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历史 | 艺术 | 民俗 | 图片 | 线路 | 文物 | 视频 | 出游 | 专题 | 景点 | 特产 | 美食 | 传说 | 吃住 | 休闲 | 交通 | 论坛 | 团购 | 搜索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户县龙窝酒网上订购
三秦游
首页 | 西安概况 | 宝鸡概况 | 咸阳概况 | 铜川概况 | 渭南概况 | 延安概况 | 榆林概况 | 汉中概况 | 安康概况 | 商洛概况 | 杨凌概况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黄龙县概况介绍大全 > 正文

黄龙县大事记(截止1990年)(1)

2012-11-22 23:12:14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战国时期
惠文王十年(前328),魏尽纳上郡15县奉秦,本境始略统于秦。前292年,秦将白起伐魏过此。县东今红石岩乡的将军庙处有白起山,又称将军山,即其屯兵处。
东 晋
穆帝永和十二年(356),征讨大都督桓温自江陵北伐,讨姚襄,襄拒战,败奔北山(今黄龙山)。
北 宋
仁宗康定二年(1041),范仲淹与韩琦并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仲淹兼知延州,领兵一万八千人,仲淹以民运劳苦,请建鄜城为军,诏赐“康定军”,今三岔乡为该军驻地。

金大定二十年(1180),建寿峰寺,又名白城桥寺。

成化八年(1472),韩城参议严宪凿麻线岭道,以通馈饷。万历元年(1573),洛川县丞杨翠督筑麻线岭堡,设兵戍守。
嘉靖十八年(1539),韩城紫金关移建黄龙山堡,名鄜城巡检司,迄清裁撤。此堡洛川县丞聂朝爵督修。
嘉靖二十一年(1542),延绥镇延安卫在本县境的蔡家川、杨村安置汪韩二百户实行兵工屯垦。
嘉靖二十六年(1547),十二月十四日,界头岭(今界头庙)东西三里,南北五里之地层中断陷落。
嘉靖三十四年(1556),十二月十二日,华县八级大地震,波及本县。半夜子时,地震如雷,房屋庙宇尽皆倒塌,压死人畜无数。
崇祯元年(1628),旱,延安府大饥。十一月,王嘉引起府谷,王二起白水,相聚于黄龙山,李自成往投焉。
崇祯五年(1632),农民起义军据柳沟。明王朝募兵与韩城乡兵,分十一路进剿。七月,义军数千人攻芝川,十一月攻薛峰,后数万人攻韩城。转战四十余日。
崇祯七年(1634),二月,李自成率义军三千人从宜川踏冰到韩城以南,韩城知县左懋弟怕宜洛饥民附之,遂与李合谋。李持十日粮,日夜赶百二十里,与义军战于牛角梁、相里,义军失利。

顺治十二年(1655),在柳沟筑城,名神道岭营,设游击镇守,归潼关协辖,管郃阳、韩城、孟家嘴、石堡、石门,光绪末年撤销。城门额有“四邑要地”楷体石刻字。
十八年(1661),十月五日,克山病大流行。瓦子街杨村尚存的石碑载,顺治十四年(1657)至十八年(1661)杨村、李村、吴村共56户286人患克山病,死亡262人,故合三村称杨李吴村,即今杨村。
是年,神道岭游击署在石堡设置总司,派千总1员,马战兵、步战兵34名驻守。
康熙十四年(1675),二月三日,神道岭营游击李师鹰在柳沟起义反清,攻韩城,杀知县翟世琪,率义军转战安定县(今子长)。
四十二年(1777),六月,旱,田苗枯。
四十九年(1784),虎伤人。洛川知县石养源请上司调宜君营兵70名,马20匹,由把总刘定都及外委二人统之,又署洛川把总贾世禄率兵十余名相助,驻本县白城桥打虎两月,获八虎,一虎腹内有仔四。
成丰八年(1858),克山病流行。小寺庄金灵寺碑载:“丁巳春,士人有患伤寒者,病危甚急……”
同治六年(1867),回民义军于圪台街苜蓿沟起兵,围攻柳沟得胜。
七年(1868),二月二十八日,回民义军过黄龙北击,陷宜川城。
光绪三年(1877),旱灾。《荒乱碑》载:“三月二十日落雨七分,以至四年三月十四日落雨犁,一年之处,数千余里。以致升米银三钱,斗糠数百,有父子相食,夫妻相食,伤心惨目,以至于此,十分之人,仅留二三。”白马滩神峪彭口塔村农民首领冀锁子聚众于五角山起义,在白马滩开仓救助饥民。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月,降雹两次,颗粒无收。
中华民国
二年(1913)
饥民蜂起,聚黄龙山。
三年(1914)
靖国军营长郭坚驻兵三岔。
西班牙传教士艾志贤(译音)于洛川创立天主教。有河南教友数十家,移居洛川彭家河及本县神地、天平梁,各设分会。民国七年(1918)停止活动。
五年(1916)
郭金榜、马水旺、徐老毛、曹老九等为首聚众盘据黄龙山,不时抗击澄(城)、郃(阳)、韩(城)邻县官兵。
十年(1921)
10月7日晚,发生地震。
十三年(1924)
洛川县石堡镇民团团总路遵道创办曹店私塾。
十六年(1927)
12月,李象九、谢子长清涧起义后,率军南下经宜川,取道圪台,东去韩城。
十八年(1929)
5月,土匪梁占魁、杨谋子等聚集黄龙山,时出劫掠,拉人勒赎。梁占魁约500人,自为司令,住黄龙庙沟。
二十年(1931)
梁占魁、梁黑虬为首200余人被宜(川)、洛(川)、韩(城)三县民团联合围剿,由国军八十六师二五六旅高双成指挥。6月7日梁残部逃驻桦塔村,高双成部由崾崄、旗杆庙自东进剿,梁部被击溃。
二十一年(1932)
9月,澄(城)白(水)区保卫团指挥官李象九向民国陕西省政府呈请开垦黄龙山。陕西省政府主席杨虎城发出第4827号训令,通过《调查开垦黄龙山的具体办法》,令民政厅、建设厅详办。
二十二年(1933)
10月,中共陕北特委书记刘志丹、红二十六军四十二师师长杨森率骑兵团进入黄龙石堡,开辟游击根据地。
是年,郭宝珊自称“义勇军”,率众千余,驻扎黄龙庙沟。次年10月,郭率部120余人投奔陕北红军刘志丹部,并被任命为西北抗日义勇军司令员。
二十三年(1934)
国民党陕西省政府派冯钦哉部四十二师来黄龙山清剿“土匪”。
民国陕西省设黄龙山兵工屯垦局,并在县境设柳沟垦荒维持处,进行局部开荒。同年4月9日改组为陕西省建设厅柳沟垦荒处。
二十四年(1935)
5月,国民党177师参谋长许权中(化名杨健,共产党员)来黄龙柳沟屯垦局做兵运工作。
7月,西北工农红军军委命令红二十六军骑兵团二次来黄龙开辟游击根据地。
