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摇篮
汉中市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7年9月,本市即建共产党支部,组织各校进步师生在汉中联中举行李大钊烈士追悼会,悼念革命先烈,揭露军阀残害共产党人的罪行。1929年10月10日,组织学生游行示威,围攻教育局并将阻碍革命活动的督学游街示众。1930年,城内几所中学、师范相继建立党的组织,并以学生会名义,先后创办《孤灯》等6种刊物,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国民党的腐败政治。“9.18事变”后,城内各校成立汉中学生抗日外交后援会,游行示威,宣传讲演,声援平津学生南下请愿。1931年,党组织由城区发展到农村,成立中共牛尾泉支部和中共南城褒边区委员会,并组建农会、共青团、游击队等革命组织,城乡配合,对贪官污吏、地主土豪进行多种形式的斗争。1932年3月,警察局抓捕进步学生,党组织发动各校师生罢课,上街游行,砸了警察局,在群众压力下,警察局长被撤职,放回被抓人员,斗争获得胜利。1933年6月,红29军第三游击大队百余人到达南城褒边区,以天台山为活动中心,创建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南城褒边区革命委员会。9月,第三游击大队改称红二十九军独立第三团,队员发展到300多人,又组建800多人的农民赤卫队,开展群众性的抗粮、抗捐、打土豪、杀恶霸等斗争。1935年6月24日,红四方面军代表与国民党38军在汉中城内达成互不侵犯协议,汉中地下党组织和革命人民将军需弹药和生活、医药物资通过“红色交通线”运送红四方面军,支援川陕革命根据地。这一时期的革命斗争中,有17名本市籍的烈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抗日战争开始后,本市共产党组织迅速恢复和发展,组建中共南郑市委,领导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与京津流亡剧团一道,在城乡游行示威,演剧唱歌,宣传民众,抗日救国。先后有30多名青年学生奔赴延安参加八路军,抗日杀敌,有14位本市籍烈士为抗日而献身。
解放战争时期,本市共产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捐、抗抓丁”斗争,并组织人民自卫军汉江纵队,进行黎明前的战斗,迎接汉中解放。同时,积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人民解放事业英勇战斗,先后有66位烈士牺牲在战场,其中扶眉战役有26名战士捐躯。
1950年,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本市有300多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进入各战场,艰苦战斗,英勇杀敌,奋战3年,有110位烈士热血洒沙场,忠骨葬异国。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和保卫社会主义事业中,有64位烈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粮油基地
夏代以前,就有人类在汉中从事渔猎和农耕活动。汉初,萧何在褒谷南口创修山河堰,引水灌田,促进了农业发展。两千多年来,堰渠春修秋毁,屡废屡修,修则增产,废则欠收,人民生活很不稳定。民国31年(1942),在山河堰址修褒惠渠,工程较固,灌溉条件改善。至民国38年(1949),灌溉面积达11.32万亩,但耕作粗放,粮食单产很低。丘陵地带缺水灌溉,广种薄收,若遇旱年,有种无收。民国38年(1949),全市粮食产量4000万公斤。
解放后,人民政府依靠群众恢复和发展农业。首先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制,解放农村生产力;接着兴水利除水害,以丘陵和沿江河地区为重点,集中进行农田基本建设。至1965年,全市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1969年开始修建石门水库、东干渠及其配套工程,并进行抬田修地,到1979年,全市形成了一个大、中、小相结合,蓄、引、提相结合的灌溉体系。丘陵地区干渠山边过,支渠岭上走,斗渠绕坡流,5万亩旱地变水田,使“九岭十八坡,红薯杂粮充饥饿”的武乡,变成了稻麦遍地香,渠库塘相连的鱼米之乡。平川地区灌溉水平提高,机井提水配套,修江河堤防42公里,实现旱涝保丰收。到1989年,全市塘库蓄水量1.39亿立方,有效灌溉农田25万亩,其中旱涝保收农田20.81万亩。粮油生产实行科学种田,不断改良土壤,氮、磷、钾肥搭配使用,提高土壤肥力。推广优良品种,1981年水稻杂交品种推广到22万亩,亩产过千斤。推行合理密植、“三两”栽培法、育苗移栽、防治病虫害等,使单产不断提高,总产逐步稳定。1989年,粮食总产1.53亿公斤,其中水稻1.15亿公斤,占总产的75.2%。总产连续7年稳定在1.5亿公斤以上,相当于1965年的3.4倍,是1949年的3.8倍。油料总产626万公斤,是1949年的5.2倍。
