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代,天灾人祸频繁,苛捐杂税沉重,境内绝大多数的农民和城镇平民,长期过着吞糠咽菜极度艰难的生活。遇严重天灾人祸和疫病流行,贫苦人家背井离乡,卖儿卖女,“走西口”到三边、内蒙,或“下南路”到延安一带逃荒。《榆林县乡士志》载:光绪三年(1877)县内“四乡荒疫交作,饥病而死者十有六、七焉;庚子(1900年)以后连旱三年,士忧悬磬,农叹辍耕,工商皆苦于停业,虽经地方官绅设法赈济,民赖以生,而转徙宁夏一带者约有千余”。民国21年(1932)《陕北社会一瞥》文载:“陕北人民生活状况,极为简单,大半以糜谷为主,终年不见肉食者甚多。……自十七年(1928)后,连年灾患几未止息。十七八年之奇旱以外,有匪灾、风灾、霜灾、雹灾、鼠灾、鼠疫相继发现于各地,人民死亡流离者甚多”。1946年2月12日《陕北日报》载:榆林县参议会副议长王军余呈报县情说,去年所出负担“军粮损失六千多万元,油炭马乾费三千多万元,运输费一千多万元”,“田赋(粮食)三万多市石,公粮八千余石”;人民“每日皆以糠秕苦菜充饥,乡间十岁的幼女和小孩,因为没有裤子穿,多闭门不出户外”。少数官绅富户人家生活水平很高。民国34年《延绥揽胜》记载:榆林城“富者白面、羊肉为平日家常便饭,通常宴客均做‘十三件’时菜,酒食征逐,靡风日盛。……其住宅率以砖瓦白灰建筑,庭堂厢房,门楼照壁,罗列峥嵘”。1947年国民党胡宗南部队进犯陕甘宁边区,大肆烧杀掳掠。据1948年6月《镇川县生产救灾报告》载:“1947年8月胡匪窜抵本县仅在镇川、盐湾31个行政村抢劫杀吃羊3132只、鸡5471只、猪80头、骡马、驴206头,抢小米151石,糟蹋青苗、拆烧门窗无数。加之上年(1947)秋早冻,造成本县大饥荒,至6月10日(1948年)不完全统计仅17个乡有6475户14191人外出逃荒,未逃走受饿群众以荞麦花、瓜蔓、洋芋皮、糠秕充饥,受饿者38621人,占现有人数的66.4%,其中饿肿2354人;已饿病死1767人”。当时县人民政府一方面动员部分农民到延安等地安家落户,开荒度灾,一方面从山西等地调入救灾粮接济农民,并将土改斗争地主所得粮食1090.9石,以及银元4182枚、大小元宝45个、大烟803两、金银首饰524两换公粮274.1石全部救济灾民度饥荒。境内北部地区流传:“生在沙区种滩地,旱涝无收活受罪,炕上没席没铺盖,受苦人常年吃糠菜,老羊皮袄白日穿来黑夜盖,六月天还要翻穿皮袄毛朝外”的民谣,正是旧时本市广大贫苦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发展生产和经济恢复,人民生活有所提高。1952年全市农户平均购买力25.56元,到1956年增为29.87元,农村居民年人均收入66.3元比1949年增加30%,比1952年增加12%,一般农户有储备粮,黄米干饭、软糜子窝窝是家常便饭,很少吃糠和野菜。1954年起,国家实行粮油、棉布统销,粮食部门按月以平价供应干部、工人、市民基本口粮,商业部门按年发给定量棉花票、布票,这些城镇居民可维持一般生活水平,在灾荒年的生活较农民稳定。这时期城镇居民少,洋芋、蔬菜、鸡蛋、羊肉等农副产品价格较低,洋芋1公斤5分,1元可买20多个鸡蛋,人口少的家庭生活水平较高,基本不吃粗粮,吃肉、蛋较多。
1958—1960年“大跃进”期间,浮夸风严重,征购高指标,生产队所留口粮普遍不足。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刮“共产风”,队队办食堂,强令农民集体吃饭。品种单调,又造成浪费,食堂越办越糟,群众吃不饱,怨声载道。由于工作指导上“左”的错误和1959—1962年连年遭灾,农民年人均口粮75~100公斤。这期间国家处于严重困难时期,物资供应紧张,城镇居民粮食供应量降低,物价上涨很快,特别是蔬菜、副食价格成倍上涨,1962年普通干部一月工资仅能买50多公斤洋芋。城乡群众吃糠秕、野菜、苜蓿、洋槐花充饥。1960年春,孟家湾、金鸡滩、榆林城关镇等地有不少人饿浮肿。1963年后,通过国民经济调整,情况有所好转。1965年酷旱,全市饥饿,政府调拨救济粮106.5万公斤,救济款61.3万元,并从外地调运薯干、麦麸350万公斤救急。1966年年景较好,群众生活略有提高。
70年代,本市大兴农田水利建设,重视科学种田,推广“两杂两薯”,加上大多年份未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粮食逐年增产。1973年后本市农民初步告别饥饿窘境,由过去“糠菜半年粮”变为“洋芋、红薯半年粮”。结束了长期吃返销粮、靠救济的状况。由于单一强调“以粮为纲”,农村副业少,农副产品价格低,农民花钱仍很困难,住宅、家具、衣着无明显改善。1972年全市农民人均分配粮食111.5公斤、现金35元,1978年人均分配粮食202公斤、现金56元。1972年除为少数职工增加工资,至1977年大多数职工工资长期冻结,月均工资38元,10余年未变。单职工、人口多的城镇居民家庭只能以粗粮、酸菜、洋芋维持生活,同60年代一样每年秋仍大量腌酸白菜、储萝卜洋芋。但职工有一定福利待遇,享受公费医疗或劳保待遇,政府安排城镇居民当临时工,总体生活水平比农民好一些。
