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类型
本市地貌单元的划分与构造单元基本是一致的。按地貌特点划分为:低阶地平坝区,宽谷浅丘陵区和秦岭低山区(简称平坝区、丘陵区和山区)。
平坝区
平坝区范围,东至洪沟河,南以汉江为界,西至褒河,北到塬上、拐拐店、白基寺一线以南。土地面积约30.39万亩。区内人烟稠密,是本市粮油主要产地。
平坝区属汉江、褒河冲积平原的河漫滩Ⅰ0、Ⅰ1、Ⅰ2级阶地,海拔478—540米,南北比降为1∶132;属堆积成因地貌类型。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开阔平坦。由于新构造运动,使北部地壳上升较快,汉江河道不断向南侵蚀,逐渐形成当今的地貌景观。
河漫滩Ⅰ0:褒河和汉江在市境内发育有较宽阔的河漫滩,最宽处达2公里,窄处百余米。海拔标高478—500米,高出河床2—5米。主要岩层为全新统细砂层及砂砾石层。大部地段不能耕作,但其砂、砾石是很好的建筑材料;局部地段分布有砂金。
Ⅰ1级阶地:分布于汉江河床以北,褒河河床以东,北与Ⅰ2级阶地相接,为内叠式阶地,呈弓形地带,海拔标高为500—510米。土壤为淤土、潮土和发育在冲积母质上的水稻土。阶地平坦,一般宽度为4公里,其前缘高出河床4—15米。
Ⅰ2级阶地:分布在凹口寺、石马坡、王家坎一线以北。与Ⅰ1级阶地相接,为内叠式阶地,海拔标高为510—540米。Ⅰ2级阶地多为冲积母质和黄褐土母质的水稻土。土壤依河流走向呈条带状分布。阶地开阔,阶面一般较平整,仅遭轻微的切割。阶面前缘高出Ⅰ1级阶地6—10米。
丘陵区
丘陵区属Ⅰ3级阶地,分布于塬上——拐拐店——白基寺一线以北地区,海拔541—700米,土地面积为22.7万亩。在曹寨——汉王一线以南为嵌入式阶地,前沿陡坎高出Ⅰ2级阶地15—20米,以北为基座式阶地。由于第四纪以来,地壳仍不断抬升,地势倾斜,长期受地壳径流和山洪切割,其深度为20—30米,冲沟多为“V”字形谷;再因阶地平面屡遭破坏,形成沟梁相间的“九岭十八坡”。沟谷比较发育,纵横交织。较大的河谷,一般为南北走向的纵谷,东西向的横谷较短小,为纵谷的分支。另外由于沟谷的切割,形成岭梁高低起伏,沟道宽窄不一,有的丘陵长达10余里,但也有不少孤丘断梁和小盆地。区内地层为第四纪中更新统亚粘土夹砂层及砾卵石,含水性较差。由于地形特殊,在西汉时期,就修筑王道池、草池、月池、顺池等水塘,蓄水灌田。解放后,又相继兴建650个塘库。构成新的水利网,使丘陵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山区
位于秦岭南坡,属秦岭东西构造带的一部分。为中心地貌类型。面积约27.69万亩。海拔标高700—2000米。最高峰为溜石板梁,海拔标高2037.6米,相对高差一般为500—600米。区内沟谷纵横交织,岭峰迭嶂,地形形态受岩石性质的控制,一般的岭峰均由石英岩、石灰岩等比较坚硬的岩石组成,其沟谷则多流经片岩、千枚岩等软弱岩层,因而使区内地貌特征表现为山高、谷深、坡陡,地形坡度在35—50度,河谷均呈“V”字形,岭峰均呈尖棱状,并形成许多悬岩峭壁和峡谷,山势甚为壮观。区内地貌在其发展历史上正处于壮年期阶段。
第二节 山岳
一、山脉
1.鹅凤包——大光山山岭
