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蚕桑
本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清朝康熙年间汉中知府腾天绶重视农桑,专门写有《劝民栽桑示》(并歌),文中记述:若民有栽桑百株者,州县以勤民注册优待;栽二百株者,花红鼓乐迎送;三四百株者,州县给以牌额;五百株者,州县具实申报,本府亲给牌匾鼓乐花红奖赏。专制定奖励办法,鼓励农民栽桑养蚕。武乡镇南的桑园坝,就因昔日发展桑园而得名。民国初年,孙中山倡导实业救国,蚕桑兴盛。本市设蚕桑局,负责督导蚕桑生产。县立乙种农业学校开设蚕科,讲授栽桑养蚕科技知识,培养人才,但蚕桑生产规模不大,1949年仅有桑园20亩。
解放后,建立市蚕桑技术指导机构,派人去四川、浙江考察取经,又从四川、安康等地聘请技术骨干,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多方面给予扶持,促使蚕桑生产发展。1965年农村为了实现粮、钱双丰收,把蚕桑生产作为发展多种经营的重要项目,全市首次出现栽桑养蚕热潮,到1967年桑园面积3536亩,年产茧1300公斤。“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一些桑园被毁。1971年,保存桑园仅1602亩。到1976年全市仅剩桑园341亩。1977年开始,市委部署发展蚕桑工作,并以老君乡为重点,抓点带面,形成栽桑养蚕第二次高潮。到1979年,全市桑园面积回升到820亩,年产茧8300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省政府将本市列为全省16个蚕桑基地之一,发展蚕桑出现第三次高潮。1981年全市桑园回升至1883亩,年产茧3.02万公斤。当年8月,本市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水灾害,使沿江的铺镇、梧凤等乡的大片桑园几乎全毁,全市桑园保存面积又减少。灾后从江苏、浙江等地调桑苗,及时栽植加强管理。到1982年全市桑园面积恢复到3270亩,零星栽桑达300万株,年产茧2.85万公斤,平均张产22.5公斤,最高的达45公斤。1986年后,引进推广良种和新技术,全市桑园达3440亩,比1980年增长40%,年产茧6.1万公斤,比1980年增长32.9%。
三、园艺、蚕桑事业单位
市园艺林业工作站市园林站的前身叫园艺站,成立于1961年元月,1970年合并到苗圃,1972年7月由苗圃分出成立园林站,站址设市北郊八里桥。1989年,有职工40人,其中技术干部23人(中级技术职称2人,初级技术职称21人),工人17人,有房屋36间,面积986.5平方米,主要负责全市育苗造林和果树技术指导工作。
蚕桑技术指导站成立于1981年2月,站址设在市园林站东侧。1989年,有固定职工18人,其中行政管理干部3人,技术干部10人,工人5人,另外还有农民技术员8人。有房屋32间,面积580平方米,试验场地3亩,建中型烘茧灶1座,附属用房3间烘茧设备1套。技术干部下乡抓点带面,推广蚕桑生产技术。同时在城区设立蚕桑服务部,方便农民购买蚕具、药剂等。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