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原县城为今汉中市,1949年12月6日移城东十八里铺,至1958年底。1961年恢复县建制时,县治移周家坪。
周家坪位于汉中城西南12公里,北带濂水,南枕汉山,地处汉中盆地向米仓山丘陵区过渡地带,地理座标:北纬33°0'7",东经106°56'4",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高度524~539米。城区范围东北起县委党校(二里坳),西南至周家坪镇中学;北至王家山砖厂,南界石堰河;东西长2.56公里,南北宽1.01公里,总面积2.7平方公里;呈东北一西南向条带状分布。
据老住户传说,早年在今米厂和看守所地址,有个以周、何、宁姓居民组成的小村落,名“周洼坎”(因地势较低并和北部的周家营相邻而得名)。由于往来不便,后迁居今西大街西部,这里地势高平,故改名为“周家坪”。村落形成时间无考。但村名在《南郑县志》(王志)中已有记载,当时属西乡德化里管辖。清末和民国初年为西区上沙塘坝辖村。民国25年(1936)是第五区区团总(后改区公所)旱麓联保处(后改乡公所)驻地。新中国建立后,为汉山区周家坪乡(镇)人民政府(公社)驻地。1961年始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2年2月,汉山区革命委员会(今区公所)迁此。集镇人口,1963年1676人,1987年104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333人,进城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222人,流动人口未计)。
周家坪原为一农村集镇。据清道光十五年(1835)重修晋圣宫碑记载,当时已有30余家有字号的杂货铺、药店等。临解放前,有各种店铺60余家。农历双日逢集,上市物资以柴草、农产品为主。建有完全小学1所。本县解放至1961年,周家坪除人口增加外,面貌变化不大。成为县城后,随集镇建设逐步发展,经济日渐繁荣。至1987年城区有工厂20多家;国营、集体商业店铺50家,个体店铺238家,摊点300多个。有大型农贸市场两处,天天逢集,以交易农副产品为主,年成交额1281.5万元。城区设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幼儿园各1所;医院和卫生院各一所;城西南有闻名汉中的南湖风景区;周家坪及汉中与县内各集镇每日有80余班次客车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