10月,陕甘二路游击队司令邵峰林、政委杨风琪率两千人进驻石堡镇。
是年,红前敌总指挥刘志丹、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部队先后入黄龙。
二十五年(1936)
2月,中国工农红军陕东抗日游击支队司令员曾来古、总政委郭子清、省委特派员宋飞率300余人进入黄龙山区,活动于白马滩、小寺庄、旗杆庙、崾崄、瓦子街一带,月余后编入红二十九军。
3月,红二十九军副军长谢嵩、政治部主任甘胃汉率二五五、二五六团进入黄龙山区,广泛发动游击战争,保卫陕北革命根据地,配合红军东征。4月3日消灭大岭寨子国民党地方武装保卫团,缴获全部武器。4月15日又消灭曹店民团40余人,5月底回师延安临镇。
二十六年(1937)
11月,中共洛川特别工作委员(简称洛川特委)组织部长强自修来本境开展地下工作,在三岔木昌村建立黄龙山区第一个党的工作联络站。
本月,李象九向国民党陕西省主席孙蔚如陈请开垦黄龙山,以利持久抗战。11月6日,省政府批准设立黄龙山垦区筹备处,李象九任筹备处主任。11月12日,李象九作开垦黄龙山实地调查。
是年,石堡设立电信支局,属洛川电信局管辖。次年始用电话与洛川局话传通报。
二十七年(1938)
1月1日,陕西省垦务委员会划宜川、鄜县、甘泉、韩城、白水、澄城、郃阳、洛川8县荒地,设立陕西省黄龙山垦区办事处(以下简称办事处),安置难民垦荒,李象九任办事处主任。
1月6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批准,将黄龙山土匪李志英(又名李俊杰)部收编为办事处保安警察队,人数限定60名,由办事处管辖。
2月27日,首批难民250人由西安救委会送入办事处安置,由办事处划给耕地,供给食粮、农具、种籽。到本年底共安置战灾区难民13001人。同年8月,始由潼关难民总站陆续转送黄灾区难民,至年底安置黄灾区难民12131人。本年共安置战灾、黄灾区难民25132人。
4月12日,由陕西省民政厅、建设厅等单位16人组成黄龙山垦区调查囫,对黄龙农业、林业、畜牧、水利、交通、土壤、植物等项目进行调查,历时10天。
5月27日,李象九以“收养教育黄龙山垦区难民儿童,使之成为健全国民,普及生产技能,以应民族抗战建国之需要”为宗旨,在曹店村成立陕西省黄龙山垦区难民儿童保育会(以下简称保育会),收保育难童210名。
7月,经陕西省垦荒委员会决定,柳川区办事处改为黄龙山垦区办事处柳川区分处,由办事处管辖,并委任焦纯如为分处主任。
本月,崾崄47人患流行性伤寒,死亡26人。
8月1日,民国陕西省政府5221号训令,始设黄龙山垦区临时诊疗所于曹店,聘定医士、护士等7人。当年诊疗1317人次。
本月,架设石堡至纵目(今白水县辖)电话线,设置电话。
10月,办事处在石堡设立邮政代办所,办理邮寄业务。1941年黄龙山邮政局成立,撤销原邮政代办所。
是年,鄜(县)、宜(川)公路兴工修建。西自鄜县起,经本地观亭(今属宜川)至宜川城,全长57公里,次年冬竣工。
二十八年(1939)
4月,中共洛川特委派吉文超来黄龙开展党的地下工作。5月,建立黄龙山区第一个党支部曹店支部,吉文超任支部书记。9月建立第二个党支部吉家河支部,书记周盛田。12月,建立老庙川支部,书记王炳申。
本月,办事处制定《陕西省黄龙山垦区办事处土地管理推行办法》和《社会建设推行办法》以及《生产建设推行办法》。
5月1日,国民党中央行政院将垦区办事处收为中央行政院直接管辖,改为国营陕西黄龙山垦区管理局(以下简称管理局)。委任中央赈济委员会委员朱庆澜(字子桥)为首任局长,经济部技工安汉为副局长。
本月,改保育会为黄龙山垦区难童保育院,收养难童96名,职员28人,附设小型纺织厂,实行半工半读。
是年,管理局始设黄龙山护林委员会。由警备司令部、组训处、管理局、国民党部书记长、三青团主任担任委员,吴少和任总干事。
二十九年(1940)
1月,国民党重庆政府设立农林部,附设垦务管理总局,颁发垦区管理局《组织通则》,分甲、乙两种,黄龙山垦区管理局改属农林部所辖,适用甲种组织。
3月,黄龙山区第一个中共区委中共老庙川区工作委员会在庙河村成立,书记周盛田。
4月,黄龙山区第二个中共区委中共将军庙区工作委员会成立,吉文超任区委书记。
5月,中共黄龙山垦区工作委员会(简称黄龙工委)成立,书记吉文超,隶属洛川特委领导。
6月,国民党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奉命督饬洛川、宜川两县分筑洛(川)宜(川)公路,洛川段由咸(阳)榆(林)公路的永乡分支,经永乡、旧县、靳家塬至本县小寺庄的佛庄寺,宜川段由宜川县城起,经程落至本县瓦子街、佛庄寺与洛川工程衔接,全长107.5公里,本年底全线告竣。
10月,省建设厅令宜川县修筑的韩(城)宜(川)公路动工。北自宜川起,经郭家埝、圪台、大岭、红花店、赵廉坟至韩城,民国三十一年(1942)竣工。
11月,社会救济家、国营陕西黄龙山垦区管理局局长朱庆澜之女朱德君,受其父委托和秘书来黄龙垦区,为垦区难民发放生活救济款48000元(法币)。
是年,由洛川至黄龙山架设长途电话线路,全长58公里/杆,为通讯之始。
三十年(1941)
2月16日,国民党陕西省政府成立黄龙设治局(简称设治局),隶属陕西省第三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洛川)辖。
5月,由苏联海参威列宁党校学习回国的74人在居民沟办起黄龙山区第一个农场。
7月27日~8月3日,黄龙与韩城县划界。
是年,黄龙设治局商务会成立,刘魁一任会长。
设治局成立保安团,并在9个乡公所成立自卫队。
国民党陆军二十八师驻兵三岔地区,师长李梦笔。
胡宗南以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名义,设立黄龙山民众组训处,抽调战干团第五期学生1个大队,由大队长孙铁英率领入山,每乡分设3个大队,每保3个指导员,组训处驻石堡。民国三十五年(1946)8月撤销。
三十一年(1942)
春,设界头庙小学。
4月,王开基、于振海、刘魁一等人倡导成立石堡集会,每月六会(逢农历二、七)。从此,石堡集会日延续至今。
6月16日,省派勘界委员严进、蒋冠伦,本区专署秘书吴致勋,会同洛川县长周景龙及黄龙设治局局长王开基与洛川划界。
本月,严进、蒋冠伦勘黄龙、宜川界,并立界图。
9月12日,陕西省政府颁布《陕西省政府管理黄龙山林木暂行办法》。
