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县流域面积8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水共94条,除汉江干流和6条主要支流,境内流域面积8~110平方公里的河流87条。流域面积3557.8平方公里,其中境内面积2234.01平方公里①。分湑水河系、文川河系、南沙河系、堰沟河系、牧马河系、洋县沙河系和平坝丘陵一些短小支流。除牧马河入西乡、沙河入洋县外,湑水河、文川河、南沙河、堰沟河和一些小支流分别由北、南汇入汉江东流。
主要河流
一、汉江干流(城固段)
汉江又名汉水。干流由南郑县安家渡急湾北上至本县柳林镇桃花店村入境,自西向东24.23公里,横贯本县中部。南汇干沙河、南沙河、堰沟河。北汇洪沟河、文川河、倒浆沟、湑水河。流经鲜家庙、柳林、上元观、沙河营、董家营、上道院、莫爷庙、三合等8乡(镇)和城关镇,至三合乡陈丁村入洋县。入境流域面积已达9986平方公里,境内增加水系集水面积3084平方公里,总流域面积13070平方公里。河道沙屡,河床宽浅弯曲。河宽一般为800~1000米,最宽达2000余米。边滩稠密,沙洲游移,主流不稳。比降:民国30年(1941)为0.83‰;1963年为0.73‰;1973年为0.63‰;1981年为0.61‰,河床淤积,比降逐渐缩小。南沙河、堰沟河、千山等水库建成后,沙主要来自上游。年均流量182.3立方米/秒。夏秋洪水频繁,持续时间长,峰高量大,在龙王庙段最大流量12500立方米/秒(1949年8月28日)。最小流量断流(1929年大旱中)。汉江过境段,古、近代通舟楫,曾为梁洋要道,后因陆路交通发展,汉江淤积,1966年后停航。在汉江淘金始于晋代,至今犹有淘金。由于河床低,阶地高,自古到今,汉江在本县鲜有灌溉之利。
二、湑水河
古称左谷水、水。出升仙谷流入平坝,名智乡水。因汉居摄二年(公元7年),发生壻乡川唐公昉(房)升仙其婿外出未偕投入左谷水的神话传说,故称水。古、壻通用,水即壻水。清《会典图》讹为清水,沿用至今。湑水源于周至县西南太白山西侧的光秃山南坡。西南流经洋县属域,至本县石槽河乡文家坝入境。沿流吞溪会涧,南流经石槽河、盘龙、砖溪、桃源、小河口、双溪、水硙、桔园、许家庙、原公、吕家村、宝山、五郎庙14个乡(镇)和城关镇汇入汉江。干流长178公里其中城固段100公里。流域面积2340.2平方公里,其中升仙谷口以上面积2143平方公里。其在本县流域面积1092.2平方公里。每年平均径流量10.99亿立方米。河道比降为3~15%。上游宽40~50米,林木茂密,涵养水源,比降大,狭谷、碧潭相间,水流湍急。中游宽60~80米,比降较小、多有开展的山间盆坝。下游宽200~300米,水流平缓,河面开阔,滩心发育。升仙村处平均流量34.69立方米/秒,最大流量3130立方米/秒(1980年7月),最小0.05立方米/秒(1979年6月16日)。湑水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早,水力蕴藏量大。
三、文川河
古称纹水、门水。文水古注入汉江,“两水相合,湾环而流,有似‘纹’字,故名纹水”,纹即文。《水经注》:“汉水又左会文水,文水即门水也”,亦称文水。文川河因与南沙河北南相对,又称北河、北沙河。源出城固、汉中、留坝交界处海拔1909米的鹅风包南,流经毕家河、老庄、谢何、文川、崔家山、熊家山、柳林、沙河营等8乡镇。晋代,汉江主河道直流胡城南,文水在胡城东入汉江,谓之高桥溪口。后汉江主河道南移,梁家庵一带形成新陆。文水在汉白公路桥南折向东流,经沙河营、司家铺村南,东流南下汇入汉江。1970年修建阳安铁路,改文川河直下,南入汉江,分梁家庵村为东西两半,中有一桥相通。干流长48.3公里,流域面积175平方公里。每年平均流径流量0.877亿立方米。杨家关年平均流量1.81立方米/秒,最大258立方米/秒(|961年),最小0.046立方米/秒(1960年7月6日)。上游河宽10~30米;下游40~60米,比降上游陡,下游缓,平均比降6.6‰。下游水资源开发利用最早,从近年在柳林镇草寺村出土的渠田灌溉灰陶模型证明,远在秦汉即修堰灌田。
四、南沙河
《水经注》称盘余水。其入汉江口为盘余口。源出大盘乡米仓山的跑马梁北侧观音岩黑龙洞,东北流经大盘、小盘、二里、九坝、黄岗5乡(镇),由嵩山寺出谷,再经七里店、南坎营、上元观、董家营4乡(镇)于小寨村注入汉江。顺流多河溪,主要有源出东河乡的东河和源出八角乡的西河。干流长56公里,流域面积364平方公里。上游河宽20~40米,下游河宽50~60米,河道比降3.9‰,多山间开阔谷坝。每年平均径流量2.336亿立方米。平均流量5.71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020立方米/秒(1949年9月),最小0.015立方米/秒(1979年6月17日)。水资源开发利用早,其上盘等古堰约创于宋、元。原流在二里镇北,因山阻挡河水西流,形成一大河湾。其上河床沙淤严重。1970年后改河,切开大树坪一座山,导河直流北下,河身缩短,比降增大,上游淤沙倾泻,致使观音村至黄岗乡一带河床抬高,其下为南沙河水库水域。原来的河高田低状况更为严重,稍遇洪水,两旁农田即淹没。
五、堰沟河
《水经注》称鬵水,即涔水。后因山谷筑堰灌田,改名堰沟河。源出汪坝乡曹坝村南泡桐树坝。流经汪坝、高坝、天明、盐井、铁路、三合等6乡(镇),于今汉江大桥西注入汉江。河流迂回曲逝,汇溪纳涧,谷坝开阔,多小盆坝。干流长58.1公里,流域面积162.3平方公里。河宽10~35米,年均径流量1.58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3.73立方米/秒,河道比降4.9‰。产流条件好,便于开发灌溉,旱年下游常断流。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