解放40年来,林业有发展,1989年,全市共有林地27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0.1万亩。经济林木3.5万亩,其中以桔柑为主的果园2.8万亩,挂果面积近万亩,1989年产果品265万公斤;桑园3115亩,产茧4.72万公斤。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劳动效率提高,部分劳力转向乡镇企业,1989年,乡镇企业达13018个,从业人员48600人,占农村劳力总数的36.1%,总收入3.4亿元,比1976年增长147.8倍,其中工业产值1.09亿元。1989年,组织农业科学技术人员进行粮、油、果、牧、蚕、渔科技集团承包,把科技兴农引向深入。同时进行立体农业试点,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肉食、禽蛋、奶品、蔬菜、水果生产基地。1990年,2.75万亩蔬菜,年产80多个品种,5.45万吨,除满足本市需要外,还为外地提供鲜菜2万吨,肉类总产8800吨,禽蛋产量2571吨,产奶1547吨,产鲜鱼1043吨。
工商城市
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产生创造了条件。秦汉时期,本市北部旱地区就开始种植棉花,沿江河一带种桑养蚕,加上水陆交通方便,棉、蚕产品和加工技术相互交流,弹花、纺线、织布、染布、蚕茧取丝、织丝等手工技术,传入农村。农民加工的线、布、丝除自用外,还到集市交易,有的直接出售棉花、蚕茧、兽皮、竹木等农产品,集市出现集中加工的街区,如伞铺街、丝坊街(今丁字街)、管子街(今青年路,生产毛笔)、皮坊街、纸坊街(今东关后街)等。抗日战争时期,米面加工机、织布机、印刷机、卷烟机等机械设备传入本市,使部分手工业变成半机械工业,继而建电厂、通公路,电动机械和机动交通工具逐步增多,1949年工业产值近700万元。国民党军队溃逃时,炸电厂、毁桥梁,交通中断,工厂停产,作坊倒闭。
解放后,工人当家作主,积极恢复生产,发展工业,逐步办起机械、电器、医药、化工、手表、建材、食品、印刷、造纸、皮革、塑料、丝绸、饲料、服务等地方工业。60年代,中央、省、地相继投资在城区、褒河、铺镇、武乡兴建44个大中型企业,带动了市属工业的发展。1989年,工业总产值7.59亿元,其中市属工业产值3.24亿元,是1949年的46.3倍。已先后同比利时、意大利、法国、日本和港澳企业家洽商,开始引进专利技术和外资,国内外的合作项目10余个。本市能够生产各种工业品百余种,有30多种分别获得国家、部、省、地优质产品或科技成果奖。市水泥厂的汉江牌425号普通硅盐酸水泥畅销省内外。市丝绸印染厂的真丝、人造丝、化纤及交织品畅销国内外。市制鞋厂的布鞋以优质闻名国内外。市啤酒厂为轻工部重点定点厂家之一。市制浆造纸总厂的涂布白板纸、照相原纸,单、双胶纸等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还有棕刷、刺绣、竹藤、毛巾、服装、天然香料等产品远销国外。
工业的发展,带动了城乡建设,不断改造旧城区,按照规划建设新城市,已新建人民路等7条主要大街,扩建北大街等6条大街,铺镇、河东店、武乡等集镇建设初具规模。街道公路两旁绿树成荫,街头巷尾花草满目,绿化面积147公顷。阳安铁路横贯市区,城乡公路四通八达,97%的村通汽车。铁路、公路、航空年运输货360万吨,1300万人次。邮电联络畅通,1991年4月,万门程控电话开通使用,本市可直拨国内500多个城市和世界130多个国家及地区。
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发展,产品交易日益兴旺。明、清时期,外地商贾纷纷来汉开店设坊,进行商品贸易和物资流通,以籍贯设立会馆,作为各自的联络中心,计有河南、山西、两湖、四川、江西等会馆。商业区已扩大到全城主要街巷,特别是东关、南关,行店林立,商号毗连,幌子招展,吆喝声声,茶馆饭店,比比皆是,成为热闹的商品集散中心,“虽繁盛不及长安,亦陕西第二都会”。民国前期,军阀混战,社会动乱,店铺倒闭,市场萧条。抗战时期,本市为大后方城镇之一,工商涌入,银行内迁,商贸繁荣。民国33年(1944),商业同业公会达44个。民国37年(1948),有商户1691家,从业人员4082人,时遇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商店冷落,有的倒闭。
解放后,人民政府大力发展国营商业,适当扶持私营商业,市场逐步繁荣,商业迅速发展。1956年,私营商业3012户,4997人,组成公私合营门店270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营、集体、个体商业齐发展,门店承包经营,购销两旺,市场繁荣。1989年,全市商业门店6333个,从业人员29669人,商品零售总额46963万元。其中国营门店219个,5936人;集体门店1423个,16113人;个体4691个,7620人。同时,全市建设集贸市场60个,1989年成交额1.5亿元。工商业发展,经济效益提高,财政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改善,1989年财政收入8140万元,是1978年的4倍。城镇职工人均货币工资16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40元,城市人均住房7平方米,80%的农民改善了居住条件,其中20%的人住上新式楼房。
40年的经济建设,工农业结构发生了变化。1949年,工农业总产值27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占26%。1989年,市属工农业总产值4.133亿元,其中工业产值3.24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8.4%。1949年,城市人口4.9万人,占总人口的24%,1989年城市人口16万人,占总人口37%。古老的汉中城,开始变成新城市。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