是年,成立黄龙山警备司令部。由胡宗南直接指挥,封锁黄龙山区,抵御革命组织,镇压人民群众。
流行性脑炎,发病213人,死亡196人。
三十二年(1943)
2月18日(农历正月十四日),石堡新市场(今老市场)营业开张。第二天(正月十五日)市场李德贵油锅起火,两排新建32间草房、货物、家俱化为灰烬。事后在废墟中重建市场,计有粮行、旅店、饭馆和各种摊贩76家。
3月27日,设治局颁发《黄龙设治局管理林木办法》。
12月27日,国民党陕西省执行委员会、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支团、陕西省政府派督导员周治岐到达黄龙设治局,组织成立中山、子桥、忠勇、中正、自治、仁爱6个乡农会。次年1月8日,召集各乡农会代表,成立区农会,办理难民牲畜、农具、粮食、籽种等贷款事宜。徐公存为理事长,有会员代表16人。
是年,修筑洛川至石堡公路;同时建成经本县界头庙、石堡、大岭接韩宜公路的白(水)宜(川)公路。
黄龙设治局组训处设立驿站,并设石堡总站,观亭、小寺庄、崾崄、界头庙、将军庙、孙家沟门、圪台等乡设分站,办理邮政传递业务。
三十三年(1944)
4月30日,国营陕西黄龙山垦区管理局撤销。垦务移交设治局,并重新组编基层乡、保。
本月,成立三民主义青年团陕西支团黄龙山分团筹备处。
6月9日,国民党八十军军长袁朴创办简易师范。收学生50名和4名旁听生。次年9月,八十军奉令撤销,省教育厅令与黄陵师范合并。
秋遭冰雹、阴雨灾害,受灾面积110549亩,死亡9人,倒塌房窑279间(孔)。
11月,黄龙9人从军,编入昆明伞兵部队。
是年,始征营业牌照税、屠宰税和牲口税。三十五年(1946)6月,营业牌照税和屠宰税奉令停征。
胡宗南令八十军进驻黄龙,以封锁陕甘宁边区。设治局征集民工,构筑碉堡、土寨,修筑便道,设立邮局、电报局、粮秣库、军械库。
流行伤寒,发病983人,死亡317人。
三十四年(1945)
1月9日,陕西省政府拨款5万元,将黄龙山垦区卫生所改为黄龙设治局卫生院。
2月8日,基督教徒代表马宏道、李开光、马重生申请,黄龙设治局批准,设立黄龙山基督教教友联合会,李开光为牧师,马重生为长老。三十六年(1947)由黄龙垦区医院医生董鹤斋主持教会。有教堂5间,附设初级小学和诊疗所。
夏,中共黄龙工委郃阳西北区委临时保支部委员会成立,次年冬支部书记何兴发叛变,杀害黄龙游击队队长朱志英等7人,制造了“米壳惨案”。1947年秋,何在郃阳县皇甫庄被黄龙分区队抓获击毙。
9月24日,设治局成立教育会,大会通过教育会章程草案,选张汉三为常务理事。
10月,设治局参议会成立。共有参议员12名,李一知任参议长。
是年,设治局参议会建议成立局志编委会,编写局志,拟于三十六年(1947)成书。次年,局长许维汉纂修《陕西省黄龙设治局三十五年工作概况》,12月付印。
设治局成立保安候备大队,征集队丁450余名,本年5月裁撤。9月按黄龙山警备司令部命令成立自卫大队,征集民兵400余人。
设治局设立环境电话管理所,设总机连接各乡公所电话线,形成环境电话通讯网。
三十五年(1946)
1月,设治局摊派民工修筑大岭公路。
春,克山病流行,1~9月死1394人,其中女713人。崾崄大同、同乐两村人亡尽。
春,国民党西安第一战区长官部和绥靖公署命令成立黄龙山特种联系会报,由警备司令、设治局局长、警察局局长、党部书记、参议长等10余人组成。10月,逮捕乡民和中共地下党员40余人。至次年10月黄龙第一次解放时,杀害中共游击队员、解放军战士、革命群众共22人。
3月15日,设治局发动禁大烟(鸦片)宣传。禁烟布告、标语及简明告民众书,分发各乡、保。4月25日,陕西省禁烟协会黄龙设治局分会成立,许维汉任理事长。
本月,修筑石堡至观亭(今属宜川)大车道85公里,6月基本完工。
4月4日,设治局举办春季各级学校成绩竞赛会及儿童健康比赛,参加体育竞赛学生487名,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田径、智力等竞赛,为本县体育竞赛之始。同日,国民政府儿童节,设治局在曹店卫生院举行婴儿健康比赛,参加比赛婴儿230名,年龄为3个月以上,周岁以下。
5月29日,设治局发放面粉20658袋,计344渐221公斤,以救济子桥育幼院难童及各乡灾民。
6月,乡镇户口统计,全县计9个乡62保780甲,14507户59124人,其中男33554人,女25570人。
本月,改中共黄龙特委为中共黄龙地委,书记强自修,副书记黑志德兼组织部长。
设治局建立“忠烈祠”,将石堡西街关帝庙拆修改建,设抗战阵亡将士碑于内,召集机关及民众举行公祭。
7~8月,石堡、界头庙、崾崄、小寺庄、圪台遭雹灾、受灾面积70341亩,收成甚微,受灾人口10581人。
8月8日,洛川特委武工队负责人吉文超率武工队30多人,摧毁白马滩保公所,收缴长枪20多支。
8月26日,中共黄龙工委根据中央西北局“为增援中原突围,迎接王震南下支队胜利返回陕北,要在陕西东部以黄龙山区为重点,全面发动游击战争,迅速捣毁国民党基层政权”的指示,组织了将军庙(三民乡公所)武装暴动,摧毁黄龙山第一个国民党乡公所,缴获长短枪41支、子弹1000多发。
8月27日,黄龙游击支队成立,共计70余人,设3个中队,支队长周庆财,政委孟树林。
本月,组建姚金山游击支队。共200余人,辖3个中队,9个分队,次年被编入县大队。
10月1日,设治局成立“清乡指挥部”,自卫总队成立9个大队,石堡镇长驻警察70人,每乡各设1个大队,并配特务队14人。
本月,捐资创办《新黄龙半月刊》。
11月,子桥乡(今三岔)乡长谭治国以“清乡”为由,杀害无辜群众谢顺子等3人。后又指示分队长王瞎五将胡家沟中共基层干部、村长倪成江及其弟倪成海杀害。
三十六年(1947)
7月,子桥初级中学成立,招收学生100名,10月停办。
8月,中共黄龙南部地区工作委员会在白马滩健儿沟成立,书记王俊,副书记吉文超。
24日,国民党柏峪保公所保队副曹振山率14人起义,编入黄龙支队第四大队。
9月,西北野战军二纵司令王震率西北野战军第三、七、八团及黄龙分区独立十二团一营出击黄龙山区,扩大根据地。
28日,黄龙游击队攻打白马滩寨子,歼灭国民党自卫团1个分队,缴获长短枪21支,生俘20余人。
30日,王震率部到达三岔。10月1日早,召集独立十二团一营全体指战员会议,作解放黄龙山区动员报告。下午,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司令部及地委机关、军分区司令部开往石堡。晚,王震住曹店村。
