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汉中邮局经办业务为出售邮票、办理挂号与寻常信函、包裹和汇兑等。民国初年又增加贸易契、开办货样、新闻纸、印刷物、明信片、快递信函、双挂号等。民国19年(1930)10月1日,开办汇兑储金业务,又增加简易人寿保险、商务传单、小包邮件、存证信函、诉讼文书等业务。民国36年(1947)又兼办代理业务,为代售印花税票、代兑破钞、代发抗战阵亡将士抚恤金、代办国库券发行、代收伤兵之友损失款、邮车兼营客运等。
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邮政,废除一些代办业务,新办发展经济、便利群众的业务,汉中局经办的业务有:
1.函件。1949年,本市函件发出为35万件,1952年为86万件,1955年,开办国际函件业务。1989年函件为414万件,40年增长11倍。
2.包件。包件有普通包裹、保价包裹、快递小包、航空快递小包等。1949年包件为2160件。1955年3月11日增办国际包件业务。1989年包件为6.227万件,增长29倍。
3.汇兑。汇兑有普通汇款与电报汇款两类。电报汇款始于民国31年(1942)7月1日,1989年,本市除城区外,河东店、铺镇两个支局都办电报汇款业务。汇票流量,1949年3840张,1989年达14万张,比1949年增长38倍。
4.报刊发行。报刊发行业务始于民国15年(1926)6月,汉中的《晓声报》由邮局寄发。同年7月又寄发《政治周刊》。是按新闻纸类邮件寄发。1950年,人民政府规定报刊发行为主要邮政业务,遂开始订阅发行。本市发行最早和发行量最大的是《群众日报》(中共中央西北局机关报)、《陕南日报》(中共陕南区党委机关报)、《汉中报》(中共汉中地委机关报)。1953年本市发行报纸200多种,杂志14种。人民日报、群众日报、汉中报、文汇报、大公报、中国青年报、人民文学、人民画报、大众画报发行量最大。1989年报纸投送量1237万份,杂志投送量94万份。
5.机要通信。民国时期为军邮,驻汉军队师以上单位都有军邮局。1950年汉中军分区在新南门内设军邮局,工作人员33—37人,分3班,每班10人,负责党、政、军机关文件运递。1953年8月变军邮局为专区机要交通局,1956年3月26日,机要交通局并入汉中市邮电局。
6.集邮。民国时期,有个人爱好,无集邮组织。1980年11月,汉中局设集邮柜台,为集邮爱好者服务。1981年元旦,集邮爱好者举办邮展,展品2600枚,观众千人以上。同年4月,成立汉中市职工集邮协会。1984年5月4日,成立汉中市集邮协会,有集邮爱好者500多人。同年10月,在市工人文化宫举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35周年集邮展览,有52人、71部、120框展品参展。1986年1月成立集邮公司。1989年集邮收入37.86万元,比1981年增长18倍。
7.邮储。邮政储蓄是一项新业务,1986年5月开办,系中国人民银行在邮电部门的代办机构,银行按存款余额付给邮电部门2.2‰的手续费,银行发给存款备用金。邮政储蓄分为定期、活期两种。邮储业务开办后,发展较快,当年存款余额即达29.32万元。1989年存款余额550万元。
8.邮政编码。1989年实行邮政编码,本市的编码是:723000,以下划为7个投递区域,城区为723000;城区大宗用户为723001;宗营支局为723002;河东店支局为723003(包括褒河、张寨、天台、新沟桥四乡);武乡支局为723005(包括武乡、白庙、徐家坡、金寨四乡);汉王邮电所为723006;铺镇支局为723007(包括望江、铺镇、新铺、新民四乡);龙江、梧枫、赵寨、沙沿、金华、七里、赵庄、老君、石马、汉水10个乡均用城区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