(中)红(庙)公路通车。1984年又与四川南江县城至桃园的公路接通(今称“二南”公路),为集镇的发展创造了条件。镇内设有国营、集体企业70家,个体工商户259个。天天逢集(原为双日逢集、近年改为天天集,但群众习惯赶双日集)。农贸市场分柴草、木材、竹木器具、禽蛋、肉食、蔬菜等集;交易物资除传统的山货土特产外,新增的山药、茶叶、竹编制品等已成为市场上的紧俏货,年集市交易额162.4万元。
镇上建有中、小学各1所;区医院、镇卫生院各1所。
黄官 又名黄官岭、岭镇,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的丘陵区。集镇形成时间无考。清代为褒城县黄官巡检司驻地。民国初年在此设有县佐,分理褒城南山事务。25年(1936)后,为褒城县第四区公所、黄官镇联保处(镇公所)驻地。1949年12月褒城解放。1961年划归南郑县后,历为黄官区公所(岭镇区“革委会”)、黄官乡(镇)人民政府(岭镇公社)所在地。1987年,集镇包括1个村,47个机关单位,人口1018户,336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41户,1732人。
黄官镇旧为汉中至四川的又一交通要道,商业比较繁荣。民国37~38年(1948~1949),镇上有各类店铺70余家。解放后,为西南山区重要的山货土特产集散地。天天逢集(旧时为农历单日逢场)。正街、阅楼坝、炭梁子、横街子、苏家坡等主要街道分别开设禽蛋、柴草、竹木器和木材专集;街区东部又新辟肉食、粮油、蔬菜等农贸市场一处。1987年集市交易额约386.98万元。镇上每年农历三月二日举办传统古会5~11天。黄官镇有青(树子)岭(镇)公路(汉红路支线)和三(门子)岭(镇)公路(汉黎路支线)与县城和汉中相通,每日有10余班次客车往来。
镇上有完全中学、小学、区医院、镇卫生院各1所。
梁山 镇因梁山命名,位于县境北部的梁山东北麓,汉江南岸,距县城20公里。原名吴家坪,为一自然村落。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属本县西区梁龙坝。民国36年(1947年)为第六区上水乡辖村。本县1949年12月解放后,先后为梁山区梁山乡、新集区工委石拱乡、高台区梁山乡(镇)人民政府(公社)驻地。1987年,镇内有1个村、19个机关单位,共3601人(非农业930人,厂矿农副工938人)。
梁山镇是本县新兴的建材工业基地。70年代以来,县矿产公司、县水泥厂、镇水泥厂、镇石灰厂等建材企业先后建立,生产的水泥、石灰除满足县内需要外,还远销其它地区。集镇属新建镇,故商业服务设施、街道房舍等正在兴建中,有公路可通汉中和县城。
圣水 因圣水寺得名,在县城东部偏北26公里处;北临汉江,南靠灵泉山;有南环公路穿镇而过。清朝末年,属县东区中七里上坝管辖;民国36年(1947)隶属第二区灵泉乡。本县解放后,先后为冷水区南华乡、圣水乡、马家嘴公社辖村。1985年,冷水区公所迁驻镇上。1987年集镇有3个村民队,24个机关、厂矿单位(其中包括中央部属的813厂和二十三公司),共60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48人,个体工商业11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