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庄
元代,境内无定河川两岸山谷及榆溪河下游河谷,宋时所建军事堡寨逐渐成为村落。明代,境东南丘陵沟壑区为戍边军户旗头们屯垦柴塘地,戍边军户在柴塘地山沟里掘窑穴定居,并不.断招来逃避战乱、赋税的穷苦百姓入居,到明末已形成不少村庄。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清政府准许汉民进入榆林长城以北缘边地带与蒙人合伙垦种“伙盘地”。起初,只准汉民春季进入“伙盘地”耕牧,秋收后则得返回长城内原住村庄。清乾隆元年(1736),清政府准许汉民定居“伙盘地”耕殖后,到光绪末年,境内北部风沙草滩地区已形成村落204处。民国6年(1917),县内建有村庄共574处。
旧时,人们为了追寻土地、牧场、水源、掘土窑洞及便于逃避战乱等,境南山区、川道地区所建村庄大多分布在有水沟谷的山间,草滩地区村落分布零星分散。因灾荒、瘟疫、战争等,一些村庄几经兴废。人们为求得神灵保佑往往在村庄中兴建龙王、娘娘、山神等庙宇。
建国后,随着川道、沟谷逐步得到治理开发,许多山沟相继修通大道公路,从70年代起,人们为了交通运输、生活便利,有不少村庄从山间迁建在较平宽河川地,或从山沟迁建在大川临近公路边。如镇川镇新建花渠、瓦岗寨、寺沟、刘家湾、胡山、葛家圪
等村,上盐湾乡新建林山、寨坬、林家沟等村,鱼河镇新建郑家沟、许家崖等村,古塔乡新建松树峁、赵庄等村,刘官寨乡新建向阳山、归德堡、韦家楼、后崖等村,麻黄梁乡新建麻黄梁、十八墩等村,芹河乡新建高家伙场、前湾滩等村,牛家梁新建谢家坬等村。一些生活条件差的旧村落已废弃。至1990年全市建有新旧自然村共1606处。
二、房屋建筑
历史上,由于境内丘陵沟壑、河谷川道、沙漠草滩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及其所出产建筑材料不同,故房屋建筑形式、结构、风格类型亦不同。东南沟壑山区多建土窑、接口土窑,南部川道区多建石窑、砖窑,西、北部沙漠草滩区多建木庵土房及柳笆庵。
土窑 营造历史悠久,是在黄土或红粘土山崖陡坡间挖掘而成的,省材力。修建需选择土质硬、山体土脉原生平行,避免直立或倾斜土脉地段开挖等。窑内顶部呈圆拱形,土质较差窑洞用柳椽拱圈箍撑,以加强支撑力。窑室一般宽3~3.5米,入深6~9米,高3~3.5米,孔间内通道宽0.7~1.2米,长2.5~3米,高2米左右;开小门方窗,黄泥抹壁。一线多为3孔或5孔,有单孔一套、有2孔或3孔一套,是旧时穷人的居室。土窑保温性好,但通风、采光差。座向受山体制约。境内余兴庄、清泉、刘千河一带村庄保存过去在红粘土山崖掘的土窑,开小拱形窑口,一些土窑虽历经300余年但完好。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修土窑者越来越少。80年代,作居室的土窑大多淘汰。
接口土窑 在土窑前开大窑口,接砌石料面或砖面,内壁黄泥抹平,浑然一体。这种窑洞扩大了窗户,外观类似石窑或砖窑,较土窑牢固、美观,通风采光较好。
石窑 是在平坦地下用石料砌筑成的拱式窑洞,窑面分细凿出石面和粗凿出石面,窑口安装木门窗,窗棂花样多变,窑内黄泥或白灰抹壁。旧时富户人家石窑面还接木结构穿廊抱厦,既遮风雨又有装饰感。石窑美观、牢固,但造价较高,过去只有经济条件优裕的人家才修建,现镇川、上盐湾、董家湾等盛产石料的地方修建者很普遍。
砖窑 清代,镇川一带砖窑多为砖石结构,即窑帮腿砌石,窑拱顶和窑面砌砖。民国年以来多通用砖和白灰砌筑,其结构、造形及优点同石窑,造价较石窑高。70年代初,镇川飞机场采用薄壳窑修建技术,随后广泛推广。薄壳窑,拱度小、顶壳薄。
传统格式砖、石窑洞的修建相沿已久。石崖底、葛家圪
