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经济作物
一、油料
1.油菜 1949年种植约1.8万亩,总产120多万公斤,亩产60多公斤。品种为白菜型矮油菜和芥菜型的高油菜。1960年引进中熟甘兰型五一油菜、胜利油菜,产量提高较快。1971年面积达2.24万亩,亩产107公斤,总产239.7万公斤,增112.67%,有59个生产队,亩产150公斤。油菜是杂交稻早熟品种的高产前茬作物,经济效益也高。1981年调整作物布局时,种植面积扩大到6.48万亩,亩产提高到130—140公斤,向国家交售160多万公斤。至1989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
2.花生 为沿江沙地的主要作物之一。民国时期,仅以零食应市。面积3300多亩,亩产47公斤。解放后,由于灌溉条件变好,水稻、小麦、油菜等面积扩大,花生面积逐步压缩,1974年种2000亩,1982年降至1100亩。家庭承包责任制后,面积有所增加,1989年1429亩,总产24.8万公斤,亩产173.5公斤。
3.芝麻 平坝、丘陵都有种植,多与红苕、小豆、绿豆套种。1952年,种植7800亩,亩产31公斤,总产24万多公斤。1958年后,种植面积减少到3800亩左右。1972年后,水稻、小麦、油菜面积扩大,芝麻面积逐渐减少。1989年,种105亩,总产5000公斤,亩产47.6公斤。
二、纤维
1.棉花 相传明初传入。清嘉庆时,汉中知府严如煜曾大力提倡植棉和纺纱织布。民国时期,棉花为本市向外输出的大宗商品之一。民国36年(1947),棉田面积达8.15万亩,产棉l0多万斤,1945年后,日渐衰退。1949年,有棉田1.81万亩,亩产11公斤。解放后,每年种植2.5万亩左右,总产300—370万公斤。1958年后,面积逐步压缩,1968年下降到1.01万亩;1972年又减少到7000亩。东干渠通水后,旱地变成水田,棉花面积锐减。1981年,按上级安排,本市停种棉花。
2.麻类 大麻、苎麻,本市平川、丘陵都有种植。面积300—500亩。1957年产21万公斤。随着化学纤维和工业制品的发展,麻类逐渐淘汰,1981年后基本停种。
三、烟草
主要是农民自产自用,产量不多。解放后,每年种植300—500亩,总产20—60万公斤。1970年后,城固、南郑烟厂相继建立,种植面积回升,1978年种1800亩,总产138万公斤。1983年后,面积100—200亩,总产15—25万公斤。
四、药材
药材主要为附子(乌药)、白芍、天麻、白芷、玄参、地黄(生地)、白术、麦冬、胡索(元胡)等。1965年,种附子900余亩,曾为国家定点生产基地之一。1981年收购21556公斤。白芍在平坝、丘陵广泛栽培,1958年大办地方工业时,郊区农民以白芍收入认购“工业集资卷”上万元的多户;1965—1975年,多数农民房前屋后和自留地中种有白芍;1974年收获面积3000多亩,收获94.4万公斤。天麻原为野生,1976年开始人工栽培,由于经济效益好,发展快,1980年达80余亩(300窝折1亩)。1980年后,国家对白芍、附子等生产进行调整和停止收购,产量回落。除天麻外,药材生产呈停滞状态。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