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石灰岩山地的山前地带,有多处泉水出露,较大的有玉泉、双泉、赖家泉、金华泉、涌珠泉等。这些泉是山区裂隙溶洞水向平川地区流动,受阻后涌出地表形成的。此外,汉山、高皇山等花岗岩山地也有众多小泉分布,如黑龙泉、圣水寺五龙泉等,系降水通过花岗岩节理裂缝的渗漏而形成的。多数泉水已被人们开发利用。
双泉。位于铁炉乡双泉村泉坡(海拔805.4米)北麓的山崖下,泉口海拔621.2米。两泉并涌,旁有筛子泉;流量0.2立方米/秒。相传唐代即引水灌田,有古堰双泉堰保留至今。双泉对面的山湾里建有双泉寺(已毁),旧有古银杏树五株。当地流传古谣一首:“白马饮双泉,黑羊来种田,五株银杏树,亘古不知年”。其中白马指双泉以南的白马寺;黑羊(杨),指黑、杨两姓最早在此安家,引水灌田。
玉泉。在安坎乡泉沟村,水由平地涌出,碧绿如玉,故名。泉口海拔549.2米,属上升泉,流量0.21立方米/秒。清代以前,当地居民就在泉周砌石坎,分九渠引水灌田。新中国建立以后,重新整修泉坎和渠堰,使玉泉水的灌溉面积增加,共灌田3176亩。
玉泉又名芝泉,传说产灵芝。明洪武三十年(1397)在泉旁修建玉泉寺。
鹤腾泉。在立峰乡但家沟村五家寨山崖下,泉口海拔637.2米。水从二穴中涌出,涌水量0.1立方米/秒,泉下有古堰(天生堰)二条。1957年修建鹤腾岩水库,泉没入水库中。
玉女泉。位于安坎乡与农丰乡交界处的张口子峡谷,海拔590米。水从溶洞中流出,流量0.045立方米/秒。清代引水灌溉郑家坝、田家坝田930亩。解放后,抬高水位,新修渠道,扩大灌溉面积至1040亩。
涌珠泉。又名马沟泉,在立峰乡马沟村(火石岭下),水由地下涌出、多泡,似珍珠,故名。清代即被利用,灌田100多亩。解放后在泉旁砌石坎,水位抬高,灌溉面积增至300多亩。
赖家泉。在新集镇龙王村赖家山下,泉口海拔556.1米,涌水量0.032立方米/秒。泉水灌龙王、鲁营二村田近800亩。
金华泉。在殷家坝乡金华村,涌水量0.03立方米/秒。解放初,下灌新合村田700亩。1956年修建金华寺水库,蓄水1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增至1930亩。
黑龙泉。在周家坪镇团山村(汉山坡上),涌水量小,下雨前夕较多。旧时附近居民把泉口开大至一丈余,引水灌田十五、六亩。泉旁原修黑龙庙一座,已毁。
圣水寺五龙泉。位于圣水镇灵泉山麓,系花岗岩裂隙水渗流地表而成。共有五泉:由东向西为白龙泉、乌龙泉、黑龙泉、黄龙泉、青龙泉,呈向北拱起的弧形分布。五泉水颜色略异:白龙泉水清澈无色、透明;乌龙泉水清澈显淡黑色、透明;黑龙泉略显深色;黄龙泉水浑浊,土黄色;青龙泉水呈淡兰色。明代嘉靖年间在黑龙泉上建庙一座,名圣水寺,遂成游览胜地。多年来朝拜龙泉者甚多,并有“饮某泉水可治病”的传说。1989年5月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委托陕西省地质矿产局汉中科技服务部对白龙泉水采样化验,定性分析,初步认为该泉水属饮料矿泉水。如开发利用,尚需作全面水质分析、评价。五龙泉水明清时期即被当地群众引以灌田,唯涌水量较小。
忍水沟泉。位于王坪乡忍水沟(又名冷水沟)山峡中,属间歇泉,群众称为忍水——因泉水时涌时停。流量0.01立方米/秒。解放初灌冬水田300亩。后在忍水沟开大塘——口蓄水,灌溉面积增至500多亩。
硫磺沟臭泉。在兴隆乡曹家坝村西硫磺沟口,县内唯一温泉,常年水温24.5℃,硫化氢气味很强烈,故名臭泉。出露泉眼多处,流量0.001立方米/秒,泉水腥臭,无法饮用,可做医疗矿泉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