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1936)
2月1日(农历正月初9日)夜,井岳秀因手枪失火毙命。高双成继任86师师长。
4月,汤恩伯率部进驻绥德,在榆林组建清乡委员会,统辖地方党、政、军(次年6月汤部调离绥德,清乡会撤销)。
7月30日,榆林城绅士为清延绥总兵刘厚基举行盛大诞辰纪念会。
8月,榆林县苏维埃政府在安崖乡成立,杨万清任主席。苏佐山继任中共榆林县工委书记。同月,榆林中学、职校、女师均派运动员参加在绥德举办的陕北第一次各界运动会。
11月,榆绥公路通车。
12月初,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第二次乘飞机抵榆,宣讲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是年,督察专员兼榆林县长富文带领农民整治榆林城西榆溪河堤11华里,除保护农田外,新增田2400亩。
26年(1937)
1月,榆林设立军警联合稽查处,蒋介石在南京召见高双城,委高兼任陕北警备司令。
4月,中共中央派周小舟来榆林与高双成会谈,双方达成和平共处、共同抗日的协议。
5月13日,榆林城召开各界1万余人参加的禁烟清毒运动大会。会后举行了游行,各校师生分组上街宣传鸦片之害,并演出禁烟文艺节目。
7月,榆林各界成立抗日后援会,高双成任主任。同月,陕西省教育厅调集榆林中学、职中高中学生110名到西安军训,这些学生多成为忠义救国会会员(即复兴社员)。
8月,榆林中学、职业学校、榆林师范等校学生组织抗日宣传队,分赴陕北各地进行抗日宣传,并募捐物品慰问抗日伤病员。
10月,蒋介石将驻甘肃的新一军与驻榆林的86师合编为21军团,军团长邓宝珊即抵榆林赴任。时东北、华北相继沦陷,察哈尔和绥远两个省政府及所属机构、人员和部队先后云集榆林。此后还有察哈尔蒙旗特派员马鹤天、热河省先遣军张励生、察哈尔游击军郭希鹏、蒙旗独立旅白海峰、东北骑二军何国柱、骑六师门炳岳、58军黎明、东北挺进军马占山、包头警备司令陈玉甲等纷纷退驻榆林。一时大军云集,榆林人民负担奇重。
是年,榆林边商同业会成立。
27年(1938)
3月,延安抗战剧团及八路军留守处战地文工团先后来榆林等地演出宣传抗日文艺节目,并进行抗战演讲宣传等活动。
4月,张继率国民党中央慰问团二团到达榆林,同来的有作家老舍、画家沈逸千、爱国民主人士李公仆、边疆通讯社社长起尺子和中央社、扫荡报、新民报记者。榆林各界在小操场举行欢迎大会。老舍走遍榆林城内外,上讲台、访军营、看伤员、登长城,敬谒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并发表《绿柳清泉的榆林》一文。
7月,本县推行“新县制”,重新成立榆林县总工会、农会等社会团体。国民党调集榆中、职中、榆师、绥师四校全体高中学生在榆林进行第二次军训。榆林铁匠刘振德响应抗日号召,将其妻金耳环一对和积存的银元200元捐献抗日,抗日后援会开会表扬,并赠送“深明大义”木匾悬于四方台楼上。
9月28日(农历)早晨,日本3架飞机第一次轰炸榆林城。张长栓家眷8人被炸死。
这年,榆中、职中、榆师的男女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分赴府谷及伊盟慰问抗日将士。陕甘宁边区领导人肖劲光、陈奇涵、赵寿山、强晓初、高岗、袁任远、南汉宸等先后多次来榆林,与邓宝珊协商双方合作事宜。
28年(1939)
4月,榆林县首次接种鼠疫疫苗。榆林县社会军事训练总队改编为榆林县国民党兵团,对全县适龄壮丁进行军事训练。
5月,成吉思汗灵柩路经榆林街时,观众如堵,停灵于城内三义庙,榆林军民隆重祭奠。
9月4日,日本两架飞机第二次轰炸榆林。9月27日(中秋节日)10时左右,日本5架飞机第三次轰炸榆林,中午19架飞机第四次轰炸榆林,10余人被炸死。10月4日,日本36架飞机第五次轰炸榆林,百姓死亡惨重。
这年,为避敌机轰炸,邓宝珊将司令部移驻城外金刚寺土窑,称之为“桃林山庄”。
29年(1940)
本县推行“新县制”,5月将全12联保均改置为乡镇,并在一些乡镇召开保民、或乡镇民代表会,选出保长、镇长。
5月,西北摄影队应云卫、吴茵、黎莉莉、舒绣文等兼带放映队来榆拍摄《塞上风云》,在榆林首次放映有声电影。
7月,成立缉私队,并在榆林城设立戒烟院。本月,收缴烟灯820座,烟枪1280杆,烟葫芦1228个,收买烟土2.46万两,调验男女烟民856人。并为567户烟民贴“红福”字帖。
这年,中共绥德警备司令员王震来榆与邓宝珊、高双成会谈。次年1月,毛泽东托南汉宸等捎给邓宝珊亲笔信,王震第二次来榆与邓宝珊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双方重申互谅互让原则。邓部在反共高潮中保持沉默,边区与榆林道路畅通。
30年(1941)
1—4月,狂风霜冻不息,夏收无望,物价暴涨,斗米售银洋25元。5月县城设粥厂,县府发动富户捐粮救济饥民。
这年驻榆86师扩编为22军,下辖86师和骑兵第6师,高双成任军长。
31年(1942)
7月,国民党将本县划为特教区,继续实行反共特别教育,并成立特教视导室。
是年,陕北水利工程处成立,兴修定惠渠。榆林自卫总队成立,对壮丁进行训练。同年,榆林缉私队长张振华因受贿被枪决。八路军游击队长陈鸿宾及战士王生艮等被枪杀。
32年(1943)
本年榆林实行征兵制。
6月,胡宗南任命董钊为晋陕绥边区副总司令率部驻榆,邓宝珊即辞职病退。董在榆林修筑城防及外围工事,积极准备进攻边区,但因处处受掣肘无法施展,半年后弃职而退,邓宝珊复回榆主事。
7月7日,榆林各界2千多人在县城莲花池畔抗战阵亡将士纪念塔前举行公祭大会。
33年(1944)
3月,高双城等率军民在榆林城区植树造林,地方政府将七里沙一带林地称为“宝珊林”,城南五里墩一带林地称为“双成林”。
4月,国民党在榆林设立第一区各县地方行政干部联合训练所,专员傅云任所长,地址在文庙内。同月,榆林烟毒检查所正式成立。
5月,鱼河堡东等3乡镇,大雨连绵,冰雹交加,夏无收成。
34年(1945)
1月30日,高双成病逝,左世允(协中)继任二十二军军长。榆林士绅为高双成建立牌楼于米粮市顶,上书“廿载筹边”,“巩固国防”。7月,河东乡大雨成灾,榆溪河多处决口,政府派自卫队人员监修两岸河堤。
8月14日,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榆林军民召开盛大游行会庆祝。11月,临时参议会成立,白介徵当选议长。本年全县田赋带征各粮全部豁免。
35年(1946)
春,胡宗南令榆林军民扩建城外飞机场及城防工事。
8月上旬,榆林城内教员和政府公职人员300多人在王梦雄、高之有、高正等策动下聚集在老爷庙罢工,在县长萧履恭答应付职员薪米后复工。
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部队相继解放镇川、清泉、上盐湾、鱼河堡。镇川县及其县政府成立,辖6个行政区,36个行政乡,属陕甘宁边区领导。
10月15日,榆中、职中学生组成的运动队赴西安参赛。排球队以三比零战胜西安队,夺得全省排球冠军,足球亚军,手榴弹第一名。
12月,胡宗南部28旅1个团的兵力空运榆林驻防。这年,一贯道在榆林城乡蔓延,大肆活动。
36年(1947)
