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山在明代以前,一直称“梁山”,《陕西省通志》、《雍胜略》以及各邻县县志均有记载。传说大禹治水曾“导河积石,至于龙门”。龙门以东称吕梁山,以西称梁山。
梁山沿洛河东岸,顺水延伸,随地异名。在甘泉县北10公里处称崂山。宋将狄青与西夏相对恃,士卒屡战疲劳,曾憩息于此。在富县、宜川之间称晋师山,《宜川县志》载:“相传晋文公在此山屯兵,故名。”然后,从洛川县、宜川县之间的界牌山,进入黄龙县境五姓村的碾盘梁,在此向东分支,称圣君山(又称神泉山);向南到崾崄乡北0.25公里处,向东延伸叫高泉山和暖泉山(今称旗杆庙)。又再向东北分支,称少紫山(今称砖庙梁);向东经大炮楼至冢子梁(这是黄龙山脉的中心点),再向南伸延,称关山。关山至佛爷岭(中心点),转向东南到磨镰石山入合阳、韩城县境内。冢子梁至磨镰石山,统称少梁;冢子梁向东称大岭。佛爷岭西行,经门限山(又称门限岭)、武帝山、界头山,至本县与白水县、洛川县交界处狭义的黄龙山终。
崾崄乡西南行称烂柯山、孟家山、东高山至梁家山;南一支称八家梁、四条梁、申家塬。
冢子梁东约5公里,向北分一小支称小岭,此为黄龙与宜川县之分界山,也是宜川县南诸山之源。
今狭义的黄龙山,古为黄崖山,明代在该山西麓台地修筑堡城。《洛川县志》记载:“明县丞聂朝爵(四川人,监生)督修堡城,周二里五分,高二丈八尺,池深一丈,东西南门三、城楼四”。当堡城建成命名时,去“崖”、添“龙”字,称黄龙堡。《延安府志》载:“紫金关,旧在韩城县界紫金山,明嘉庆十八年(1539),移建黄龙堡内,名鄜城巡检司,迄清裁撤。”《洛川县志》载:“明末啸众出没灌莽中,实为险要,清初设神道岭营,扼其吭而捬其背,方足以资控制,其捕盗同知署。康熙十二年(1673)同知刘显第、二十四年(1685)同知许增龄皆有修葺,复改为直隶鄜州州同。嘉庆十年(1805),署州同朱
华重修。黄龙庙在黄龙堡东南五里,明万历十四年(1586)建。”这里不仅是军事重地,也是关中通往陕北的交通要道。《陕西省通志》对黄龙山的解释是:“山高五里许,绵延数十里,盘衍如龙,土色皆黄。或云:山,常有黄云罩其上,仿佛如龙摇曳,故名。”由此可知,黄龙山是由古代梁山山脉的黄崖山演变而来的。黄龙县名依山得名,来源于此。黄龙山最高点为大岭饭店东北半公里处的山头(石寨子)海拔1783米;最低点为柏峪乡的白杨树咀村,海拔643.75米。
整个黄龙县地貌,属延安地区沟壑纵横的黄土地貌类型。本县属这一类型的石质山地,呈北北东—南南西向,海拔在1500米左右,黄龙山主峰大岭(海拔1783米),形成鄂尔多斯地台上的一个隆起,为黄河左岸支流与北洛河右岸支流的分水岭,是石堡川、涺水、猴儿川、大南川(圪台川)、小南川和蔡家川、沙曲河等川的发源地,水系呈放射状。以大岭、关山、界头庙梁、烂柯山为代表的11条大山梁,把全县切割成7川5塬98条沟,山川相间,沟壑纵横。地势由主脊向东西两侧缓倾,大岭至烂柯山为东西主脊,两侧则向南北缓倾;佛爷岭至界头庙,亦为东西走向。上述之间的地貌是一个塬、梁(岭)、峁组成的沟间地和沟壑系统。沟谷交切,形成北部土质中低山区、西南部黄土残塬区和东南部石质中低山区。
北部土质中低山区。本区位于县境北部,与洛川、宜川、韩城接界,与本县Ⅱ区Ⅲ区毗邻,最高海拔(大岭寨子)1783米,最低海拔(瓦子街乡丁家湾东川)962.6米,相应地貌平均海拔1118.2~1518.4米。地域包括圪台、砖庙梁、瓦子街、小寺庄、崾崄、曹店6个乡(含9个行政村),森林覆盖率75.65%,面积1618.4平方公里,折合242万亩。森林资源丰富,草原广阔,雨量充足,热量不足。
西南部黄土残塬区。本区位于县境西南部,最高海拔(曹店乡肖家塔东山)1746米,最低海拔(范家卓子乡柏树峁南坡底)894米,相应地貌平均海拔1194.5~1540.8米。本区地域包括范家卓子、界头庙、曹店(6个行政村)、三岔、石堡共5乡1镇,森林覆盖率39.25%,面积561平方里,折合84.27万亩。光热丰富,土地肥沃,为半川一塬八分半山。
东南部石质中低山区。东邻韩城,南靠合阳、澄城县,北与县境内Ⅰ、Ⅱ区接壤。最高海拔(白马滩大崾崄西北)1734.5米,最低海拔(柏峪乡白杨树咀村)643.75米,相应地貌平均海拔837.7~1561.3米。本区包括柏峪、红石岩乡和白马滩镇,面积571.98平方公里,折合85.8万亩。森林覆盖率为49.76%。光热充足,雨热同期,人口稳定,居住集中。土地类型分川、沟坡、梁地三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