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粮食生产凭传统技术,耕作粗放,产量低而不稳,稍有水、旱、风等自然灾害就减收,群众生活发生困难。民国18年(1929)受旱,“收成不及二十分之一,树皮草根掘食已尽,死亡载道”。
解放后,粮食生产逐步发展。1952年后,经过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生产力得到解放,粮食生产发展较快。1958年搞“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刮“共产风”,生产下滑;1963年后有所回升。1979年贯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方针后,粮食生产连年增长,1989年总产1.53亿公斤,播种面积亩产381公斤,分别是1949年的2.56倍和2.67倍。
一、水稻
夏代以前,汉江两岸就有渔猎和农耕,春秋战国时,以“厥壤沃美,赋贡所出”而称道。汉相国萧何修山河堰前,本市就有水田。《宋史·地理志》,“梁州地狭而腴,民勤耕作,土辟谷殖,由来已久,……全境主要种植稻、麦为大宗……”。清嘉庆年间,仅山河堰灌溉本市43930亩,民国30年(1941),扩灌到6万多亩。1949年有水田10.73万亩,水稻总产2235.5万公斤,亩产209公斤。
解放后,水稻生产随着农田水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1957年灌溉面积(含保灌)增加6万多亩;到1965年又增加灌溉(含保灌)4万亩;1972年石门水库建成后,原灌区得到保灌,再新增灌溉7万多亩;1980年全市水田面积达22.73万亩。1965年前,水稻生产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品种和技术,“云南白”、“胜利籼”等种植10多年,之后,引进“广场矮”、“二九矮”、“团粒矮”,由高杆向矮杆发展。技术上指导农民实行合理密植,防治病虫害,聘请南方农民技术员传授育秧、插秧、管理以及沤肥技术。1965年新沟桥公社新校二队110亩水稻,平均亩产1032市斤。是本市第一个千斤队,1970年后,原来的矮杆品种被“早金凤五号”、“南京11号”、“矮沱151”,代替,产量又有提高,1976年引进杂交水稻,经试验,比常规稻每亩多收100—150公斤以上,很快推广。1983年起,连年亩产超千(市)斤。1989年,水稻总产1.15亿公斤,占粮食总产的75.2%,水稻亩产534.3公斤,是1949年的2.55倍。
二、小麦
小麦,平坝、丘陵、山区都种。解放初,全市11.65万亩,占夏季作物62.2%,亩产88公斤,总产1025.2万公斤,占夏季总产68.8%。1966年,全市种麦14.11万亩,亩产129公斤,总产1821.9万公斤。1972年后,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亩产180—200公斤,1979年,将半冬性品种更替,大量推广早熟、高产的半春性川育5号等新品种,亩产又上升到220公斤左右,其中1100多亩,亩产400公斤以上,石马乡东塔7组58.13亩,亩产450.5公斤。从此,打破小麦是低产作物的传统观念,重稻轻麦的认识被改变,80年代后期,亩产一直保持在250公斤左右。解放40年中,品种更换5代20个,播种方式上由点播、撒播到半机械播种,由拉绳定距、条播到大小行播、宽幅窄行等;施肥技术上,由白籽播种,重追肥、轻底肥到重施底肥、深施化肥、中耕点化;植物保护上由简单方法到适时检验,及时防治。
三、玉米
玉米是本市山区、丘陵、沿江河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粮食。1949年,全市种1.94万亩,亩产45公斤,总产87.5万公斤,占全市总产2%,主要是硬质小粒本地农家品种,野鸡啄、红包谷等,杆矮、早熟、产量低,1960年引进粉质马齿型良种,如金皇后,耐肥、产量高,1963年,种1.14万亩,总产84.4万公斤,亩产74公斤。之后,又引进推广玉米杂交种,市种子公司开始在张寨等乡进行杂交制种,自育自繁自供(部分外销)。1970年实现玉米杂交化。随着单产的提高和平坝发展养猪对饲料的需要,群众种植积极性提高,1977年,面积达2.35万亩,亩产170.5公斤,1980年,改传统的点播方式为营养钵育苗移栽及地膜栽培,使播种期提前和延长生长期,单产提高。1983年由于水稻面积扩大,玉米面积下降到9900亩,亩产达199.5公斤,一些地区和农户超过500公斤。
四、其他粮食作物
夏季有大麦、蚕豆(胡豆)、豌头和洋芋。秋季以红苕、大豆(黄豆)为主,次有高粱、粟谷。东干渠未通水前,间或有荞麦、扁豆。
洋芋是本市山区仅次于玉米的作物,平川作为水稻倒茬、早茬替代绿肥和调剂食物的品种;胡豆、豌豆、大麦种植作用与洋芋雷同,但主要用作饲料。1956年前大麦、胡豆年播种约7万亩,占夏粮面积30%,亩产70—80公斤。后来由于水利条件改变和小麦面积扩大,胡豆等面积逐步减少,1970年下降到3.73万亩,占夏粮面积18.7%,1980年再下降到2.31万亩。其中洋芋占1.14万亩,亩产120公斤左右(2公斤折1公斤粮食)。之后,随着作物布局的调整,夏杂粮成为早熟杂交稻的前茬作物,并随着品种更新和新技术的采用,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亩产提高到200公斤以上。
红苕、大豆是丘陵旱地区的主要作物。1952年秋杂粮6.78万亩,占全市秋粮面积33%。1957年6.47万亩,占秋粮面积26%,红苕亩产80—100公斤,大豆30—50公斤。高粱作为酿酒原料和饲料一度种植。粟谷、荞麦作为小秋或受旱后的补充作物,在丘陵、旱地和浅山地区种植,1970年后,基本淘汰。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