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陕西省的东北端,北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东隔黄河与山西省相望,总面积7706平方公里,居陕西各县之首。
县境四五千年以前已有人类定居,秦汉始有建置,而后或郡或县相沿至今,历史上向称严疆要塞,是多民族杂处之区。光绪二十九年(1903)确定陕蒙边界,大致形成了今日县境版图。1986年底,全县共有5个镇、17个乡、2298个自然村、66219户、273969人(其中农业人口244519人,占总人口的92.63%)。人口密度南稠北稀、神木镇最高,每平方公里281.8人,大柳塔乡最低,每平方公里8.6人;全县平均密度每平方公里35.55人。
境内矿藏资源有煤、铁、石英砂等。现已探明,在县境西北部4500平方公里内,储煤500多亿吨。煤质优良,储量大,埋藏浅,易开采,被中外专家誉为“得天独厚,世界罕见”。
位于县境西北部的红碱淖海子,总面积54平方公里,积水8.1亿立方米,为陕西省最大的内陆湖。湖上群鸟飞翔,湖底金鳞畅游,湖畔绿草丛生,有塞上江南美称。
二
本县经济向以农牧为主,工商次之。秦汉时县境畜牧业已相当发达,西汉王朝六大军马场之一的“天封苑”就设在今大保当乡一带。唐以后,境内东至黄河、西至窟野河下游,形成汉民族农业经济区。到清光绪年间,由于县城以北逐渐放垦,才由以牧为主的经济转为以农为主的经济。民国年间战火纷飞、时局混乱,各行各业的发展十分缓慢。建国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本县认真开展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积极发展交通运输等事业,使本县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神府煤田的开发上马,交通运输、煤炭工业的发展更为迅速。1986年全县工农业总产值达12110.4万元(其中农业占74.01%),比1949年增长了12.3倍,社会总产值达13985.8万元,人均收入297元,基本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但至今本县仍未完全脱贫,财政支出还是主要依靠国家补贴。1950年至1986年,国家共补贴16665万元,为本县同时期财政收入的4倍还多。
本县文化、教育、卫生、科技工作,较建国前有了很大的发展,有些方面甚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与省内各县相比,还很落后,尚需神木儿女艰苦努力,奋发振兴。
三
本县自古为塞上重镇,史书载为“南卫关中,北屏河套;左扼晋阳之险,右持灵夏之冲”的兵家必争之地。受战争影响,县民一向重武轻文,历史上著名军事人物很多,如宋之杨业、王文郁、明之梁震,清之郝伟、武凤来、秦钟英等,曾赢得“神木弓马甲天下”的称誉。
本县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1927年创建了党组织,1933年创建了神府工农红军,开辟了神府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时期,神木儿女奋身保卫红色政权,粉碎了国民党的5次军事围剿。无数志士仁人投身革命,数以千计的人们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终使神府革命根据地一直保存下来,是全国一直保留下来的少数革命根据地之一。抗日战争爆发前后,根据地成为延安党中央与晋北,晋绥、华北等革命根据地联络的枢纽,政治、军事地位极为点要,曾设为特区,直属党中央领导。神府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全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四
根据本县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教训,今后发展经济的方针是:以开发煤出为龙头,带动建材,建筑和其它地方工业的大发展;以粮食生产为基础,以畜牧业为重点,全面发展农业经济;以为开发煤田服务为宗旨,大力兴办第三产业,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以有利于发展本县生产力为前提,积极开展各种经济技术协作,多渠道、全方位引进,培养人才,引进资金。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大力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政治、计划生育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尽快把本县建设成富强、文明的新神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