1980年农民平均收入102.5元,人均年消费粮食239公斤,肉6.3公斤,食油2.4公斤,用布1.4丈。1982年本市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后,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生产发展,农民的粮食储备越来越多,花钱也逐步宽裕。1983年农民平均收入增为225.1元,人均年消费粮食243公斤、食油3.2公斤、布1.6丈。到80年代末,多数农户由过去吃粗、穿烂、住陋、用简向吃好、穿新、住适、用佳转化,由自给性消费向商品性消费转化。很多农家将所产小米、豆类变卖调剂吃白面、大米,肉食消耗量增大,多数农户建新窑房,置新家具。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基本普及,电视机、洗衣机、毛毯等进入中等农家。多数农户拥有3孔以上新居,多达7—10孔,1993年人均住房面积达16.45平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楼板房面积3.61平方米。农村青年同城市青年一样追求新款服饰,打扮入时。198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77.7元,1990年人均纯收入425元,比1985年增长12.5%。199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621.8元,较上年增长15.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2%。
1980年本市城镇全民单位职工19601人,人均年工资703.9元;城镇集体单位职工4532人,人均年工资733.8元;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粮食167公斤、肉7.8公斤、食油3.6公斤、糖0.6公斤,布(包括化纤布)1.62丈。1981—1989年,给干部工人普遍多次调升工资,奖金、福利待遇普遍提高。1989年,市内全民单位职工34454人、人均年工资1552元,城镇集体单位职工7142人、人均年工资1203元,比1980年人均年工资分别提高848元、469.2元。这期间,国家实行平价供应城镇居民基本口粮,除去其他物价上涨因素,城镇居民生活有很大提高。1983年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额192元,年消费粮食155公斤、肉8.8公斤、食油4.2公斤、食糖1.2公斤、布1.8丈,1989年人均消费额为342元。人们食物以大米、白面、新鲜蔬菜为主,油、肉、蛋、奶、水果消费增加,追求低脂肪、高蛋白、多种营养食品及优质饮料。衣着消费品由单一、低档逐步向多样化、中高档转变。款式新颖、色泽鲜艳、美观大方的毛料呢绒等高档服装有了较大增加。居住条件大为改善,1980年榆林城市平均每人居住面积5.98平方米,到1994年人均居住面积增为13.3平方米。新建住房普遍宽敞配套、装修时髦。80%以上家户有电视机、洗衣机等消费品。不少家户还有摩托车、电冰箱、录像机。组合家俱、时髦陈设较为普遍。而生活水平上升幅度最明显的是工商个体户、包工头等,这些人家拥有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职工中,因企业经济效益不一,工资收入不等,家庭生活水平不尽相同,城镇居民也存在不少贫困家庭。
1993年本市全民单位职工工资总额3342.7万元,职工人均年工资2200元,比上年增长6.7%,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下降4.4%;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工资总额857.6万元,人均1397元,比上年下降25.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下降更多。这年城市居民储蓄余额3548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人均储蓄937元,增长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