2月,镇川县在所属的6个区21个乡进行“土地改革运动”。同时开展扩兵,发展地方武装,共征招新兵856名。
是月,胡宗南乘专机飞抵榆林,在中山堂召集国民党军政人员进行反共讲话。又空运徐保1个团及旅部来榆。
3月13日,河西乡数百名农民因差徭浩繁来榆林城向国民党县政府请愿,县长萧履恭出面解劝,当日散去。
8月6日,彭德怀率主力7个旅45000兵力分三路围攻榆林。12日胡宗南的整编36师钟松兵团到达榆林城南沙河一带。解放军围城7天后,向南战略转移。14日,钟松率整编36师由榆林出发,尾随解放军南下,进占镇川一带。8月20日,西北野战军在沙家店歼灭钟松36师6000余人,相继收复镇川、鱼河等地。9月傅作义飞抵榆林部署守榆事宜。
10月27日,解放军二次围攻榆林,国民党由西安空运弹药的一架飞机被解放军击毁。11月1日,国民党86师258团由神木来榆增援,强行进城。11月8日,解放军抢挖地道,炸毁南城墙豁口。11月15日,马鸿逵派整编18师东进援榆,在元大滩被解放军伏击。16日解放军撤离。期间,邓宝珊率暂编17师由包头南下援榆,并调集粮食等军用物品向榆林运输。
11月,镇川县土改会议在高梁村召开,传达中共义合会议精神,随即土改扩大打击面,出现“左”的偏差。12月西北局书记习仲勋到镇川传达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米脂杨家沟召开的会议精神,开展对榆横地区土改中“左”的倾向的纠偏工作。
37年(1948)
春,董英等人撰写的《镇川堡工商业调查》报道了镇川堡土改工作,在陕甘宁边区《群众报》上发表,新华社同时播发了这一消息。镇川工商业土改成为指导全国土改的先进典型。
7月,解放榆横指挥所成立,所属镇川、横山、佳县3个独立营及响水游击队联合作战,出击本境昌大滩国民党22军补充营宗文耀部,打死打伤34人,俘虏30余人。
11月7日,中共西北局发布《关于接管榆林的决定》后,国民党83旅从榆林城空运至太原,马鸿逵保安二纵队撤回宁夏,专员米志忠潜逃,左协中兼任专员。12月,中共榆林地下党组织领导的和平促进会成立,组织社会各界人士进行游行示威,提出“反饥饿、反内战、反摊派军粮”等口号,并组织各界人士在给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的致敬电上签名等活动。
38年(1949)
2月,国民党22军军长左协中派代表到镇川等地多次与中共榆林工委谈判榆林驻军和平起义事宜。
4月1日,镇川县改置为榆林县。
4月初,中共榆林工委派罗明、田子亭来榆敦促国民党22军起义。下旬,左协中派以张之因(军参谋长)为首席代表的4人谈判代表团赴延安谈判。5月29日,举行正式会谈,双方签订榆林和平解放协定,决定6月1日为正式起义日。
6月1日,左协中领导的22军及地方行政机关起义,迎接解放军进城。榆林和平解放。
6月3日,榆林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了学校、报社、医院、银行、电讯局等单位。
6月5日,《榆林报》创刊发行。
6月18日,榆林各界约2万人举行“庆祝榆林和平解放大会”,曹力如、张达志、左协中讲了话。
6月26日,榆林专署拨粮400石,救济榆横新区贫苦人民。
6月27日,榆林军管会发布第三号布告,废除国民党陕西高等法院第二分院、榆林市地方法院及国民党政府之全部法律,成立榆林分区高等分庭和榆林人民法院。
6月间,设置榆林市,时本境设有榆林市、榆林县。
7月10日,毛主席、朱总司令复电左协中、张之因、张博学、黄镇威、高凌云、董正谊以示嘉勉。
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设榆林分区,榆林县、榆林市均隶属之。
9月,榆林市团工委正式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
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在北京举行,榆林城举行集会庆祝,首次装置高音嗽叭收播北京开国大典盛况。4—8日,榆林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在榆林市举行。
11月7日榆林市各界1万多人在城内小操场举行隆重的纪念苏联十月革命胜利32周年大会,宣布成立中苏友好协会榆林分会。
12月10日,榆林县在镇川堡召开各界代表大会,组建新工会。年底已建起25个基层工会。14日,榆林市农民代表会议召开,市农协会正式成立。29日,召开榆林市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
1950年
2月,政府给榆林市贷耕牛款1120万元 (旧币),解决春耕生产困难。
春,解放军在县境北部围剿国民党自卫队兵匪,先后俘获残匪百余人,活捉匪营长高云宪、副营长杜英,打死打伤匪众50多人。匪副团长马甫被公安机关捕获,在榆林枪决。境内得以安定。
4月,榆林军事管制委员会奉令撤销。5日,榆林各界3000余人集会公祭人民解放军在榆林战役中牺牲的烈士。
4月15日,榆林市并入榆林县,县政府由鱼河堡迁入榆林城。
5月1日,县政府决定榆林职业中学学习工厂和修械所(又名炮厂)合并,成立榆林毛纺织厂。
5月23日,榆林分区军法处组织临时法庭,公判处决反革命分子叶青元、刘斌成。
5月26日,榆林县召开首届农民代表大会,成立县农民协会,讨论新区土改。
5月31日,陕北防沙林业委员会在榆林成立。是月,常乐区有6个乡流行疟疾,760人发病。
6月14日,中苏友好协会榆林分会召集各机关、学校、部队、群众团体代表300多人,举行和平签名动员大会,掀起禁用原子武器、反对侵略战争的和平签名热潮。
7月,榆林县盐湾盐务局成立。1957年并入税务局。
10月秋,本县北部地区土地改革工作全面展开。
11月1日,榆林县召开第一届工商联合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工商联合会。13日政府发出禁止卖买罂粟壳,停止此项税收的指令。1951年
1月18日,榆林县成立临时法庭在县城召开万人公审大会,将反革命罪犯孙士英当庭宣布枪决。1月25日,榆林天主教会召开会议,通过扫除教内一切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不良分子和蒋美特务与间谍,在最短期间达到自治、自养、自传目的等内容的革新宣言。
2月15日,在县城中山堂举行1000多名农民参加的庆祝土改胜利大会,会上给毛泽东主席发了致敬电。
3月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全县开展。
4月2日,榆林基督教徒召开会议,500人签名通过与帝国主义断绝关系,实行自治、自立、自传等内容的革新宣言。23—27日在中山堂举行反一贯道展览会,榆林城75%的群众参观展览受教育。道首、道徒们纷纷到政府进行登记退道。
4月27日,在榆林城召开万人大会,将反革命分子连子和、马仲清、马仲山、粟春芳、李廷甫、万岳山等判处死刑。
5月1日,榆林城3万人集会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