10月1日,西北野战军第二、四纵队围攻黄龙石堡城。次日凌晨,歼敌1200余人,黄龙境内宣告解放。
3日,西北野战军前委决定:为开辟黄龙山地区工作,组织黄龙区行动委员会,王震任书记,王世泰任副书记。统一指挥二、四纵队作战行动。
4日,黄龙地委在石堡镇召开大会,宣布黄龙县成立。同时成立10个区委和区公署,组建县、区政权,景志仁任县长兼县委书记。
本月,黄龙县大队、保安科相继成立,县长景志仁兼大队长,赵智翔任保安科长。1949年10月改保安科为县公安局。
中共黄龙地委派组织部长王俊,在白马滩健儿沟佬达朱儿崖会议精神,撤销工委,成立各县县委,改编黄龙支队。
黄龙支队在白马滩安河村整编为延属分区12团,团长王根法,政委史建堂,后改编为西北野战军四纵队独立团。
国民党六十一旅进入石堡,人民政权撤离,迁往白马滩健儿沟、洛川石头一带。
秋,仁爱乡(崾崄)乡长张凤岐杀害解放军某部战士任德标等4人。
12月15日,国民党黄龙设治局在澄城新城村召开国民大会,张坤生、徐仁天、李一知、许维汉被“选”为国大代表。
国民党为了封锁边区,胡宗南派三十六师进驻黄龙,催粮要款,抓丁拉夫,烧杀抢劫,居民、商贩纷纷逃奔他乡,城内洗劫一空。
1948年
1~3月,克山病流行严重,崾崄区死亡133人,其中女75人。
2月28日,西北野战军一、二、三、四、六纵队挺进黄龙山区,进行了威震西北的瓦子街战役。
3月1日,瓦子街战役胜利结束,歼敌28500人,击毙国民党二十九军军长刘勘、九十师师长严明,黄龙彻底解放。
本月,成立黄龙邮政局;成立黄龙警卫大队,编制2个中队128人;县政府由白马滩迁入石堡城。
春,县政府设立护林委员会,由县长、建设科长、财政科长、保安科长任委员,贾自立任主任。
4月11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张文辉任中共黄龙县委书记、杨峰任副书记,景志仁任县长。17日,中共黄龙县委召开建政后第一次扩大会议,确定广泛发动群众,肃清各地散匪。
5月14日,中共黄龙地委决定,成立黄龙县农民协会。县委书记张文辉兼任农会主席。1951年12月农会组织终止。
本月,中共黄龙地委决定,陕西省黄龙县青年工作委员会成立,系本县第一个青年工作的领导机关。
迁逃关中及渭北各县的5000多居民陆续返回黄龙。
6月,王震住三岔乡云里府村,并在群众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本月,本县第一个国营商业部门黄龙贸易支公司成立,次年3月撤销。
西府战役后,西北野战军进驻黄龙地区休整,彭德怀司令员来黄龙。本月16日在《黄龙县剿匪工作总结报告》上做了重要批示:“你们这一个总结很好,在剿匪工作中取得宝贵经验教训,今后放手发动群众,彻底肃清残匪是很正确的。”
县公安科破获黑军反革命组织,捕获主要匪徒15人,缴获步枪19支、子弹400余发、手榴弹14枚。
7月,彭德怀司令员移住界头庙西市村,在此指挥了壶梯山战役。同时西北野战军后勤司令、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刘景范住西市村王庭印家。8月8日,攻克壶梯山,国民党三十六师被歼9000余人。22日,中共中央致电,祝贺黄龙大捷。
8月2日,以张兴林为组长,组成6人“医药研究小组”,着重研究克山病因、病状、急救和预防办法。
本月,设立黄龙县司法处。次年10月改称人民法院。 10月1日,习仲勋来黄龙。2~3日在县姜常委扩大会议上作了《建设新黄龙》的报告。
8日,县政府设立党组,景志仁任党组书记。
是年,为适应解放战争需要,西北野战军在黄龙设立兵站12个,每站配2~5人,负责接待过往军队食宿,管理军粮、草料。
流行麻疹,死亡甚多,陕甘宁边区政府派医疗队来黄防治。
1949年
2月,崾崄区太地塬村黄占奎联合28户农民,办起全县第一个农业互助组。
本月,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陕西省黄龙县委员会成立。1957年8月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黄龙县委员会。
春,陕甘宁边区政府黄龙县人民教育馆成立。
4月21日,给瓦子街战役牺牲的任世鸿等烈士树碑。
本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卫生部防治地方病医疗队驻崾崄区,调查防治克山病,历时一年,共查治病642人次。
夏,中共黄龙地委在曹店办干部学校1处(简称黄龙干校)。
7月,为支援解放大西北,本县派出173人的随军常备担架队支援前线,先后转战陕、甘、宁、青4省,运送伤员6000余人次,11月返回石堡。
本月,张文辉调离,郝登州接任县委书记。
县政府建立卫生所。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6日,召开黄龙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61人,听取审查县政府关于建政以来的工作报告,讨论了肃清反动残余势力和发展生产支援前线等项工作;通过关于治安、疾病、生产建设等6个重要议案,卫青山代理县长。
11月,克山病流行,全县发病602人,死亡307人。
12月,本县开展为期一年的第一次整党运动。对党员进行全面系统的党的基础知识教育,并对建国前526名地下党员逐个审查登记,同时发展新党员142名,整顿农村党支部41个,建立健全了支部生活制度。
是年,本县始发行建设公债;邮政部门开始正式办理全国报刊订销业务。
1950年
2月,设县供销联社,1952年改为供销合作社。
3月,区划调整,撤销将军庙、孙家沟门、小寺庄3个区委,全县设7个区,将65个乡合并为55个乡。
4月,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发给黄龙第一台收音机,为本县使用收音机之始。
本月,成立中共黄龙县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和黄龙县武装科。
7月,国家邮电部决定实行“邮电合一”。1952年,本县邮政、电信合并为黄龙县邮电局。
8月16日,改县卫生所为黄龙县人民卫生院。1958年3月更名为黄龙县人民医院。
