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本市沿褒河、汉江地带,主要种植小麦和蔬菜、西瓜等经济作物。平坝地区,种植水稻、小麦、油菜、绿肥等轮作倒茬,一年二熟。缺水的丘陵地区,主种小麦、油菜、玉米、棉花等轮作倒茬,一年二熟。山区沿沟河两岸少量水田,正常年份一年一熟,山坡耕地不固定,基本上是一把刀、一把火、一把种,边耕种、边休闲。
解放后,平坝水田地区,30%以上面积种绿肥,水稻、小麦、油菜,三年轮倒一次。丘陵旱地区,广种绿肥,每年有30—40%的面积轮休、倒茬,增强地力。山区禁止开荒,强调多种多收。1971年,石门水库建成后,丘陵地区旱地逐步变成水田,坡地推行间作套种,提倡“两旱一水”,洋芋、玉米双季晚稻“水旱间作”(玉米行间插水稻),试验四料三熟或三粮一肥9尺耕作带(洋芋占4.5尺,早玉米占4.5尺,洋芋收后种晚玉米,早玉米收后种绿肥或芝麻)、五料三熟或三粮一肥8.8尺耕作带(小麦占4.6尺,胡豆4.2尺,三月压青或作饲料,即种早玉米,小麦收后种晚玉米或移栽高粱,早玉米收后种柽麻或秋洋芋,晚玉米收后休闲种小麦)、粮棉套种4尺耕作带(小麦占1.2尺,空2.8尺,冬休后种棉花,麦收后棉花大行种洋芋或间作玉米)等,由于费工麻烦,效益不高,双季稻光温不足,未形成制度。随着旱地减少和化肥、磷肥大量应用,杂交稻和“两段育秧”(温室育小苗,移栽大田育壮苗)的推广,绿肥在水田地区逐步消失。1981年作物布局进行调整,压缩晚熟小麦、杂粮,扩大油菜和杂交稻,平坝、丘陵地区基本变成水稻——小麦、(油菜)、水稻——油菜(小麦)轮作倒茬,全部复种。山区以林特牧为主,稳定耕作,控制开荒。水田一年一熟,坡地轮休,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小麦——休闲——包谷——休闲——包谷或杂粮)。沿江地区,水稻、小麦、油菜、瓜类、药材、花生、蔬菜等轮作或间作,一年多收,没有空闲地,沿山地区,稻、麦、油、杂粮、果树轮作间作,有少数休闲地和绿肥面积一年一熟,复种指数150%。专业蔬菜地采用地膜、温室、大棚等育苗栽培,一年四、五熟。
1989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同市政府签订协议,共同进行“立体农业”试验。在一定的地方或土地面积内,充分利用光、温、时间、空间条件,多种生物共处的种植、养殖,种养结合的高产、高效生产方式研究。1990和1991年,在2个乡、16个村和4个国营农场进行水田区“吨粮田”、“双千田”、蔬菜区“一年多熟”、丘陵区“旱地间套”和“园林立体”、山区“山村立体”、塘库“水体分层精养”、庭院“以沼气为纽带、种养加工综合开发”等模式试点,为人多地少地区进行农业深度开发积累了经验。两年累计试验面积34763亩,实现产值3708.3万元,亩均1065元。其中新增产值1624.4万元,比常规农业生产增收77.9%。1991年9月10日至12日,陕西省科学技术协会邀请省内22位专家组成验收委员会,通过现场察看,专题讨论和对技术档案资料进行核实评议,认为,切合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收到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有些项目达到全国同类研究先进水平。中共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批示:这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业,应该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