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 本县辖区有7乡5镇153个村委会879个村民小组。解放前,由于受封建统治者的剥削压榨,加之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农民无力抵御自然灾害的侵袭,粮棉油单产极低,村庄零星散乱,房屋破烂,卫生条件极差。解放后,一度乱建住房,滥占耕地现象时有发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县政府开始重视农村建设,1985年,由城建局抽调专人组成农村建设调查组,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颁布了《眉县农村规划与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对全县所有村庄逐一进行了勘测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对历史上形成的村庄,一般不大拆大迁,以路定村,就地规划,逐步改造。房屋布局本着节约土地的原则,成街成巷。以深山、沿滩分布零乱、点状散居的营头乡大湾和芋子滩,小法仪乡南窑和丁家沟,汤峪乡瓦庙滩和长柳坪,横渠乡大镇沟和迷狐岭等自然村和居住点,则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或迁居。对地处高塬边缘,易遭滑坡危害的金渠乡八练村魏家湾和三只窑,马家镇杜家原和张邓塬等处则采取全部搬迁,重新布局。在搞好规划的前提下,整修水渠和道路,一般达到渠端路正,水渠傍路,绿柳成行。
农村园田化 1977年,通过组织干部赴外地参观学习,结合农村社会主义路线教育,对全县农田进行了规划,划出生产方,即依照境内东西、南北向主干路(其中东西路3条:西宝南线、西宝中线、南环线;南北路6条:城斜、河营、槐小、槐汤、横汤、河常)9条长128公里,路距1—5公里,宽7米,将全县土地划为生产大方60块,每块万亩左右。再按境内生产路东西48条,南北31条,共79条长1151公里,路间距离东西500米,南北300米,路宽5米,划出生产小方1900方,每方300亩左右,方内插花地一律调整,按队(村)按方平整、改土。根据生产方之间的具体情况,打井修渠,建立农村灌溉网。沿山丘陵区则建库塘蓄水。对汤峪河进行综合治理,修堤造田。通讯、广播、输电线随路架设,使大、小生产方间形成林网化。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基本实现了农村园田化规划的要求。
基本设施 解放初,本县农村基本设施极差,群众吃水主要依靠井、泉水、自流水,少数水源缺乏地区甚至饮用窖水、涝池水,山区则更加困难。厕所多为人畜混用,村庄内粪土随处堆积,卫生状况特差。近年来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农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止1989年底,全县60%以上的村组建成新村,70%的村庄进行了有计划的整修,街道路面用砾石或混凝土铺筑,少数村庄还用水泥衬砌了街巷路面,农村街道硬化率达60%以上。村庄的主干街道均与公路直接或间接连通,街旁有排水渠,渠旁栽植行道树。小法仪乡郝南堡、马家湾,金渠乡金渠村,马家镇杨家村等不少村庄,户户安装了水龙头、手压泵。20%的村庄安装了简易路灯,村村通广播,提高了喇叭人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