5月31日,在榆林城大操场召开15000人参加的宣判大会,提解到会场的反革命分子共65人,当场处决了孙绍山等28名反革命分子,25人判处有期徒刑,12人宣布释放。是月,本县从兰州购回一台35千瓦交流发电机发电,始有交流供电。
6月27日,城东南寨峁梁炭窑发生火灾,持续7天,坑内爆炸声震动地面,房屋摇晃。
8月5日,中国人民赴朝鲜慰问团来榆慰问,先后作报告11场,听众达1万余人次。
8月23日,专区工农业劳动模范大会在榆林城召开,北岳庙村变工队队长李二奴评为甲等劳动模范。
9月16日,榆林党、政、军各界2万余人整队上街,欢迎中央人民政府北方老根据地访问团陕甘宁分团榆林访问组。
10月19日,本县召开首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11月26日,整党建党工作在县属各机关正式开展。同月,榆林邮政局与电信局合并,成立榆林邮电局。
1952年
1月5日,“三反”(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运动在全县开展。至年底共查出贪污款130277万元(旧人民币),34人受到党纪、政纪惩处。
5月27日,西北农业部赴陕北防沙造林勘察队一行39人来榆实地勘察。
9月15日,本县整党工作开展,至1953年4月10日结束。
同年,本县在抗美援朝捐献飞机大炮活动中,共捐款1.075亿元(旧人民币)有75045人参加反对美国武装日本的和平签名活动。
1953年
2月下旬,榆林城北岳庙李二奴农业生产合作社成立,全社13户,为本县最早建立的1个农业生产合作社。
3月,政务院林业部长梁希同苏联专家洛阔莫夫一行12人来榆林考察造林治沙,并在鱼河南沙推广苏联的“防沙板”挡沙技术。
4月,榆林县邮电局机务员吴育生改革小型发讯机,设计出遥控自动启闭器,报中央邮电部推广。
7月1日,本县进行第一次人口普查,全县共168701人。
9月23日,北岳庙农业生产合作社社会长李二奴参加中国人民第三批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
12月10日,全县开展粮食统购销工作,至1954年1月,计购粮78.65万公斤,占总余粮的71%。
1954年
3月16日,全县开展公债推销工作,至4月16日共认购公债6.045亿万元(旧币)。
3月22日,本县花园沟农业社被榆林专区命名为“千斤沟”,并在花园沟召开有9个县111个水地区的农业社长及部分县、区、乡干部参加的现场会议,与会人员发誓:“学习‘千斤沟’,赶上千斤沟,坚决改变水地区的低产面貌”。
5月13日,在城关区缝纫、铁、鞋3个行业中开展手工业改造试点工作。6月上旬这些试点均建立生产合作社(组)。
8月12日,榆惠渠和定惠渠之界的党岔、孙家园则等地移民发生冲突,党岔移民集体向政府请愿。
8月,连降暴雨。9月2日,白河、榆溪河洪水决堤,水至榆林西城墙数丈,淹毁城西数千亩农田,全城动员军民近万人抗洪4昼夜,终于战胜60年不遇罕见大洪水。
9月14日,榆林始实行棉布计划供应。
12月,大雪大寒最低气温降到零下32.7℃,大雪封地,牲畜缺草,死亡严重。到次年2月,冻饿死亡仅大牲畜达9270头。
1955年
3月1日,新人民币在榆林始发行流通。
6月11日,红石峡水库建成,最大蓄水量为1900万立方米。
7月1日,榆惠渠全程通水。
10月1日,草湾沟煤矿实行公私合营,为本县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
11月,榆林城内自来水管工程动工,次年6月开始供水。
12月,榆(林)扎(旗)、榆(林)定(边)公路建成通车。
本年8月至次年2月,陕北大旱,中央政府为本县调运救灾粮1000万公斤。
1956年
1—6月,全县实行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7月底全县完成改造。同时在农村建立初、高级农业生产合作。至年底全县办起初级社44个,高级社517个,入社农户28398户,占总农户94.04%。
10月5日,绥德专区并入榆林专区,驻地榆林。
12月统计,由于建社、转社时,对牲畜入社抵价太低或不折价,许多地方1头大牲畜卖1只鸡钱,驴驹甚至白送人或被抛弃荒野,造成仅6—12月全县死亡大牲畜1948头,羊3200只。
1957年
1月23日,陕北水上运动会在榆林莲花池举行。
2月11日,县委就县医院发生医疗事故作出处理决定,医生袁萍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郭启国、马世昌、王松年分别给予行政记大过、警告处分。
6月8日,中国科学院黄河中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队同苏联专家来榆进行治沙考察,撰写出《沙漠地区的综合调查研究报告》,并在牛家梁建立治沙综合试验站。
6月18日,县委发出指示开展整风运动。
8月12日,榆林电影院竣工。13日,镇川发生群众互相争抢戏剧团唱戏的群斗事件。本月旱灾日趋严重,县委成立抗旱备荒指挥部,指导全县抗旱备荒。
9月26日,县委常委会决定城乡干部每人每月供应粮28斤。10月2日,县委会决定:城镇居民10岁以上供应粮28斤;以下按年龄供应粮,分21斤、13斤、8斤三个等级供应;中学生一律供应粮为31斤;重体力工人供应粮分35、37、41斤三个等级供应,轻体力分28、30、32斤三个等级供应。
10月5日,县委决定:征购粮对余粮农业社按产量计85%征购,单干户按95%征购,地富户按100%征购。对单干户和地富户不论丰歉一律不免征。
10月16日,县委发出收集革命历史文物的通知,在全县开展历史文物的收集工作。
11月11日,全县开展整党、整风、整社运动,号召党员在整风运动中积极参加鸣放,进行大辩论。
11月17日,县委成立整编办公室,按总编制决定精减437名干部。
11月31日,榆林人民体育场主体工程竣工。
1958年
1月29日,榆林城举行1.2万人参加的“除四害”(苍蝇、蚊子、老鼠、麻雀)誓师大会,号召全城人民人人动手用两年时间实现榆林城无“四害”。
2月1日,实行政企合一,撤销专业公司。
4月,整建鸳鸯湖,首次培育鱼苗。
4月12日,本县下放346名干部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是月,全县掀起农田水利建设高潮。并在全县城乡开展大规模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6月结束。
6月8日,流水沟水电站建成发电。
6月24日,县计统科统计,全县1—6月大办各种“工厂”,扩建新建工矿企业389个,其中煤矿21个,食品加工厂4个,造纸厂4个,化学加工厂(沼气站)198个,饲料加工厂3个,沙炭肥厂32个,农具厂11个,水泥厂5个,纺织厂3个,手工艺厂3个,骨粉厂4个,发电厂(站)23个,冶金厂2个,金属加工厂4个,其它工厂72个。这些厂矿大部分有名无实,还有向上级报称正在筹办的各种“工厂”398个。
7月9日,中国民航公司派1架“安二”型农用飞机飞抵榆林城,下午各界万人举行盛大欢迎会。11日首次在榆林进行飞机播种沙蒿试验。
8月,撤区并乡,全县实现公社化。同月,省计划建设委员会野生植物调查组同本县商业局一行9人到县各农村进行野生植物普查,普查全县野生植物可作纤维利用有14种,药用37种,可作油料利用9种,淀粉利用4种。