29日,成立黄龙县民主妇女筹委会。
本月,成立黄龙县人民检察署。1955年1月更名为黄龙县人民检察院。
9月25日,召开中共黄龙县首届党代会,应出席正式代表34人,实到29人,会议传达了黄龙分区党代会议精神,研究部署了土地登记和整风运动工作,选举产生了中共黄龙县第一届委员会,选出委员7人,郝登州当选为县委书记。
本月,李景熙任县长。
10月,郝登州调离,高基代任县委书记。

11月,对全县7区55乡第一次进行土地登记评定产量。
本月,黄龙县政府更名为黄龙县人民政府。
是年,由部队慰问老区人民,在黄龙放映纪录片《打太原》和故事片《草原牧歌》,当地人民第一次看到电影。
成立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并设理事会,辖白马滩、石堡、孙家沟门3个基层社。
设立黄龙县监察委员会和黄龙县粮食局。
本县选送50名抗美挖墙援朝志愿兵,赴朝作战。
1951年
2月,本县召开公判大会,依法处决以韩更英为首的反革命组织“中国人民反共救国军秦晋豫边区指挥部”11名罪犯。
春,进行第一次普选,选出乡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928人。
3月,成立陕西省卫生工作者协会黄龙县卫生工作者支会,1953年4月改称黄龙县卫生工作者协会,会员102人。
本月,开展镇压反革命运动,至1953年共清查出土匪、恶霸、特务、反动党团骨干、反动会道门298人,反革命及叛徒74人。镇反运动采取杀、关、管共334名,其中处以死刑50人,判处有期徒刑102人,管制126人,教育释放56人。
延安专署医疗队一行8人,来县防治克山病,治疗患者106人,并调查病因。
召开黄龙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选举产生由11人组成的黄龙县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李景熙当选为县长。
3月20日,成立陕西省黄龙县林区管理处(简称林管处),下设崾崄、观亭、雷寺庄、石堡、白马滩、宜川7个林业工作站。1953年4月28日撤销林管处,成立黄龙县林业指导站。
4月27日,召开公判大会,对反革命组织“中国救世清军反共救国军”中22名罪犯及反革命匪首郭玉山依法处决。
5月,成立黄龙县人民武装部。
8月,召开黄龙县第一次抗美援朝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中国人民抗美援朝黄龙分会。开展大规模的爱国捐献、拥军优属、订立爱国公约等活动。
10月,黄龙县人民政府设立人民问事处。
11月,进行土地、房产登记,颁发《土地房产所有证》。
是年,成立黄龙县工商业联合会,下设界头庙、崾崄、圪台分会。
根据全国第一次林业工作会议精神,黄龙林区在六区(崾崄)、六乡(今官庄林场)封山育林20000亩。
1952年
2月25日,成立中共黄龙县委统战部,业务由宣传部兼管。1984年2月分设,独立办公。
4月,成立黄龙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
5月22日,召开黄龙县第二届第一次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会议决定从第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起代行人民代表大会职权,选举了本届常务委员会和县人民政府,李景熙任县长兼任常委会主席。
6月20日,洛川县槐北区杨塬乡的安沟、尹家沟、王家坪、北崖子、瓦子村划归黄龙。
7月,本县卫生院始设病床10张,接收患者住院。同年,建立县新法接生站和卫生所各1处。
9月8日,黄龙县人民政府设工商科。1956年12月撤销工商科,成立商业局。
9月12日,县人民法院依法处决国民党黄龙设治局第九任局长反革命分子张凤岐。
本月,成立县公费医疗管理委员会。
秋,省民政工作会议议定:将观亭区的观亭、刘庄、岔口、下园4个乡划归宜川;开府乡划归洛川;洛川的七里坡村、澄城的孙堡乡划归黄龙。
11月,陕西省农林厅在马蹄掌建立陕西省黄龙伐木场,生产矿柱材。
12月21日,增设范家卓子、小寺庄两个区,全县辖9区60乡。
是年,西北行政委员会授予黄龙卫生模范丙等县光荣称号,并获物质奖励。
小寺庄煤矿建成。
对干部职工实行的供给制改为工资制。
始行农业信贷业务,分为国营农业贷款、社队农业贷款、社队(乡、镇)企业贷款、开发贷款等6种形式。
成立黄龙县民兵中队。
开展“三反”(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五反”(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盗窃国家资产、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
1953年
1月,林世贵任县长。
本月,县豫剧团成立。
2月,成立黄龙县地方病防治所。
3月27日,县政府设统计科。
5月,设立县计划委员会。
6月9日,撤销范家卓子、小寺庄两个区,将全县60个乡并为40个乡。
6月11日,崾崄乡太地塬村黄占魁创办的农业生产合作社起名“源泉社”,为本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10月,按中共中央《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诀议》和国务院《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的命令》,本县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取缔粮食私营,由国家粮食部门购销,对城镇人口、行业计划供应,对经济作物区、灾区等农村缺粮户予以统销。
本月,李森桂接任县委书记。
是年,在白马滩举办首次物资交流大会,上市摊位754个,成交额36300元。
抽调大批干部整顿农村互助组和贯彻婚姻法运动,开展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和违法乱纪的“新三反”运动。
设立农村信用合作社。
1954年
