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县农业区划委员会经过调查、论证,根据全县不同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生产布局、作物结构和经济条件,将全县划分为5个种植业区。
一 秦岭中山玉米、洋芋、药、特区
地处境内秦岭中山区,平均海拔1318米。年平均气温11.7℃,无霜期180~208天,降水量855~1044毫米。主要土壤为黄棕壤、棕壤。区域范围包括窑坪、铁河、华阳、坪堵、茅坪、八里关、阳河、秧田、站房9个乡(镇),84个村,353个村民小组,7175户,3.42万人,有农业劳动力1.08万个,农耕地5.75万亩(水田2.41万亩,旱地3.24万亩),草地24.86万亩,杂灌林25.64万亩。玉米生产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米以下。1983年粮食产量969万公斤,平均每人生产粮食280.5公斤,提供商品粮139万公斤。区域内中药材资源丰富,已发现可供医用的有76种。70年代引进、栽培黄连558亩,枣皮树10万多株。有野生猕猴桃19.2万亩,年产鲜果150万公斤;板栗5856亩,核桃2705亩,油茶350亩,天然木竹林21万亩。1989年,本区域玉米1.56万亩,总产294.7万公斤;洋芋0.62万亩,总产103.7万公斤;总产分别比1983年增长9.53%和50.73%。
二 秦巴低山玉米、豆、薯、果、桑区
地处境内东北部的秦岭南麓、巴山北缘低山。平均海拔725米。年平均气温11.7℃~13.3℃,降水量820~855毫米,无霜期200~222天。土壤有黄棕壤、水稻土等。区域范围包括阳坪、花园、关帝、罗曲、酉水、金水、良心、桑溪、黄金峡、长溪等10个乡和倪家、溢水、四郎、白石、槐树关乡的部分村,共78个村,435个村民小组,1.24万户,6.52万人,有农业劳动力2.08万个,耕地面积10.03万亩(水田2.6万亩,旱地7.43万亩)。有龙须草坡4.8万亩,占全县龙须草面积的56%;油桐2.56万亩,占全县油桐面积的40.1%;草地23.89万亩,杂灌林20.79万亩。1989年,本区域玉米2.63万亩,总产588.31万公斤;大豆0.6万亩,总产78.11万公斤;薯类1.84万亩,总产360.61万公斤;总产分别比1983年增长78.9%、1.29倍和64.7%。
三 秦岭丘陵稻、麦、果、经区
地处境内平坝北部的秦岭南麓,呈丘谷相间地貌。平均海拔624米。平均气温13.3℃~14.4℃,无霜期228天,降水量817~820毫米。主要土壤为黄棕壤、水稻土。区域范围包括倪家、溢水、八龙、四郎、白石、东柳、石槽、槐树关8个乡和长溪、五间、前湾、贯溪、龙亭乡(镇)的部分村,共70个村,449个村民小组,1.52万户,7.44万人,有农业劳动力2.6万个,耕地面积14.45万亩(水田3.78万亩,果地10.67万亩)。各类果园8300亩(其中桔柑2520亩,梨2106亩),年种植花生、西瓜等9000亩。1989年,本区域水稻3.63万亩,总产1335.4万公斤;小麦5.11万亩,总产998.1万公斤;果园1.76万亩,总产105万公斤;总产分别比1983年增长13.4%、16.7%和20倍。
四 汉江平坝稻、麦、油、经区
地处境内汉江两岸的平坝地区。平均海拔470米。地势平坦,耕地集中,土质较好,稻田以潴育性水稻土为主,旱地以墡土为主。年平均气温14.6℃,无霜期238天,降水量813.9毫米。区域范围包括马畅、湑水、谢村、五间、前湾、戚氏、城关、纸坊、贯溪、龙亭、黄安、磨子桥、小红等13个乡(镇),96个村,754个村民小组,3.61万多户,14.77万人,有农业劳动力5.37万个,耕地19.3万亩(水田11.63万亩,旱地7.67万亩)。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居全县之首。1989年,本区域水稻10.19万亩,总产5310.11万公斤;小麦8.71万亩,总产1966.11万公斤;油料2.84万亩,总产352.31万公斤;总产分别比1983年增长33.02%、8.94%和56.23%。
五 巴山丘陵稻、麦、油、桑区
地处境内南部的巴山北麓丘陵区。平均海拔664米。年平均气温13.3℃~14.4℃,无霜期228天,降雨量816毫米。土壤以水稻土、黄棕壤为主。区域范围包括二龙、草庙、沙溪、龙嘴、石关、安岭、黄家营7个乡和磨子桥、黄安镇部分村,共60个村,410个村民小组,1.16万户,5.34万人,有农业劳动力1.97万个,耕地6.45万亩(水田3.56万亩,旱地2.89万亩)。有五倍树37万株,桑树88.46万株,栎类资源18万亩,草地6.52万亩,水面1680亩。1989年,本区域水稻3.26万亩,总产1266.11万公斤;小麦1.89万亩,总产347.41万公斤;油料1.01万亩,总产103.61万公斤,总产分别比1983年增长33.02%、8.94%和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