9月,全县“大炼钢铁”开始,安崖、青云等地及榆林中学建起土炼铁高炉。县委、县人委动员农民、干部、学生组成上万人的“炼钢铁专业兵团”找铁矿、炼焦炭、昼夜轮班拉大风箱炼“铁”,提出:“大战2个月,实现大土炉800座,产铁1.5至2万吨的任务”。同时,在各地强行收集废钢旧铁1万多吨,当年耗资16余万元,劳力不计其数,炼出质量低劣的“铁”600吨、“钢”400多吨,群众称之炉渣钢铁。
9月下旬,全县有14个公社(镇)架通有线广播。
10月1日,榆林面粉厂建成投产。全长50公里的榆东渠建成通水。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榆林县人民要沙漠让路,河水听话,在沙漠里修成百里运河——榆东渠”的文章。
10月5日,林业部在榆林召开北方9省区绿化沙漠现场会,参观了本县飞播造林、榆东渠引水拉沙、海流滩的固沙造林。
10月12日,谢家坬东沙海子决溢,将井峁石湾36间房屋冲毁,9户人无家可归。
12月10日,横山县并入榆林县。1959年
2月14日,榆林县召开1169人参加的春季三级干部会议,传达贯彻省党代会精神,会议要求全县采取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整风方法,集中对右倾保守思想、强迫命令、弄虚作假广泛开展思想斗争,更加“大跃进”。
2月24日,榆林县人民公社首届社员代表大会在县电影院召开,正式成立人民公社县联社,选举产生了县联社管理委员会,其基层单位为乡(镇)人民公社,职能是管理联社范围内的一切工农业生产、财经贸易、文化教育、人民武装等事务,是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派生的一级政权机构,与县级政权并立,随后自行撤销。
3月27日,县委、县人委联合发出《关于制止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动员外流人员返回原籍。并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县1958年冬季以来已外流932人,其中150户全家外流,造成劳力大量外流的主要原因是“一平、二调、三收款”和一些干部强迫命令作风造成的。
3月30日召开1658人参加的县五级干部大会,会议要求纠正和克服人民公社中的平均主义、过分集中两种倾向和“一平、二调、三收款”的错误做法,进一步肯定了人民公社“一大、二公”的优越性。
3月30日,榆林火电厂建成发电。
5月,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来榆拍摄《沙漠追匪记》。
6月1日,西安至榆林开通飞机航班。3—6月底,全县18个公社先后遭风、霜冻、雨雹等自然灾害,加上人民公社化后一些地方错误地采取“一平、二调、三收款”的作法,农民的收入减少、生活普遍困难。6月全县32个公社不同程度发生因饥荒人口外流现象。这月全县共发放粮食200万公斤,贷款61万多元,救济款7万多元,调运稻、荞麦种子2万公斤,洋芋种子24.5万公斤,救济群众。
7月15日(农历)镇川石崖底悬空寺庙会,一船赶庙会群众在波无定河中沉没,淹死10多人。
9月1日,榆林县造纸厂正式投产,始造单面有光纸。本月,县地毯厂织成“和平颂”挂毯运往北京向建国十周年国庆献礼。
秋,全县强行推行“公共食堂”化。至1960年6月,全县办起公共食堂3192个,参加食堂吃份饭农户达45227户(含并入的横山县),占全县总农户的91.9%。食堂分的份饭多数人吃不饱,只得在家暗中另起炉灶,有些人怕把个人粮食拿去集体分吃,夜半偷着烧馍拍饼,结果半年吃尽全年口粮,不少地区出现因饥饿而造成的浮肿病、大头病。公共食堂,随后取消。
1960年
3月16日,榆林地区第一座电力抽水站——本县黄庄抽水站建成抽水。扬程10丈,可灌田3000余亩。
3月21日,在延安参加陕西省青年绿化黄土高原跃进大会的山西、河南、青海、新疆、甘肃、宁夏6省(区)代表团一行204名代表来榆,参观全国造林先进单位——牛家梁农场海流滩造林。
4月,由中央、省、地有关单位150人组成的沙漠改造利用考察队来榆林考察,制定出《榆林县沙漠改造利用规划方案(草案)》。
4—5月,本县许多地方发生群众饥饿浮肿。5月28日,县委书记刘咸珠向上级报告:榆林县牛家梁国营农场孟家湾作业站发生饿浮肿事件。此作业站共149户,有79户无存粮,25人先后浮肿,从3月起外流49人,其中9户全家外流。不久,该站负责人李元义受处分。6月5日,县委针对榆林城关、孟家湾等地发生饿浮情况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领导重视和妥善安排群众生活问题,杜绝类似严重情况发生。
5月15日,归德堡公社韦家楼生产队70人因吃有毒野菜中毒,经抢救脱险。
秋,《人民日报》发表魏钢焰的《巨人》长篇通讯,颂扬了本县马德、马桂才父子及杨增占、李生旺等人拉沙、造林修渠等治沙先进事迹。
10月,按编制对县级党政、事企业单位人员进行精减,下达应精减552名指标,本月实精减89名。
11月21日,召开2571人参加的县五级干部会议,会上学习讨论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12条指示信和省委25条补充规定,检查了本县“一平二调”的共产风和主观主义、官僚主义、特殊化等不良作风,并兑现平调款12万元,将县级单位占用生产队的112亩土地退还原生产队。
12月17—18日,本县天气突变,气温下降至零下20多度,县肉食经理部屠宰场活羊303只被冻死。
1961年
1月26日,县委发出《关于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安排意见》,至本年3月全县42名右派分子中有35人摘去右派分子帽子。
春,全县饥馑,物价暴涨,斗米价在百元以上,猪肉每斤10元,洋槐树花、羊秃梢叶、苦菜等野菜尽被群众争抢采食,群众饿浮肿、或因吃有毒野菜野草中毒的事时有发生。
3月15日,全县开始精减职工,压缩城镇非农业人口。至年底,先后精减干部和职工783人,完成精减计划的69.4%;压缩城镇人口下放农村3454人,超额完成计划的112%。
4月12日,县委召开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和省委“十条”补充规定工作会,并作出本县社队体制调整、“三包四固定”、工资分配等具体办法。到5月9日,将原21个人民公社(镇)分设56个公社(镇)(包括横山县),撤销管理区建置,将原368个生产大队划为577大队,农场未动。
7月29日,召开县社两级干部会议,会上总结大跃进以来本县各项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指出几年来县委的工作中“热多冷不足”,在农业和对待农民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失误,造成“人困、马乏、地薄、肥少”,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8月25日至9月2日,榆林城恢复一度停办的骡马大会,这次大会成交各种物资总额80多万元。