、红柳滩(均在镇川)、党街则、碎金驿(均在上盐湾乡)、总兵湾、石窑(均在清泉乡)等村,现仍存有明、清初时期建的石窑和砖窑。这些窑洞拱度大,在1.5米左右平桩上起拱,窑都较小,石窑多取河滩沟畔杂石块、石片垒砌而成。清康、乾时期所建石窑,已多是开山炸石,用凿造石料砌筑成。这时期建成的砖、石窑,有不少为“枕头窑”,其格式,横枕一通大窑洞,窑面、背为平桩,窑面平桩开门、窗券洞,平桩很宽。清道光年以来,本地建造单孔砖、石窑的一般尺寸参数是:宽10~11尺(3.33~3.67米),进深20~24尺(6.6~8米),高10~11.5尺(3.3~3.8米),平桩高5~6尺(1.65~2米),拱部矢高5~5.5尺(1.7~1.8米),交口(拱圈圆心距俗称“交口”)1~1.2尺(0.33~0.4米),以这种传统尺寸建造的窑洞大方适中。70年代后期以来,人们追求拱顶平缓,降低拱圈矢高,这种平缓拱顶窑多为钢筋混凝土圈梁薄壳窑。
窑洞是本市最多见的建筑,它具有取材方便,修造简单、造价低廉、经久耐用、冬暖夏凉等优点。近年建造的新式砖、石窑洞大多开后窗户,通风不畅、光线不足的缺点也得到改变,现城乡用不同材料修建的窑洞,结构大同小异,用途广泛,是很有特色的榆林建筑。
木庵土房 过去境北部沙漠滩区农民多住土墙檩椽起架、马鞍顶形结构的木庵土房。房檐高2.8米左右,每间宽3米,一般3间或5间为一院,中一间房安门,两侧耳房安窗,房顶部用短椽铺架成马鞍圆脊形,顶上覆盖抹白粘泥。亦有少数顶上盖瓦的,称之为“塞瓦房”。极少数富户修建有砖木结构硬山式起脊瓦房。现尚不少农民仍住木庵土房,但顶上多盖瓦。
柳笆庵 过去境内北部沙漠滩区有不少贫穷农民筑土围墙,在左右围墙上部内侧相对开多道槽,采伐粗沙柳条,扎成直径约15~20厘米的柳条笆子,将柳笆圈成半圆形,两头分别插入土墙相对槽内,一般纵距1.5米架插一道拱形柳笆,然后用粗柳条或柳笆纵向将各拱形柳笆捆扎联系,上搭铺柴柳茅草,白粘泥覆盖抹顶,内壁不抹泥,成外形如同拱形窑洞式柳笆庵。过去多数贫苦农民居此柳笆庵。70年代以来,修建柳笆庵者越来越少,作居室的柳笆庵大多淘汰。此外还建有圆形蒙古包式的柳笆庵,这种柳笆庵多为饲养牲畜或存放粮食等物的建筑设施。现仍有不少农民修建,有的顶盖瓦,是榆林很有特色的沙漠草滩建筑。
50—70年代初,境内农村修建房屋者很少。70年代中期,牛家梁公社谢家坬、古塔公社赵庄、上盐湾公社赵家畔、镇川公社朱家寨等大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先后修砖、石窑洞共1000多孔。1978年以来,城乡大兴“修建热”,农村几乎家家户户修窑盖房,北部滩区多建砖木结构起脊瓦房,南部川道山区多建砖、石窑洞。近年来修建窑房的标准越来越高,尤其是镇川、鱼河、刘官寨、青云、牛家梁一带农村,改变过去修建传统式砖、石窑洞,多修建钢筋混凝土结构新式楼板房,一些富裕户修建房屋的风格和装修用料等,同城里人一样时兴。1978—1980年全县农村修建住宅窑房面积共46.1万平方米,1981、1982、1983、1984、1985年分别建住房面积为39.8万平方米、14.4万平方米、38.0万平方米、11.3万平方米、26.2万平方米。1978—1985年全县累计建窑房86.24万孔(间),面积共175.8万平方米。1983年农村抽样调查人均住房面积为10.0平方米。1986年—1993年全市每年平均以新建15.9万平方米窑房面积的速度增长,1993年抽样调查,人均住房面积达16.45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楼板房面积3.67平方米。
附:典型庄院
瓦岗寨申氏庄院 座落在镇川镇子东1公里处瓦岗寨村石畔。清末申风台(申老五)弟兄兴建,相继于民国5年(1916)前后建成。整体平行一线由5套座东向西四合院组成。各院大门外用石块帮起盐畔,高6~10米、宽4~8米,总长260多米,
畔南、北修石拱寨门。3处主院落正窑各为座东向西5孔大砖拱窑,南、北厢窑均为3孔砖窑,都接穿廊抱厦;西倒座均为砖木结构厅房,斗拱双檐,花棂门窗;各厅房南侧为开月亮门小院,院内建碾磨房、驴棚马圈及厕所;厅房北侧为避开直冲主宅大门,柱梁枋檩起架,五脊六兽硬山顶,青仰合瓦布盖,墀头水磨砖砌,浮雕福禄等图案,门道两侧均安置青石抱鼓墩,墩面浮雕“麒麟送子”、“双狮嬉戏”,大门两边水磨砖壁,浮雕松鹤、梅鹿图案。北部两院落正、厢窑均为石拱窑,都面接穿廊抱厦,无倒座厅房,大门不及主院落富丽堂皇。解放战争时期,申氏庄院曾设镇川县政府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