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分布
牛 由于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形成牛的地区分布差异。民国时期,牛以丘陵区为多,平川次之,山区较少。据县畜牧业区划调查,1980年,黄牛以秦巴低山区为多,占26.6%;汉江平坝和秦岭丘陵区次之,分别占23.7%和20.3%;再次为巴山丘陵区,占17.8%;秦岭丘陵区最少,占11.6%。水牛以汉江平坝区为多,占51.6%;其次为秦岭丘陵区,占21.6%;再次为秦岭中山区和巴山丘陵区,分别占11.6%和10.1%;秦巴低山区最少,占5.1%。牛的密度(每百亩耕地占有量):巴山丘陵区为10.3头;秦巴低山区和秦岭中山区,分别为9.2头和7.3头;秦岭丘陵区为5.4头;汉江平坝区仅4.6头。
羊 主要分布在秦巴低山、丘陵区。
生猪 县境各地均有饲养,数量不一。1980年,汉江平坝区存拦占全县存栏数的37.2%;巴山丘陵区占13.6%;秦岭丘陵区占19.7%;秦巴低山区占18.75%;秦岭中山区占10.8%。全县适繁母猪占猪群的4.8%。
家兔 仅平坝区零星养殖。
二 品种
黄牛 本县属“西镇牛”分布区,但无骨干品种,杂交后代数量较大,毛色驳杂,体形不一,无明显品种特征。耕牛体型结实,挽力较强,行动敏捷,蹄质坚硬,适宜山川水旱耕作。1952年,设立家畜配种站,引进“秦川”种公牛,对黄牛开展杂交改良。1964年,始推广牛的人工授精技术。1979年,引进“西门塔尔”、“辛地红”种公牛,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开展黄牛改良。1983年后,引进“西镇牛”,并在黄家营、新铺等地建立西镇牛选育群,开展等级选配,加快黄牛品种改良步伐。同时,进行本地黄牛向役、乳、肉兼用型发展的试验研究。
水牛 1949年,仅八龙、华阳有3头。1965年后,陆续从四川、湖北等地引进“滨湖”水牛,毛色黑、灰,体形高大,体质结实,挽力强,善于水田耕耙。1981年饲养2906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使役量渐小,饲养量减少。
奶牛 1964~1970年,县农场先后从西安市草滩农场购回10头黑白花奶牛,至1989年,全县饲养奶牛46头。
马、驴、骡 1952年引进关中驴,至1957年,共155匹。其后,由于交通发展,机械运输、加工增多,饲养量渐少。
羊 本县属汉中白山羊分布区,兼有少量奶羊。1958年,县畜牧场从陕北购回绵羊197只饲养失败。1979年,由镇巴县购回169只无角型汉中白山羊,从三原县等地购回百余只莎能奶山羊,投放酉水、铁河、贯溪、纸坊等地,。1980年,全县养羊1.05万只。1989年,存栏0.93万只。
猪 解放前,以本地土种猪为主。民国30年(1941)后,农民爱养铁河乡大耳猪。当年,贯溪乡梁家村农民梁浚山,从陕南农场引进英国约克夏猪饲养。1954年,引进盘克种公猪。1958年后相继引进大约克、杜洛克等瘦肉型猪种和荣昌、金花、内江等猪种,开展杂交或纯种繁育。20世纪60年代初,建立县种猪场,有种猪45头。1975年县种猪场参与汉白猪育种活动。县食品公司推广猪的把握式采精和人工授精技术。1979年,从勉县引进汉白猪种公猪10头,种母猪46头,进行群体继代繁育。1985年,有23个乡镇开展猪的人工授精,据县兽医站对65头产仔母猪的调查统计,平均窝产仔9.9头,平均断奶个体重10.2公斤,分别比土种猪本交高11%和43%。其后,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境内普及。
兔 解放前养殖数量极少,品种无考。1950年后,逐渐兴起肉用型兔饲养。1959年,全县养兔4960只。1960年起,因肉食供应不足,家兔饲养发展较快,1961年达1.43万只。此后,生猪饲养量回升,养兔转入低潮。1979年后,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养兔再度兴起,除肉、皮兼用型兔外,相继引进“安哥拉”、“青紫蓝”、“狐皮黄”、“大耳白”等品种。后因销路不畅,饲养量渐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