9月5日,榆林、横山县正式分设,镇川、清泉、上盐湾公社从米脂县仍划归榆林县辖。
10月,根据中共中央《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六十条),全县调整生产队规模,划小核算单位,实行“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粮食以“按劳分配加照顾,基本劳动日保基本口粮,基本口粮加奖励、人口劳力比例分配”四种分配形式。
11月下旬,全县农村结合调整生产队规模,划小核算单位,建立健全生产队经营管理制度,并开展整社、整党工作。至1962年2月结束先后撤换生产队干349人,党内受处分34人,开除党籍6人。
本年,县水泥厂等徒有虚名的小厂大部分倒闭撤销。农村集市贸易相继恢复,粮食自由市场开放。
1962年
春夏,亢旱成灾,物价飞涨,群众生活极度困难,野菜野草尽被采食。允许社员、干部垦种“十边地”(村边、屋边、路边等零星荒地)。
3月上旬,县召开“三干”会总结“大跃进”以来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认真进行自我批评,纠正“共产风”。
4月4日,县委成立减少城镇人口和精减职工领导小组。至7月全县精减干部和职工880人,动员城镇闲散人员及干部职工家属返乡1211人。
4月上旬,榆林城赌风愈演愈烈,许多干部参予赌博。县监委会同公安部门组成以监委书记刘进玉为组长的查赌工作组,打击赌博活动。在县城凌霄塔下火药厂一次抓赌上百人,其中干部40多人。6月30日,县法院召开干部、群众大会,公开审理干部参予赌博案件,对白丕元、朱聿治等4名干部赌头依法查办。
秋,各学校放长假,县委号召学生返乡挖菜根、野菜,收草籽度饥荒。
10月18日,全县反商品“走后门”运动结束,历时10个月,先后在县186个单位1888名职工、干部中分批进行,揭露出1961年以来“走后门”等问题9304件,涉及1117人,占参加运动总人数的59.2%,其中问题严重的11人受到严肃处理。
冬,全县农村进行以大刹“单干风”为内容的整社、整党工作,先后整顿生产大队343个,党支部212个,分别占全县总数的75%、54.6%。
1963年
2月15日,县人委发出《关于开展打击投机倒把分子为中心的偷税查补工作通知》,加强对集市贸易的管理。
4月,全县开展学习雷锋活动。
7月,县鱼种场首次鲤鱼卵化试验成功。
8月12日,县委作出《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安排意见》(“四清”运动)。本月下旬首先在色草湾大队进行“四清”运动试点。
10月18日,年产5万吨煤炭的县金刚寺机械化矿井建成投产。
本年,马合、牛家梁、鱼河、南郊农场及所辖生产大队收归榆林地区农管局管辖。
1964年
1月27日,陕北冰上运动会在榆林城举行。
3月4日,全县350多名社队干部到青云公社叶家沟参观学习该大队治山治水先进经验。
4月13日,县委贯彻中共榆林地委《关于取缔白云山庙会组织的指示》,作出破除迷信、取缔庙会组织、逐步缩小和禁止庙会活动、成立庙产管理委员会等决定。此后至80年初,全县各庙会活动停止。
5月16日,本县第二次人口普查工作开展,以7月1日零时为准,全县总人口206470人。
8月,连降暴雨,榆溪河两岸3500亩农田被淹,全县133条道路、2座水库被洪水冲毁,288间房屋倒塌。
10月8日,将全县31个公社合并为22个。
冬,上盐湾公社5个生产大队进行“四清”运动,两次召开有3个公社群众参加的万人批判大会,先后逮捕上盐湾公社书记、社长等6人。
1965年
1月11日,县贫下中农协会成立。
1月,内蒙乌审旗黄陶鲁盖公社,因1959、1964年本县河口水库水位两次升高,致使该公社先后93间民房受损、2100余株树木、6.5亩耕地、4.5万公斤青草淹没而申诉于华北局。5月,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联合组成工作组,进行调查处理。联合工作组本着有利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生产的原则,以互谅互让的精神,经过多次协商,于6月10日,陕西省与内蒙古自治区签定了解决河口水库淹没内蒙古黄陶鲁盖公社耕地、牧场问题协议书。规定:由榆林专署负责一次性向乌审旗人委付清补偿费5.27万元,并议定增修溢洪道、水库管理等项协议。
春、夏持续干旱200多天,河水断流,水井枯竭,政府动员学生、干部、工人下乡抗旱。
9月21日,省、地抽集干部1600名、农村积极分子1000多名、大专院校师生1000多名,组成社教工作团进驻本县15个公社(镇)、2个国营农场(人口共12.8万多人,占全县人口的91.63%)进行“四清”运动。本县“四清”运动原计划年底结束,但后因进行“民主革命补课”运动,到1966年3月才结束。共清除不纯分子207人,夺回被“走资派”把持的136个单位的领导权,查出漏划地、富221户,漏网反革命分子66人,落实专政对象938人。
本年灾情严重,从9月—196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派出8个省区的汽车队给榆林运送救济物资。
1966年
1月23日,在巴拉素公社用锅锥式打井机打成本县第一眼大机井。
4月下旬,第三期“四清”运动在榆林城及部分农村开展,原计划10月份结束,因“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展,中途停止。
5月18日,榆林城召开4000多人参加的声讨邓拓“反党罪行”大会,“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
6月2日,部分工人和干部联名在钟楼贴出“向县人委黑店开火”的大字报,此为本县城内“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第一张大字报。
7月11日,在县城召开“榆林县文化大革命中、小学教师集训会”,中小学教师、贫下中农和学生代表788人参加,历时108天。“集训会”期间,113名教师被批斗,4人被迫害致死。
8月23日,榆林城区2万人集会,庆祝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闭幕。会上榆中、榆师、农校、榆林县一中300余名学生戴上“红卫兵”袖章,宣布本县红卫兵组织成立。
9月,各学校的“红卫兵”走向社会,大破封、资、修,大清“四旧”,被视为“四旧”的房屋瓦兽被毁所剩无几。
10月,城内大街小巷更名,如万佛楼改称文革楼、新楼巷改称红旗巷等。是月,部分中学师生以红卫兵名义外出“串联”,并强行向县委“借”钱、粮票、汽车等。
12月,机关、厂矿、市民亦相继建立各自的“造反”组织。县委、县人委陷于瘫痪。
1967年
1月,《榆林报》改名《红色要闻》,全载中央统发新闻。该报于1968年4月3日恢复《榆林报》名称。
1月24日,群众造反组织宣布夺了地委、专署党、政、财、文大权。
3月初,县人武部组成生产办公室,代替党政机关处理生产和行政事务。
3月12日,地区公、检、法被公安处革命委员会(简称“公革会”)所取代。
