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旱地耕作制
本县传统耕作方式有山地轮垦制、两年三熟制和三年五熟制。
山地轮垦制:秦、巴山区农民,于山坡开荒轮种小麦、玉米、豆类、洋芋等作物,三五年后地力减瘦,弃耕另垦。
两年三熟制:多为平坝、丘陵区采用。有小麦、红苕——休闲、玉米;小麦、红苕——休闲、棉花;小麦、豆类——苕子、红苕等形式。
三年五熟制:多为丘陵植棉区采用。形式有豌豆、玉米——小麦、红苕——休闲、棉花。
解放后,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复种指数。从50年代起,改大茬一熟为四茬两熟。60年代后,逐步推行间作套种。一年三熟的有小麦、豆类、玉米或小麦、豆类、棉花。一年四熟的有小麦、胡豆、玉米、高粱。1973年,磨子桥公社张赵大队104.9亩示范地,采用小麦、胡豆、玉米、高粱等四料三收或五料四收套种,平均亩产达1002.5公斤。1974年,全县扩大套种达2.01万亩,其中2283亩达到亩产吨粮。1983年后,逐步推广1.87米和2.93米耕作带间作套种技术,套种作物由小麦、玉米、棉花、红苕扩大到大蒜、萝卜、白菜、绿肥等。1989年,全县间作套种面积达3.5万亩。
二 水田耕作制
山区冬水田为一年一熟制;平坝采取稻、麦或稻、油(菜)轮作种植。
1950年后,普遍推行稻、麦或稻、油“一年两熟制”。1956年,全县改造冬水田2万亩,变一年一熟为一年两熟。1960年以后,稳定油菜面积,压缩小麦面积,扩大冬夏休闲地和毛苕面积,平坝、丘陵地区采取麦、稻——毛苕、稻两年三熟制。1970年,盲目试种双季稻200亩,1971年,又引进“29南特”(早稻)和“沪选19”(晚稻)种子,并从江苏聘请15名农民技术员指导生产,在城关、谢村、湑水、磨子桥、小江等公社种植双季稻93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