2月15日~4月5日,第二次普选。划分247个选区,选民35552人,参选23442人,参选率65.94%,选出区、乡人民代表588名。
3月,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当时称人口调查登记),全县共计12?38户,35552人,其中男21751人,女13801人。
夏,三岔木昌桥一带冰雹成灾,受灾面积达2000亩。
6月21日,召开中共黄龙县第二届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65名,李森桂当选为县委书记。
7月1日,召开黄龙县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50名,选举李森桂、边东英为出席省第一届人代会代表。
本月,成立县兵役局,局长由武装部长兼任,县委书记兼政委。同年成立黄龙县兵役委员会,县委书记兼任委员会主任。
8月9日,将刘庄577人、耕地5931.6亩,观亭478人、耕地5207.9亩,划归宜川县;开府乡105户292人、耕地2819亩,划归洛川县。
10月,张立明任县长。
本月,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成立,主任张立明。
是年,接收第一批部队转业干部9人。
移葬瓦子街战役中牺牲的231名烈士的遗骸。
县首届职工运动会召开,党政机关、事企业单位干部职工210人参加了篮球、排球、乒乓球比赛。
本县首届农民篮球赛在县城举行,参加比赛的有白马滩、三岔、界头庙、石堡4个代表队,白马滩队获冠军。
1955年
3月,省中西医防治医疗队一行18人来县巡回治疗克山病,免费治病2869人次。
3月1日,发行新人民币。县人民银行按1∶10000的比价兑换新人民币。
4月7日,六区乡民段金奎烧玉米秆,引起山火,火源自六区(今崾崄)蔓延五区(今蔡家川林场张家山),延烧四昼夜,烧毁森林10824亩,其中松林5519亩213241株,杂木林2903亩6980株,荒山2402亩。12月9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中共陕西省监察委员会决定,撤销张立明县长、县委委员职务,开除公职。同时,黄龙县人民政府决定,撤销圪台区、崾崄区区长职务。直接责任者段金奎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本月,地方国营黄龙油厂投产,有榨油机2台,年产植物油50吨。
5月,黄龙油厂从上海购回1台32千瓦蒸汽发电机组,次年4月1日,正式投入运行。当年发电6.12万度。
6月24日,黄龙县人民政府改称黄龙县人民委员会。
本月,陕西省西医防治克山病工作队一行10人,进驻崾崄调查防治克山病,历时6个月。
8月14日,原黄龙设治局局长许维汉被判处死刑,执行枪决。1985年6月10日县人民法院撤销原判,以国民党投诚起义人员,予以平反。
本月,陕西省林业厅决定,建立马蹄掌、官庄森林经营所,属林业厅领导。
9月1日,根据粮食部颁布的《市镇粮食定量供应使用暂行办法》,开始使用油票,10月,实行对城镇居民粮食定量供应制度。
是年,第二次镇反,县人民法院依法对47件反革命案件进行审理。
对私营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县政府派出工作组,进驻圪台区试点,成立了第一批合作性质的商店、铁业社、联营店、运输队、麻纺组等商业组织。
中央政务院颁布关于实行统购统销办法的命令,规定粮食定产(评定单位面积产量)、定购(对余粮部分按比例定购数量)三年不变,并实行定销(对农村缺粮户定量销售)的“三定”政策。
1956年2月,安置河南、山东、江苏等省灾民2884人。
2~4月,根据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调整县区疆域:将观亭、刘庄2乡,圪台区的梨树窑、头道窑、囟家塬4村划给宜川县;将孙堡、新庄子、西施坡、鸡蛋峁、高家咀等村划给澄城县;将洪福梁乡、开府乡及三岔乡的上窑科、贝坡、烂柯山、南两坑、北两坑等6村划给洛川县;将八岔庙、宽埝、后渠村划归白水县;将老凹洼划给韩城;澄城将石曲、高家那、高、下姑安、圪塔上划给黄龙;洛川将七里坡、爱曲河、王家圪、小峪、高家塬、石月划入黄龙。同时调整全县行政机构,撤销石堡、三岔区,全县设4区21乡,县辖6个直属乡。
4月10日,召开中共黄龙县第三届第一次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56名。
5月1日,成立黄龙、韩城、宜川3县护林联防指挥部。
11日,成立陕西省黄龙森林经营管理处,11月17日黄龙县林业指导站并入该处。
5月29日,县建设科改为农林水牧局。
5~8月,苏联大骨节病专家汝拉科夫廖夫,来本县对大骨节病的发病诱因,进行实地考察。
7月,本县初级社转为高级农业合作社。
10月11日~11月1日,第三次普选。选区195个,选民23339人,参选22240人,参选率95.3%,选出区、乡人民代表537名。
11月24日,召开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代表57人,戴海福当选为县长。
冬,省卫生厅组织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及西安医学院有关人员来黄龙调查克山病。
是年,设农业银行黄龙县支行,次年6月并入县人行。
成立县广播室,黄龙始有县内广播。
黄龙县获陕西省、延安专区甲等无森林火灾县称号,并获国家林业部的奖励。
县豫剧团首次参加延安地区戏剧会演,参赛剧目《光复台湾》获演出一等奖。
本县成立第一所普通中学黄龙县中学。
全县建成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1个,入社农户占总农户的99.2%。80户个体手工业者组织起手工业合作社9个;171户农村私营工商业者组成合营工商业38个,逐步实现了公私合营,从业人员250人,全县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7年
2月,延安运输公司黄龙运输站始开放由黄龙经宜川、南泥湾至延安的卡车代客运班车。
本月,贯彻中共八届二中全会精神,精简机构与人员,撤销13个单位和部门,精简干部156名。