是本市和城固县的分界岭,褒河与文川河的分水岭,也是本市最大的山岭,其佘山岭均为它的支岭。走向近于南北,北起鹅凤包,向南蜿蜒曲折,至大光山南与丘陵地带相接,全长约14公里。在该山岭上有鹅凤包、圆包石、红岩岭、观音山、溜石板梁、天台山、大光山等7个主要山峰。
鹅凤包:位于天台乡三娘坝村东北角,是汉中市、城固县、留坝县的分界点,海拔1909米。山体以混合岩、花岗岩为主组成,山峰呈北东向的长条形,坡度南缓北陡。
红岩岭:位于天台乡政府东南3.5公里,山形长条状,窄而拔尖,坡度24度,海拔标高1938.2米。山体土石结构,植被以桦林为主,有少量青松。
圆包石:位于天台乡政府东北4.7公里,山峰近圆形,顶有一大石,形似圆包。海拔标高2000.5米,坡度20—30度。山体以石灰岩为主组成。植被松树和灌木。
观音山:位于天台乡政府东南3.5公里蚂蝗沟村境内。山峰圆形,较规则,北陡南缓,南坡坡度15度,北坡坡度45度,海拔标高200.9米。山体土石结构。植被为混合林。早年峰顶建有观音庙。
溜石板梁:位于武乡镇北20公里,山峰呈不规则的长条状,窄而尖。海拔标高2037.6米,为本市最高山峰。山体由石英岩组成。山势险峻,沟谷深切,坡度22度。植被为松林。山梁有青石板,明光溜滑。
天台山:位于汉中城北35公里。是秦岭余脉,东西走向,长约2.7公里,宽约1.8公里,面积约5.8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932米,两侧山多为凹形,坡度20—30度。横谷发育,沟谷深切,沟壁上有天然洞穴,山顶建有天台寺。据清嘉庆《汉中府志》载:“天台寺,府北七十里天台山上,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修建”。据民国10年《续修南郑县志》载:“北山魏然耸立,比平地高约十余里,曰:天台山,顶平如台故名,为汉郡西北祖山”。是汉中的名山胜地。山上药王殿内碑文载,天台山及其附近有十八胜景——诸葛古堡、石堰交流、呼吸奇泉、飞仙灵崖、太极神图、张邋遢硐、梅花古碑、晴天夜雨、早种晚收、蜡烛笔立、避难地穴、二仙围棋、银硐白光、琴泉雅奏、白云风硐、青龙昂首、七孤堆峰、岱顶风光,吸引了众多游人。
大光山:位于武乡镇北7公里。海拔1567.4米。山峰呈圆形,峰顶开阔平坦,山坡为平直坡及凸形坡,坡度15—25度。山体以石灰岩为主组成。植被为人造松林。早年山顶光秃故名。
2.大屋基山岭
它是鹅凤包——大光山山岭的支脉,系汉中市和留坝县的分界岭。走向近东西,东高西低,在市境内长5公里。大屋基向西延至留坝县境内,鹅凤包以东沿留坝和城固之间延伸。该山岭以混合花岗岩为主组成,山岭狭窄,山坡陡峻。岭中主要山峰为大屋基。
大屋基位于天台乡三娘坝村西北。海拔1657.2米。山体以混合花岗岩为主组成。山峰椭圆形,较规则。坡度20度左右。
3.圆包石山岭
是鹅凤包——大光山山岭的支岭,东西走向,延长约7公里。山岭由石灰岩、石英岩、混合花岗岩组成。山脊狭窄,东高西低,一般海拔高度在1350米以上。岭中除圆包石山峰外,小的无名山峰较多,沿山脊呈串珠状分布,最高峰海拔1589米。
4.蒿坪岭山岭
东起观音山,向西经蒿坪岭、佛顶山,延至褒河东岸,全长8公里。山岭北侧有3条支岭,北支延到蚂蝗沟,中支延到高家坝,西支延至大光山。山岭南侧有南北两个支岭,北支延至安家山,南支延至子房山。该山岭是黄花河与蚂蝗沟的分水岭,在主岭和支岭中,有蒿坪岭、佛顶山、安家山、子房山等主要山峰。