3月19日,本县工人联合组织的“红色职工造反司令部”和以机关联合组织的“红旗造反司令部”发表了联合通告,自此形成了一派大型的群众组织简称“二红”。4月,本县以学生组织的“红卫兵造反司令部”,以工人组织的“工交造反司令部”;以机关职工组织的“机关革命造反司令部”;以城关镇市民组织的“居民革命造反司令部”,以城关镇农民组织的“农民革命造反司令部”,这5个组织被称为“红工机”。至此,形成两大派群众组织。
5月12日,“红工机”开始围攻“公革会”,进行质询,宣称否认该组织。自此,公检法处于瘫痪状态。
6月,“红工机”组织数千人在钟楼前静坐、绝食,要求“公革会”为在3月被拘捕的本派人员高峰等人平反。“二红”也组织部分群众在新明楼前静坐。7月4日,静坐结束。
7月9日,在城东北角处首次发生群众武斗。
7月21日,城内地区招待所等处发生群众武斗,伤数十人。
8月24日,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兰州部队党委下达“关于榆林问题的指示”。
9月1日,陕西省军区发表支持“红工机”的“九一”声明。9月10日,派8134部队两个武装连护送被“二红”打跑到北京、西安等地上告的“红工机”群众返榆,并驻榆“支左”。此后,武斗升级,不断发生抢枪事件。11月1日,“红工机”攻下“二红”的重要据点榆林汽车站,打死3人。11月9日,又攻下“二红总部”驻地——地委大院(今行署大院),双方死亡6人,“二红”被迫退守佳县通镇。
1968年
1月10日,以榆林“红工机”、米脂“101”、绥德“10大指挥部”等造反组织为主,以护送佳县“东方红”战友回佳县搞大联合为名,出动2000余人对佳县城围攻18昼夜,并动用土坦克、土火箭、大炮,炸毁车站,洗劫了该县医院。战斗中双方死亡30多人。佳县城未打下,农历腊月底“红工机”武斗人员撤回榆林。
3月7日,负责筹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的赵正光在三岔湾被“二红”(陕北联合大队)郝志强、杜有亮等人拦截带到佳县城内,要求赵正光出面促成两派大联合等。因意见不一,赵被困在佳县城内达半年之久。
3月11日,本县革命委员会成立。15日,城关农业第五、第十大队等群众代表要求县革委会复查“四清”运动中所定成份。
4月29日,因传闻赵正光在佳县被打,“红工机救赵联络站”在县体育场召开万余人参加的“拼刺刀批判大会”,将成普、刘凤山、惠巨才等28人揪到台上批斗、游街、毒打。
6月5日,本县“红工机”600多人参加“榆林专区革命委员会民兵联防指挥部”并到佳县城参加武斗。6月29日晚,住佳县城内“二红”(时称陕北联合大队)派出300余人出城偷袭榆林县“红工机”武卫营,不料反遭包围,酿成鲍家坬惨案,这次武斗仅“陕北联合大队一方死60多人,其中“被俘”后打死近30人。中央“七·三”、“七·二四”布告发表后,8月31日,地革委决定撤销联防组织。9月3日,8134部队“支左”部队两个排驻佳县城外,9月10日,各县“联防”民兵全部撤离佳县,至此本县“武卫营”缴械解散,武斗停止。
夏,本县干部尤德在钟楼(时称东方红楼)演讲:“解放后十几年农民的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等言论,被当作现行反革命分子揪出公捕关押6年之久,1980年给其平反。
8月30日,县革命委员会派6支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榆中、榆师、农校、县一中、三完小、人民医院(县医院)、榆林文工团等8个单位,开展“斗、批、改”工作。
9月11日,榆林城军民举行万人集会,庆祝榆林全地区各县革命委会成立的“一片红”。
秋,境内掀起“三忠于、四热爱”狂潮,各机关事企业单位、商店及城乡家家户户的门窗玻璃、墙壁等到处喷涂红油漆毛泽东像和“忠字图”,各单位上下班和一些生产队早出工晚收工都要跳“忠”字舞,站在毛泽东像前背诵毛泽东语录,或向“毛主席”早请示晚汇报。
10月8日,榆林地、县革委会开展刹“四清”翻案风,查处焚烧“四清”档案等事件。
10月14日,贯彻落实中央“七·三”、“七·二四”布告精神,县革命委员会抽调干部500多名,配合200多名工人、贫下中农和解放军战士组成157个“工宣队”下到工厂、学校、街道、农村进行宣传和收集枪支弹药。全县先后收回各种枪支929支,炮15门,子弹196000多发,手榴弹5800枚。
10月20日,省工宣队赴京代表团带毛主席送给北京工宣队的珍品——芒果来榆,全城军民5000余人夹道欢迎。
10月,全县1966、1967、1968届高、初中学生一齐毕业,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11月30日,榆林城各界群众敲锣打鼓上街欢送本县首批280名城市户口高初中“老三届”毕业生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冬,清理阶级队伍和整党建党运动在城乡开展,各种名目的学习班、批斗会随处可见,随之开展了深挖由原专署干部呼静海等人蓄意制造的“杨(在清)、刘(咸珠)反革命集团”假案,造成8人死亡,16人致残,牵连干部721人。
1969年
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农建十四师所属牛家梁、马合、鱼河农场辖地正式划归本县,改置为公社。本月7日,县造纸厂用麦秸、蒲草造成白色有光纸。
2月25日,县革委会召开全县社、大队、生产队共220多名干部参加的“全面落实毛主席最新指示,掀起‘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新高潮”动员大会,提出实现二年自足、三年有余、五年彻底改变榆林县农业落后面貌的规划。
3月6日,地、县革委会召开1万多人参加的“彻底揭开旧专署、县委、旧公检法阶级斗争盖子,深挖‘杨(在清)、刘(咸珠)三条反革命黑线’誓师大会”。
3月11日,地、县革委会在钟楼(东方红楼)前举行庆祝毛主席巨幅画像落成典礼大会。
6月7日,县革委会召开数千人大会传达贯彻“九大”精神,声讨苏联在中国边境制造流血事件的罪行。
8月25日,全区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在榆林城召开。
9月16日,榆林县农业学大寨誓师大会在县城举行,参加大会的县、社、生产大队干部共710多人,历时6天。
9月19日,县革委会发出《关于立即动员城镇居民下乡落户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通知》,要求第一批下农村1595户6300人,占城镇居民人口的22.5%。结果至1970年全县仅有400户城镇居民被迁到农村落户(1978年后落实政策这批农村落户城镇居民又陆续返回)。
1970年
1月,全县开展“一打三反”(打击反革命,反贪污盗窃、投机倒把、铺张浪费)运动。
2月18日,在榆林城处决“现行反革命分子”胡建军及其他杀人犯共5人(80年代初胡建军案予以平反)。
6月30日,榆林年产3000千吨合成氨的氮肥厂建成试产,9月正式投产。
8月23日,青云炼铁厂炼出第一炉铁,地、县革委会等单位发贺信庆贺。本月,县制药厂建成投产,开创本县西药片剂、针剂生产的历史。
10月26日,举行毛泽东给延安人民复电发表21周年纪念大会。会后全县有60%的劳力投入农田基本建设。
