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县属季风型大陆性山地气候,因受地势影响,南北东西气候分布不均,差异较大。其气候规律是四季明显,干湿分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较短。热量条件充沛,光照充足,降水适中,灾害性天气较多。
本县属大陆型半湿润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冷高压和极地变性大陆气团影响,天气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春季暖气团势力增强,气温回升较快,多大风出现,降水相对增多。夏季受蒙古气旋和太平洋副热带海洋气团影响,天气温暖多雨,降水集中,多阵性天气产生,降水量居全年之冠。秋季冷暖空气交替出现,秋初气温缓慢降低,多连阴雨天气;秋末气温下降迅速,降水减少。气候有以下特点:四季干湿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干燥;春季降水量少,气温回升快,大风多;夏季温暖,降水多又集中;秋季降水相对减少,多连阴雨天气。
由于地形原因,本县南北、东西温度差异较大,年平均气温为7.6~10.2℃。其中范家卓子、白马滩最热,崾崄最冷。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1.5℃,极端最高温度为36.7℃;最冷月平均气温为-5.7℃,极端最低温度为-23.7℃,年较差为27.2℃。无霜期126~186天,南北相差60天。年降水量600毫米左右,西北部降水多于东南部。灾害性天气主要有:霜冻、干旱、冰雹、连阴雨、暴雨等。
降水
黄龙县境内林木茂密,受其影响,夏季降水量丰富,冬季少雨干燥,同时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一、时间、分布和变化
黄龙县年平均降水量602.7毫米,由于受季风影响,一年四季降水分布不均匀,夏季6~8月,降水324.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53.8%;冬季降水量14.5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4%;秋季降水164.1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7.2%;春季降水99.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6.5%。年内各月降水分布极不均匀,7月降水量为148.3毫米,占年降水量的24.6%。全年降水量的1/4集中在7月份。12月、1月降水量最少,分别为3.7毫米和3.9毫米,仅占年降水量的0.6%,两月合计降水7.6毫米,占年降水量的1.3%。
降水的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为831.2毫米(1983年),最小为337.0毫米(1986年),相差494.2毫米,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的2.5倍,年降水量相对变率为16%。8月最大降水量为278.0毫米(1976年),最小降水量为18.4毫米(1975年),相差259.6毫米,月最大降水量是月最小降水量的14倍,月降水相对变率为40%。7月份降水相对变率小,为29%。
黄龙县境内降水量西部最多,年平均为650毫米;东部降水量最少,年平均为570毫米;其余各地年降水量均在600毫米左右。由于地形的影响,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降水,汛期最早在6月上旬(1970年),最晚在7月中旬;汛期结束最早在7月下旬(1965年),最晚在9月下旬。
二、降水强度和日数
黄龙县的降水强度,7月份最大,为10.4毫米,其次是8月份,为8.7毫米;降水强度最小是1月,为1.1毫米。一日最大降水量为106毫米,出现在1982年8月2日;一小时最大降水量达33.7毫米,出现在1982年8月2日。本县2/3的面积为森林覆盖,植被好,径流少,土壤的蓄水保水能力强,降水强度虽然大,大部分地区不易发生山洪,水分的利用价值较其它各邻县高。年平均降水日数99天,年最多降水日数为135天,出现在1964年;年最少降水日数为78天,出现在1979年,相差57天。9月最多降水日数为21天,最少为6天,相差15天。7、8、10月份,月最多降水日数均在20天,为连阴雨季节。
年平均降雪日数为18.7天,年最多降雪日数为30天,最少降雪日数为10天,最多与最少相差20天。本县北部地处森林区,山势陡峭,地形复杂,气温较低,年降雪日数大于年均日数。南部、东部地区,地形平坦,森林分布稀疏,气温较高,年降雪日数小于年平均降雪日数。年平均初雪日数为11月3日,最早降雪日为10月11日,最晚降雪日为12月1日。年平均终雪日为4月4日,最早终雪日为2月26日,最晚终雪日为5月6日,平均初、终间日数为153.7天,最长196天,最短121天。
黄龙县初积雪日期,平均为11月20日,最早在10月25日,最晚在1月5日,平均初、终间日数为123.4天,最长为176天,最短为44天。历年极端最大积雪深度为15厘米,出现在1963年;历年最小值为3厘米,出现在1981年。全县各地,积雪初、终日期及天数,积雪深度有很大差异,北部地区,初积雪日期早,初、终日晚,初、终间日数长,积雪维持时间长,积雪度深。南部地区积雪初日晚,终日早,初终间日数短,积雪维持时间短,雪度较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