蒿坪岭:位于张寨村北13公里,花果村境内,海拔1888米。山峰形似蝌蚪。山体以石灰岩、石英岩为主组成。山顶平坦,山坡多为平直坡,坡度14—35度。植被有白杨、松树和蒿草。
佛顶山:位于河东店北11公里,海拔1698米。山体以石英岩为主组成。山峰圆形,山顶平坦。植被为用材林和灌木林。山顶建有佛爷庙。
安家山;位于河东店北8.5公里,平安村境内,海拔1941米。山体以石灰岩、石英岩为主组成。山势险要。山脊灌木丛生,山脚下有少量耕地。
子房山:位于河东店北7公里,光明村境内。山峰长条形,海拔标高1395.2米。山体以石英岩为主组成。山坡平直,坡度18度左右。植被多为混合林。相传汉刘邦的谋臣张子房(张良)到过此山,故名。
5.青㭎坪山岭
东起溜石板梁,向西南经青㭎坪、汉王山,延至褒河东岸,全长9.5公里。山岭南坡较缓,坡度20度左右;北坡较陡,坡度40度左右。主岭南侧有3条较大的支岭,伸向丘陵地带。在该山岭中,有青㭎坪、汉王山、郁家山、哑姑山等主要山峰。
青㭎坪:位于武乡镇北9公里,山峰呈椭圆形。山体以石英岩为主组成,海拔标高1932米。坡度35度。山顶平坦。植被为人工混合林,山上有成片的青㭎树。
汉王山:位于张寨村北10公里。山峰呈圆形。山体以石英岩为主组成,海拔1556米。山坡为凹形平直坡,坡度20—30度。植被多为人工针叶林。山顶平坦,有一土寨,相传为汉刘邦所筑,故称汉王城。《褒城县志》:“汉王城在县治(原褒城县)东北二十里,相传汉高祖因山筑城,樵者时得矢镞”。
郁家山:位于武乡镇西北6.7公里。海拔1501米,北坡山热险峻,南坡减缓,坡度15度。山体以石灰岩为主组成,山峰圆形,建有土寨。
哑姑山:位于武乡镇西北7公里,海拔974米。山体为石英岩,北、西、南三面为悬崖绝壁,山顶建有哑姑庙,山腰有哑姑硐。据清嘉庆《汉中府志》载:“宝峰寺(即哑姑山庙)府北四十里,元至正年间修建,本(清)朝顺治元年重修”。为名胜游览地,山以哑姑庙得名。
6.大光山山岭
西起大光山,向东蜿蜒曲折至城固县文川河东岸,全长9公里,市境内长度5.5公里。北临青泥河,南接丘陵地带。山岭顶面开阔平坦,地形甚复杂,植被发育,多为人造松林。山岭以石灰岩为主体组成。主要山峰为大光山,海拔1572米。
7.玉皇坪山峰
位于河东店西北约10公里,海拔1654.3米。山峰呈较规则的椭圆形。山体以石灰岩为主组成。植被多为灌木。有少量耕地。山顶原建有玉皇庙。
8.马鬃山山峰
位于河东店西北11.3公里。海拔1365米。山峰呈长条形,坡度25度。山体以石灰岩为主组成。植被为灌木。因山势似马颈,灌木似马鬃而得名。
二、山谷
市境内的山谷,按其成因,大部分为河流浸蚀切割而成的河谷。由于本市地壳仍处于缓慢上升状态,河流不断切割,其山谷均比较狭窄,河谷断面形状均为“V”形。除褒河山谷外,较大的山谷还有:老丈沟山谷、黄花河山谷、沥水沟山谷、青泥河山谷、砂子河山谷、罐子沟山谷、老牛湾山谷等。
1.褒河山谷
起于秦岭太白山南麓,全长175公里,在本市境内长27公里,属其下游,为纵向山谷,河谷狭窄,两岸崇山峻岭,山势险峻,灌木丛生,石门水库拦河坝建设在褒谷南端。
2.老丈沟山谷
从蒿坪岭,向西交汇于褒河,全长8公里。沟口狭窄,宽约0.2公里,面积0.6平方公里,属纵向山谷。沟内地形较平,大部为坡地,有部分水田。
3.黄花河山谷