是年,提出“上初中不出大队,上高中不出公社”的口号,盲目大办中学,各公社均建起“带帽中学”。
同年,镇川军用飞机场开始兴建。
1971年
春,全县掀起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高潮,同时开展学习吴堡县农田基建先进经验。
5月,开展“批陈(伯达)整风”, 学习运动,大办各类学马列、毛泽东思想的学习班。
8月27日,本县开展以清查“文化大革命”中发生的重大事件为内容的“三批一清”运动。
8月28日,举行榆高渠延长工程动工誓师大会,会后全县动员各单位组成5000多人的民工、民兵队伍投入修渠工程,次年8月15日全干渠建成通水。
10月,分批向全县党员传达中央关于林彪叛国出逃事件的文件。本月,陕西省农业学大寨工作会议在榆林召开,各地参加会议人员来榆当天,即10日,县委动员全榆林城各厂矿企事业单位职工和学校学生等约5000多人手持铁锨,打着红旗到刘官寨至县城公路两边地头大造农田基建的“劳动”声势。
本年夏,全县统一“社会主义大集日”,规定10天一集,以此控制赶集人数,以免影响农业学大寨。同年冬,全榆林城人民开始打防空洞,建设“战斗城”,并将榆林城、镇川的“地富反坏右”居民疏散到本县偏僻山区或清涧、子洲等地。
1972年
春,全县各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组织人员战备“拉练”或到榆高渠修渠。
5月1日,榆林城南郊三级抽水工程建成抽水。
7月,榆溪河胜天大桥动工,1974年建成。
8月,搞大会战始修榆林西沙渠,治理西沙区。
本年,全县遭严重旱灾,人口大量外流或讨饭,一些地方发生人饿浮肿。
1973年
2月10日,县委、县革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县、公社、大队、生产队1500名干部参加,会议围绕“昔阳能办到,我们为什么办不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表彰奖励了26个农业学大寨先进单位。
春,本县北部滩地区开展园田林网化建设,芹河公社蟒坑大队园田林网建设被树为样板红旗。同时全县大规模扩大沙杂十五号洋芋及红薯、杂交玉米、高粱种植。
9月29日,榆林城数千名民兵举行纪念毛主席发出“大办民兵师”指示十五周年大会,并武装上街游行。
10月6日,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在陕西省委书记霍士廉的陪同下,到榆林检查指导工作,参观了芹河公社蟒坑大队、鱼河公社的新农村,出席榆林地区贫农、下中农第一次代表大会并讲了话。
本年,全县大兴新农村建设,大办柳编、蒲编及玉米棒皮编织业,产品主要供出口,经济效益可观。全县粮食丰收,产量达5799万公斤,首次自给自余。12月间,新华社播发了:榆林地区农民摔掉吃返销粮帽子的消息。
1974年
3月,县委召开“批林批孔”大会,并先后举办多次骨干学习班,648人参加。
4月上旬,县委组织县、社、队三级干部500余人赴山西昔阳县和大寨参观。
4月,以插队知识青年和农村姑娘组成的“长城姑娘治沙连”在补浪河公社成立。
5月,城内文庙、凯歌楼文物古建筑被拆除。
6月29日,东风煤矿井下与废旧煤窑掏通,出大水,淹没矿井,死2人。
1975年
春,县委、革委会动员全县评《水浒》,批宋江,开展“评法批儒”运动,相继成立近千个“理论”小组。
5月,青泉公社石窑坪村开挖水渠发生塌方,死8人。
8月15日,牛家梁谢家坬大队新修的一排“新农村”15孔砖窑全部塌毁,死2人。
12月,全县推广“小靳庄经验”,农村大办“政治夜校”,进行基本路线教育。
本年,全县大割“资本主义尾巴”,社员饲养的羊只被收归队有,不少家庭喂养的母鸡被杀,个人所有树木收归集体所有,一些地方甚至将房前屋后所种的庄稼苗统统拔掉。
1976年
1月,本县被列为3年要建成的大寨县。地、县抽调1200多名干部组成200多个农业学大寨工作队分赴各公社生产队搞第一批社会主义基本路线教育。并于1—11日在县城召开1200多人参加的全县农业学大寨群英会,讨论3年内建成“大寨县”和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问题。
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309”医院医疗队一行39人来榆在城乡巡回治病。
3月,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批邓”运动。
4月7日,县委召集干部、职工2000多人收听中央广播电台播出的中共中央两个决议和4月5日吴德在天安门广场发表的广播讲话。
6月中旬,县城召开学习“小靳庄经验”交流会,牛家梁公社谢家坬、上盐湾公社党街则等生产队介绍了他们学习小靳庄所办“十件新事”经验。
9月11日,县城设置毛泽东主席吊唁厅,举行群众吊唁活动。18日,县城干部、学生、工人等3万多群众集会,哀悼毛泽东逝世,收听北京追悼会实况播音,各公社亦同时召开追悼会。
9月,地、县广播部门技术人员在榆林城东山、镇北台等地试测电视信号,可收到模糊图象,每次试测都引来上千人围观。10月5日在西沙大墩梁架起15米高天线,第一次用黑白电视机收到较清晰中央电视台节目,前来观看电视者达400多人。次年1月27日,该电视差转台试播,榆林城内可收到黑白电视节目。
10月22日,县委组织2万多人游行集会,庆祝粉碎“四人帮”的胜利。
本年冬,封冻土深达1.48米。
1977年
1月8日,县城召开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一周年大会。
4月16日,在鱼河农场召开水稻“卷秧育苗”现场会,全县9个种植水稻的公社农技员、社队干部等共32人到会参观学习。
5月30日,中共榆林地委和榆林县委在具体育场举行传达贯彻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动员大会,地、县工矿企业职工和机关干部共3700多人参加大会。
6月5日,召开工业学大庆,普及大庆式企业誓师大会。
7月,高考制度恢复,260多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大专院校或中专,中小学也逐步恢复考试制度。
8月1日晚至2日晨,本县与神木、内蒙交界地带降特大暴雨,后测算降雨中心降水达1050毫米,中央有关部门认定为国内外历史罕见,超过万年一遇。
8月,陕北民歌演唱会在榆林城举行,全区各县200余名民间歌手参加演出。
9月13日,晋陕黄河天桥电站始向榆林供电。
12月13日,召开有100多人参加的县科技工作会议,历时3天,会议传达了省、地科技工作会议精神,讨论修改了本县1978—1985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本年,鱼河农民技术员鱼功耀引进卷秧水稻并获得成功,亩产达千斤,增产5倍,此举使榆林等地水稻种植面积猛增。
1978年
1月20日,县委作出《关于命名刘官寨公社西沟大队和余兴庄公社石庄大队为大寨式大队的决定》,号召全县开展向这两个大队学习运动。
4月27日,县委发出《关于全部摘掉右派分子帽子的通知》,并成立领导小组开展为“摘帽右派分子”落实政策工作。