5月9日,县公安局协助省公安厅破获了“国民党战地委员会”案,此案共涉及11个县、市,罪犯200余名。
本月,对县城街道水渠大修整,第一次安装了路灯。
6月8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组织力量准备反击右派分子进攻》的指示。9月27日,开展反右派斗争,由于斗争扩大化,全县11人被划为“右派分子”。1979年6月,10人被复查改正,恢复名誉,安排工作。 9月7日至次年8月10日,开展机关整风运动,参加运动的共1223人。 9月,省工业厅拨款3万元,县粮油厂购回3.5吨却贝尔柴油汽车1辆,为本县第1辆汽车。 10月31日,在本县县城召开黄龙、洛川、宜川、韩城、合阳、澄城、白水县护林联防委员会,成立陕西省黄龙山系七县护林联防委员会,下设12个分会。会议制定了《七县护林联防办法(草案)》,并通过《护林联防会议决议》
冬,省卫生厅组织的陕西省黄龙山区地方病调查研究队来县进行防治研究工作,通过对地方病患者抢救治疗,病情调查和临床普查、尸体解剖等,初步判定本县的“吐黄水”病就是东北的克山病。
是年,本县始用化肥“硫酸铵”。
建旗杆庙铁厂,后于1960年下马。
李森桂任县委第一书记,曹明山任书记处书记。
1958年
1月23日~3月16日,第四次普选。选区184个,选民22039人,参选21329人,参选率96.78%,选出区、乡人民代表529名。 1月29日,设立县物价管理委员会。1961年11月15日改称物价委员会。
本月,成立县卫生学校。
2月,西安医学院下放卫生技术人员59名,省地方病防治所下放干部6名和县卫生院及崾崄卫生所20余人组成陕西省黄龙山区地方病调查研究队,进驻崾崄乡,进行地方病的防治研究。历时1月,完成调查报告30篇,为防治研究地方病积累了宝贵资料。
3~5月,全县开展反浪费、反保守的“双反”运动。
3月,农村掀起兴修水利,打“旱井”、修“涝池”的热潮,共打井、挖涝池3114口,因渗水严重,淤积废弃。 4月,县档案馆成立。 5月1日,开始第一次文物普查,在曹店南沟村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和马场村花石崖石窟。
10日,黄龙县110个农业合作社,向全国各兄弟农业社发出《开展护林防火竞赛的倡议书》。
30日,召开黄龙县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55名,戴海福当选为县人委会县长,谷占富为法院院长。戴海福、高兴奎为出席省二届人代会代表。
6月8日,苏联专家阿尔曼德、苏德米钦、纳扎诺夫一行3人来黄龙林区考察。
8月23日,林管处创办林业中学,招收学生60名,半耕半读,不收学杂费。
本月,创办《黄龙县报》,为4开2版,共出报16期,11月停刊。
撤区并乡,将原4区21乡并为9乡1个公社。
9月3日,撤销乡,实行乡社合一,成立13个农村人民公社,实现人民公社化。
9月15日,黄龙县广播站成立。
11月1日,各公社实行“吃饭不要钱”,全县陆续办起公共食堂,实现食堂化,1962年春取消。
23日,陕西省林区县护林防火现场会在黄龙召开。
本月,县人委成立讲卫生防治“克山病“战斗指挥部,县长戴海福任总指挥,设防治团5个,防治站22个,由280人组成。
秋,发动全县人民大搞“卫星田”。
全民动员,掀起群众大炼钢铁运动。县委成立“大炼钢铁生产指挥部”,组建黄(龙)宜(川)铁厂筹备处,在旗杆庙建成土高炉10座,由两县抽调青壮年劳力1200余名,在旗杆庙炼铁,因矿石含铁量低,难以冶炼而下马。
黄龙县全民运动会举行,参加运动会的有8个代表队280人,比赛项目有篮球、排球、足球和田径。
是年,下放知识分子、干部到农村劳动锻炼,全县下放干部160名,中央、省级下放到黄龙的干部103名,共263名。
白马滩大麻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展出。
国务院决定,撤销黄龙县,辖地分别并入韩城、宜川、洛川等县。
随县制撤并,县人民医院改称地方病防治院(宜川县第二医院);县卫生学校改称为宜川县医学院,在校学生100名。
贯彻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宪法”(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大搞兴修水利、打井、修坝运动,提出“日战太阳夜战星,没有月亮点马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瞎指挥、浮夸风盛行。
全面“大跃进”,各社突击办福利厂97个,幸福院11个。
国家卫生部派于维汉教授来黄龙对地方病进行考察,通过调查研究,同意上年地方病调查研究队所作的“吐黄水”病就是克山病的结论。
1959年
10月,省人民委员会决定,修筑白(水)石(堡)公路,省森工局、交通厅联合投资200万元,由省森工局、公路局第七工程队、黄龙伐木场等组成“白石公路工程委员会”。11月1日开始施工,次年10月底竣工,属六级甲公路标准。
秋,原西北野战军后勤司令员刘景范第二次来黄龙,参观了炼油厂和小寺庄煤矿。
是年,宜川县豫剧团(原黄龙县豫剧团)首次赴西安演出《金麟记》、《桃花庵》等剧目,轰动省城。
机制纸厂建成投产,因产品质量低劣,无销路而于1962年关闭。
1960年
7月,反革命分子李长喜,建立反革命组织“中国爱民学会”,发展匪徒,刻制印章,封官委职,蓄谋进行反革命暴动,被公安机关破获,抓获案犯56名。
是年,人造石油厂建成投产,利用油母页岩炼制石油,至次年共炼制石油6吨,因质次价高,出油率低,随后在国民经济调整中下马。
县豫剧团收归延安地区,称延安地区豫剧团。
开展林产化工生产,生产人造纤维板9.68吨,采集松脂37.4吨,炼制松香24吨,松节油4.05吨,各类焦油6.5吨,烧木炭344吨。
1961年
9月15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黄龙县建制。
本月,设立县工交局、财税局。次年10月分设财政局、税务局。
11月,成立黄龙县药材器械公司,1965年改为黄龙县药材公司。
12月2日,在县剧院召开千人表彰颁奖大会,号召群众向养猪能手耿忠海学习,大力发展养猪事业。