起于观音山,向西南延伸交汇于褒河,全长9.5公里,为纵向山谷。谷身平直少弯曲,成“V”形山谷,狭窄难行,沟谷两岸杂草丛生,每年秋季野生黄花开满山坡,故名黄花河。
4.沥水沟山谷
起于土地岭,向南交汇于褒河,长约3.9公里,宽约0.2公里,面积约0.78平方公里,为纵向山谷,常干枯无水。河谷两岸有石英岩矿和磷矿,现已开采。宝汉公路沿沟西岸通过。据《汉中府志》载:“县(原褒城县)东一里许中有泉,来自小东沟,激石落崖,其声淅沥”。此为沥水沟名之由来。泉水清沏甘甜,称凉水泉,昔日常有樵者至此歇气,饮水。
5.青泥河山谷
起于大光山东麓,向东延伸至两河口,交汇于文川河,全长5公里。山谷下段狭窄,中段开阔,最上段形成一近圆形的小平坝叫蒿丛滩,滩上蒿草丛生,甚少耕地。因该段岩石为灰质片岩,风化后呈黑灰色泥状物,被水流冲刷,青泥满沟,故名青泥河。
6.砂子河山谷
起于勉县境内,在本市作西东向延伸,于麻坪寺北交汇于褒河,长约5公里。河谷上游蜿蜒曲折,下游平直,山谷狭窄,山坡较陡,属横向山谷。因其上游支流,多流经花岗岩地区,花岗岩风化后呈白色砂子,被河水冲带,沉积于河床之中,故名砂子河。
7.罐子沟山谷
位于河东店西北5.8公里。西东向。东临石门水库,西接勉县三岔沟。长约4公里,沟面最宽处250米,狭窄处约80米,属纵向山谷,沟坡陡,灌木丛生。因山口小,中部大,形似土罐子,故名。
8.老牛湾山谷
一名老牛坑。位于天台蚂蝗沟北3公里,谷长约2.5公里,平均宽约35米,有条通往太阳坪村的山间小路。山谷灌木丛生,属三娘坝村所辖。传说从前常有老牛堕入谷中水潭,故名。
三、山洞
干龙洞:位于天台山主峰北坡下。距主峰顶1.4公里。海拔1420米。洞长150米,高2米,宽1.8米。洞口朝东,视野开阔,洞口下为绝壁,上有小路。
老黄洞:位于武乡镇北,曹马庄村境内。海拔110米,长3.5米,高2米,宽1.5米。可容纳30余人。通风良好。上为陡坡,下为缓坡,有小路可通往西沟。
黄洞:位于汉王乡政府驻地北14公里的玉皇山上。海拔1045米。洞口上下均为陡坡,仅有小路可通。是人工开凿洞穴。洞口呈正方形,高、宽均约2.5米。洞深10米,宽2米,高2米。自然保护层高100米。洞壁为磷矿层。无水。
张邋遢洞:位于天台寺庙东侧垭口下150米处。为天然洞穴。长120米。高2米,宽1.5米。洞壁为云母、石英片岩。自然防护层高100米。洞下为绝壁。洞上有一小路可通往天台山山顶。
传说辽东人名张全一,又名张三丰,因他平时不修边幅,人们又叫他张邋遢。本是武当丹士,颇有名望。明永乐帝派人寻访,张避而不见,隐居此洞炼丹养性。故名张邋遢洞。
营洞:位于白庙乡政府驻地北7公里的营洞沟村后。洞长200米,高2.5米,宽2米,可容纳30余人。自然防护层高100米。相传早年有兵士扎营洞内,故名。
避难洞穴:天台山药王庙一处碑文记载:“相传秦汉乱离时多隐君子避难于此”。故名曰“避难洞穴”。位于天台山主峰东侧茂密丛林之中,距药王庙约800米。入口至底部近20米通道,狭窄陡峭,只容1人攀登上下。向内有开阔的过厅,中间有四根石柱峻立,顶部有两根大钟乳石笋下垂。过厅东、西、南、北各有1条通道,尤以南北两条最大,通往北去的一条上下行走约50米,仍不见尽头,朝南的洞中“有石床石枕光洁凉阔可息八九人”。洞内最宽处3米左右,最高处10米上下。不少地段滴水如珠,形成许多奇形怪状的石笋。洞内潮湿,冬暖夏凉,洞深仍待考察。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