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游县行政区划,明代以前无考。明末,全县为4乡17里。因千水为患,将雪白里(今千阳县东)析入千阳,存16里。其乡里名称如下:
常丰乡辖月院、兴谷、常丰、平原里。
普润乡辖三龙、普润、画阁、招贤里。
文川乡辖九成、西宫、西坊、良舍里。
善义乡辖加伏、寺庄、澄铭、太贤里。
清初因兵燹灾荒,加之役多赋重,民死徙甚重,至顺治六年(1649),将原16里攒为7里,当时全县人数不及原一里之数,其里、甲如下:
县城以东为月院里,统8甲。
县城东北为上平原里,统10甲。
县西为普润里,统10甲。
普润以西为画阁里,统10甲。
县城西南为良舍里,统6甲。
城区及以南为兴谷里,统9甲。以北为下平原里,统5甲。
民国初,区划沿清制。民国十年(1921)废里实行保甲制。全县划为13个保。旋即改为9个保。即敦厚(今县城一带),永泰(今招贤一带),福顺(今天堂一带),恒泰(今河西一带),长顺(今崔木一带),安阜(今丰塬一带),丰盛(今庙湾一带),全泰(今两亭一带),庆顺(今阁头寺一带)。民国十七年(1928),改为区、村制。全县共划5个区,32个村,村下设甲。一区驻地县城,辖5个村;二区驻地崔木,辖6个村;三区驻地招贤,辖8个村;四区驻地两亭,辖8个村;五区驻地丈八,辖5个村。
民国二十三年(1934),改区村制为联保制。全县划为10个联保,下设保,保下设甲。10联保是:永泰、福顺、恒泰、庆顺、长顺、丰恒(今镇头一带),丰盛、玉泰、全泰、敦厚。民国二十九年(1940),改联保制为乡保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民主建政,废原乡保制为区乡制。麟游全县设四个区,22个乡,1019个村。
兴国区驻地在兴国寺,辖5个乡:城关乡(驻地西门坡,以下括号内均为驻地),丰子地乡(下街),镇头乡(天台寺),澄铭窑乡(澄铭窑),良舍乡(良舍)。
崔木区(崔木)辖5个乡:塔儿头乡(塔儿头),庙湾乡(庙湾),北窑庄乡(杨家沟),窑舍乡(窑舍),河西乡(河西)。
招贤区(招贤)下辖6个乡:下集乡(下集),竹林乡(竹林),阁头寺乡(阁头寺),姚家塬乡(店子壑口),丈八乡(丈八寺),天堂乡(天堂)。
两亭区(两亭)辖6个乡:水磨沟乡(水磨沟),风和寺乡(高场),麻夫乡(麻夫),万家城乡(万家城堡子),花花庙乡(花花庙),庙岭乡(庙岭)。
1952年9月,重新调整为6个区,下辖32个乡,153个行政村,484个自然村。
1956年3月15日,全县划为三个区,两个直属乡,212个自然村。
崔木区辖常丰、庙湾、洪泉、崔木、亢家店5个乡,66个自然村。
招贤区辖良舍、招贤、阁头寺、丈八4个乡,67个自然村。
两亭区辖天堂、两亭、麻夫、花花庙4个乡,51个自然村。
桑树塬、镇头两个直属乡,各辖14个自然村。
1957年11月,撤销招贤区,所属四个乡均为直属乡,其它区、乡未变。
1958年9月,撤销区、乡制,实行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全县设兴国、崔木、招贤、两亭四个人民公社。60个大队201个生产队。同年12月10日,麟游、岐山、凤翔合为凤翔县。原麟游辖区设崔木、麟游、两亭三个公社。社以下设13个管理区,即崔木公社辖崔木、河西、常丰、庙湾四个管区;麟游公社辖镇头、良舍、桑树塬、招贤、阁头寺5个管区;两亭公社辖两亭、天堂、酒房、丈八4个管区。管区辖生产大队72个,生产队265个。
1961年9月,恢复麟游县置,原13个管区设人民公社,全县共101个大队,365个生产队。
1962年5月,增设花花庙公社,驻地花花庙,辖5个大队,21个生产队。
1963年8月,增设洪泉公社(社址洪泉),辖4个大队,16个生产队。
1984年,改公社制为乡村制。原桑树塬乡划出7个村,设澄铭窑乡,将镇头公社改设九成宫镇,至此,全县15个乡,一个镇。108个村民委员会,438个村民小组。城区有一个居委会。辖4个居民小组。1985年12月将天堂乡的堡子,斧头庄和西坪三个村民小组划归丈八乡管辖,设堡子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