5日,召开恢复县制后首届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105名,孔繁勤当选为县委第一书记,陈合功、戴海福当选为县委书记处书记。
15日,召开黄龙县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61名,戴海福当选为县长,冯润德、谷占富为副县长。
冬,农村开展整风整社,学习《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纠正共产风、浮夸风和瞎指挥。
是年,成立黄龙县武装委员会,县委书记兼任武装委员会主任。
黄(龙)白(马滩)公路修通;全臭有101个生产大队、72个生产队通了电话。
成立黄龙县手工业管理局。
1962年
1月11日,县委书记孔繁勤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扩大的工作会议(称七千人大会)。
本月15日,根据“调整、充实、巩固、提高”的八字方针,撤销公办小学11处,对教职工进行精简,共精简教工99名。 春,调整生产队规模,把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直接下放到生产队,实行队为基础、三级所有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
旱情严重,受旱秋田面积占播种面积70%以上。
对部分商品实行高价政策:飞鸽牌自行车每辆650元,酒每公斤8.4元,大肉每公斤8元。
5月,改县文教局为文教卫生局。
6月18日,陕西人民委员会批复,确定黄龙林业局为次生林经营重点示范局,更名为陕西省黄龙山林业局,并接收宜川县英旺、洛川县厢寺2林场。1963年1月10日,更名为陕西黄龙山林业实验局,受国家林业部和省林业厅双重领导。
本月,加强集市贸易管理,并规定国家统购统销物资,粮、油、棉及复制品一律不准上市。
将洛川县属的贝坡村划归黄龙县。
7月,黄龙至富平、洛川正式开通班车。
8月,撤销县委书记处。
9月3日,续修县城南河防洪堤,修堤500米,工程费用5万元,粮15吨。
12月27日,召开县第四届人代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49人,增补王明德为县人委委员、副县长。
是年,精简职工910名(其中干部115人,工人715人,教职员46人,勤杂营业员34人),838名返乡。同时,接收外地精简回本县人员459名,支援农业第一线。
成立砖庙梁、小寺庄、石门等4个公社卫生院。
1963年
2月,县委决定成立黄龙县贫农下中农协会。1981年9月撤销。
3月,全县中小学师生响应党中央号召,开展“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
本月,省林业厅调拨给黄龙山林业实验局“东方红”拖拉机8台,为本县使用拖拉机之始。
3月16日~4月15日,第五次普选。选区587个,选民28270人,参选25555人,参选率90.4%,选出公社人民代表449名。
3月25日~5月20日,全县开展《婚烟法》宣传教育活动。
4月1日,恢复柏峪、瓦子街两个公社,撤销两地区工作委员会。全县计12个人民公社。
本月6日,下午2时许,黄龙山林业局森林工业大队21名工人上班途中,在一土窑内休息,因此窑曾于1961年10月份储存黑色炸药,用后未清理干净,吸烟引起火药爆炸,造成轻伤5人,重伤14人,死亡2人。
6月,在界头庙公社进行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试点。
7月26日,召开第五届人代会第一次会议,出席会议代表58人,会议选举戴海福为县长,冯润德、谷占富、王明德为副县长,戴海福、李正敏、吕桂荣为出席省人代会代表。
8月,在石堡、范家卓子、界头庙、瓦子街、小寺庄、砖庙梁6个公社进行第一期面上社教。
9月4日,范家卓子普降冰雹,麻雀、兔子、乌鸦等动物被打死,庄稼、树叶被打得净光,糜、谷、荞壹无收。
10月18日,县人委印发护林防火工作《一封信》,全县掀起群众性的护林防火运动。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黄龙县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黄龙县小寺庄石窟寺 黄龙县花石崖石窟(清凉寺) 黄龙县南池寺
黄龙县千手千眼佛寺 黄龙县柳沟城 黄龙县魏长城(黄龙段)遗址
黄龙县盘龙山城战役壁画 黄龙县壶梯山战役指挥所彭总旧居 黄龙县彭德怀石堡旧居
延安黄龙山褐马鸡自然保护区 黄龙魏长城遗址 黄龙寿圣寺石窟‎
黄龙泄湖狩猎场 黄龙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黄龙县美食 更多
黄龙美食:花馍馍
黄龙美食:延安小吃风味特色陕北大绘菜
黄龙美食:油糕 黄龙美食:钱钱饭
黄龙美食:花馍馍 黄龙美食:延安小吃
黄龙凉粉 黄龙密汁南瓜
黄龙凉粉
黄龙县特产 更多
黄龙板栗
黄龙花椒
黄龙玉米 黄龙板栗
黄龙花椒 黄龙核桃
黄龙苹果
推荐信息  
·商洛市行政区划介绍
·商洛市革命老区介绍
·商洛市历史文化介绍
·商洛市交通通讯介绍
·商洛市概况介绍
·华夏精神故乡—西安概况
·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
·西安市交通介绍
·西安市著名人物介绍
·西安市的地域文化
·西安市旅游景点资源简介
·西安市的民间艺术
·西安民俗——关中十大怪
·西安市的历史轨迹
最新更新  
·黄龙县概况:黄龙县地形地貌
·黄龙县概况:黄龙县气候特点
·黄龙县概况:黄龙县水文特点
·黄龙县概况:黄龙县土壤特点
·黄龙县概况:石堡镇简介
·黄龙县概况:白马滩镇简介
·黄龙县概况:瓦子街镇简介
·黄龙县概况:圪台乡简介
·黄龙县概述
·黄龙县文化机构概况
·黄龙县广播电视概况
·黄龙县群众文艺活动
·黄龙古代八景
·黄龙县佛教概况介绍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概况介绍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shaanxi/.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