6月30日,青云公社崔家畔大队从县肉联厂购回病毒熟猪头肉(未摘除甲状腺的熟猪头肉)520斤,造成423人食肉中毒,严重者98人,经抢救治疗脱险。
7月10日,全国治沙造林训练班在榆林举行,“三北”(东北、华北、西北)125个县、市、旗派员参加,并到谢家坬、红山、榆卜界等地参观治沙造林。
8月10日,召开县财贸学大庆会议,贯彻全国财贸“双学”会议精神,讨论如何提高全县财贸工作水平等问题,并对35个先进集体、65名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8月20日,全县降大暴雨,洪水冲毁水库8座、池塘7座、地坝351座、滚水等坝15座、箍洞4800米、护堤7500米、渠道设施4处、房屋1370间,榆高渠被冲决10多处,造成粮食减产3000万斤。同月,长城姑娘治沙连荣获全国“新长征突击队”称号。
9月26日,县委作出《进一步贯彻中央37号文件减轻农民不合理负担的几点意见》,要求各级党组织对于无偿平调、摊派、截留和克扣农民的钱、粮、物、工坚决退赔兑现,真正做到取信于民。
10月18日,北京京剧团演出队来榆林老区慰问演出,在县城中山堂演出《白蛇传》等传统历史折子戏。此为市内自1965年来首次上演古装戏。
10月下旬,全县开展揭、批、查运动,历时3个多月,先后清查“文革”中严重打砸抢事件及冤假错案12起,清查主要策划、参与者共42人,其中33人说清楚自己的问题后予以解脱,其余隔离专案审查;先后清理各级领导机构中的“闹派”人物(指“文革”中造反起家的人)18人;对“文革”期间“杨刘反革命潜伏特务集团”、“小壕兔公社国共党”等冤假错案进行彻底平反。
1979年
2月,全县各集市贸易市场全部开放。
3月,县委决定风沙草滩地区11个公社给每户社员划拨5~10亩荒沙地让社员造林种草(地权属国有或集体所有,林草归社员),当月7个公社给社员划拨荒沙地共1.6万亩。
4月18日,召开全县动员大会,决定在全县开展向中越自卫还击战英雄学习的活动。
7月18日,恢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榆林县委员会。
8月7日,本县北部降大暴雨,部分公社遭水灾。
8月26日,榆林南郊变电站至马合公社变电站电力线路建成输电。
9月19日,在共青团中央召开的全国新长征突击手命名表彰大会上,补浪河公社长城姑娘治沙连被命名为全国十面新长征突击队红旗之一。
10月初,县城召开3000多人参加的计划生育奖励大会,对8对终身只生一个孩子的夫妇和31对生两个孩子做了绝育手术的夫妇进行表彰奖励。
11—12月,县委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对1957年反右运动中定为“右派分子”的人重新审查,先后给34人平反,有的重新安置工作;经群众评议摘掉戴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帽子”的共1077人,不再称“四类分子”,并将下放农村劳动的人员迁回城镇安置。
12月21日榆林剧院建成并举行落成典礼。
同年拆迁榆林城二街民宅1200多间,始修建二街水泥街道(后称新建路)。
1980年
1月4日,县委作出《进一步落实党在农村各项经济政策的若干具体规定》,主要内容有落实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稳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尊重生产队的自主权,进一步活跃农村集市贸易等。
3月,本县第三次普选工作开展,为期3个月,10多万选民先后参加选举,选出县人民代表365名。
7月,首次在大河塌公社半固定沙区进行牧草飞播试验,并获成功,一次飞播沙打旺、草木栖1万余亩。本月13日,驻榆某部奉命撤离镇北台防区,红石峡、镇北台等名胜古迹重新开放游览。
8月20—2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来榆视察,在党员干部会上提出榆林地区到1985年实现“一、九、八、五”奋斗目标,即每户1头大家畜,人均9亩林苗、800斤粮、5只羊,并题词“种草种树,发展畜牧、改造河山、治穷致富”。
10月23—30日,由榆林地、县联合举办的榆林地区首次物资交流大会在榆林城举行,参加交流会的有全区各县商业、轻工、供销系统和应邀参加的内蒙、宁夏、山西、河南、河北、西安等地工商企业共80多家,交流贸易商品1万多种,签订购销合同258份,成交额180余万元。参加物资交流会的各界群众达6万多人。
1981年
1月11日,本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选举产生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县长、副县长,设县人大常委会机构和县人民政府。
春,在本境长城以北沙区推广种植春小麦。
4月,绥德吉镇少女郑翔玲的人体特异功能引起社会各方重视,该女子来榆表演透视功能,能用人体的每个部位认字。
5月25日,民航兰州管理局派飞机来榆灭虫护林。
7月19日,榆林最大的百货商店——榆林百货大楼开业,大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
是月,县北部沙区湖泊发现一只河蚌,内生32颗珍珠。
8月,在水掌泉(榆阳泉)兴建城区补充水源工程。
秋,马合乡打拉石村周家梁出土一枚陶印,正面铭刻篆文“夏州都督府之印”,背面有“银州之印”字样。
本年入秋,由于邻县推行了农业生产责任制,而本县迟迟不能推行,许多生产队社员持观望态度,生产无人管。
1982年
2月,全县农村推行包产到户生产责任制。是月,县政府发布了《加强水利水保工程管理通知》,县人大常委颁发了《林木草原管理试行条例》。
3月2日,全县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县城有1万多人在街头巷道打扫环境卫生。
3月13日,中共榆林地委发出通报,严肃处理了违法迁转户口案件,对本县公安民警冯治发等3人开除党籍,依法逮捕。
4月21日,陕西省地质8队的6台4000米岩芯钻机分别在红石桥、巴拉素、孟家湾、牛家梁、岔河则5个公社开钻,勘探煤田地质状况。
5月5日,本县遭受大风袭击。风速25米/秒,相当九~十级大风,并有霜冻。
7月1日,以零时为准开始第三次人口普查。全县总人口292207人。
本月金鸡滩公社奶粉厂生产的“金鸡”牌奶粉投放市场试销。
8月1日,本县鱼河公社房家沟大队社员房子忠进小煤窑寻工具,被一氧化碳窒息,先后进去7人,均中毒倒在窑内。本村26岁青年民兵高子有,舍身忘死,以惊人的毅力连续8次冲进煤窑救出7人。
9月27日,全县遭受严重霜冻,气温降到-2.4℃,地温降到-2.1℃,受灾面积近20万亩,粮食减产500万公斤。
10月,本县图书馆被评为全国少年儿童课外阅读先进集体,受到文化部表彰奖励。
12月6日,县首次农村劳动致富先进代表大会召开,历时4天,与会代表240多名。大会号召开展劳动致富大竞赛,在全县农村形成一个人人想富、争富、脚踏实地致富的热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