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地处陕西省南部,汉中盆地东缘,介于东经107°11′~108°03′和北纬33°02′~33°43′之间。东接佛坪、石泉县,南邻西乡县,西毗城固县,北界留坝、太白县。东西宽56公里,南北长76公里,总面积3206平方公里。
洋县是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已有先民在这里定居。古属梁、雍之域。晋代以前为城固县辖地。西晋泰始三年(267),始在境内置兴道县、黄金县。其后,时局多变,郡县频设。唐乾元元年(758)起为洋州州治所在地。明洪武三年(1370)改洋州为洋县。1989年县辖5区、1镇,46个乡(镇),4个居民委员会,368个村民委员会。10.98万户,总人口43.14万人,其中少数民族411人。
洋县地势北、东高陡,南部低缓,中部低平。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93.3%。最高点昏人坪梁海拔3071米,最低点白沙渡海拔389.7米。汉江自西入县境,汇南、北22条支流横贯而过。境内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雨热同期,气候温和。古代,陆界秦蜀,水通襄汉,地当战略要冲,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末,张鲁据汉中,在城山筑黄金城,北扼子午道,南控黄金峡;三国时,诸葛亮、王平据赤坂、兴势之险,屯兵抵御曹魏;南北朝,肖承之重挫氐杨于黄金、铁城;南宋时,吴玠据洋州,抗击金军于石板谷。及至清代,白莲教义军转战南北山区,震慑清廷;蓝大顺率滇民义军攻克县城,建靖州,威扬三秦;高彦发聚500之众,在黄老爷山插旗造反,与清军搏杀;民国时期,何耿伯组织“大刀会”,和军阀部队血战。20世纪30年代初,中共洋县县委在白色恐怖中诞生。面对当局的血腥镇压,发动和带领贫苦农民、志士仁人,与敌进行了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的斗争,为支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开辟川陕苏区、鄂豫陕苏区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汉中地区地下党组织的支柱之一。1935年春,程子华、徐海东等率红二十五军北上途经华阳,在红军和县委的组织领导下,建立苏维埃政权,燃起武装斗争的烽火,先后组建起华阳游击队等6支农民武装队伍。1946年秋,王震、王恩茂率部过境,再次留下了人民军队的戎马足迹,鼓舞全县人民坚持斗争到解放前夕。解放后,又有大批青年在保卫和建设祖国的岗位上无私奉献。从土地革命时期至今,洋县先后有241名英雄儿女在革命战争中捐躯。先烈英名永垂青史,彪炳千古!
洋县,山川毓秀,人文昌盛,古有“山南雄郡”、“汉上名区”之称。境内有“宫殿锁烟霞”、“流泉万壑幽”的酆都山,群峰竞秀、层峦叠翠的福仁山,松青竹茂、四季如春的青武山,林木幽深、艳阳映寺的朝阳山和雄伟壮观的开明寺塔、金碧辉煌的智果寺藏经楼、古柏环绕的蔡侯祠(墓)等名山胜迹,以及“雷向江中驱乱石,水从天上倒狂澜”的黄金峡奇观,常使来此寻胜探幽者“回首挽辔复三叹”,“访归临去更迟留”。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白居易和岑参、韦庄,宋代苏轼、文同等名士,都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作。东汉时期,造纸发明家蔡伦即封侯于龙亭;唐顺宗子李纬,曾封洋川郡王,宪宗子李忻又被封洋王于此地。历宋迄清,境内出过进士39人,举人139人。其著名人物有:为人卓荦不群的宋代尚书闵文叔;持廉奉公的明代吏部尚书李遇知;因削平“三藩”战功卓著,被封为“一等侯”的清初提督张勇;以文笔见常的嘉庆间内阁中书岳震川;勤政爱民的奉化知县李盘和隐退故里、殚精撰著《禹贡通释》的长安教谕童颜舒等。在现代,也出现不少杰出人物。民国时期,有主持监修南京“中山陵”的监理工程师刘宝锷,有曾参加广州起义、组建中共洋县地下党组织的共产党员尚辛友。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涌现出省级以上英雄、模范人物和先进工作者94人。
洋县资源丰饶,物产繁芜。有农耕地55.8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6%,盛产小麦、水稻、油料和蔬菜,尤以出产黑、香、寸谷称著,为全省黑谷生产基地县和全国优质农副产品基地县。林副土特产有生漆、五倍、油桐、木耳、香菇、药材、龙须草等13种,龙须草产量列全国三大生产基地之首。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钒钛磁铁、铜、沙金、石英、石墨、石膏、石灰石、膨润土等14个矿种,其中钒钛磁铁储量达4280多万吨。林地308.9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2%,主要树种有72科,152属,321种,素称“北乔、南灌、东杂木”。森林覆盖率58.3%。北部山区林木葱郁,是濒临灭绝的世界珍禽朱鹮的故乡,也是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繁衍生息之地。
洋县解放后的40年间,全县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工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其间,尽管有过“左”的思想干扰和“文化大革命”的破坏,但广大干部群众顶住压力搞建设,使国民经济仍然取得了进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各条战线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1989年,社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29.93倍,年递增率8.87%;工农业总产值增长11.11倍,年递增率6.2%;财政收入增长22倍。
洋县素为农业县。解放后,坚持不懈地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努力改变生产条件,40年间,建成塘、库、井、站等各种中小型水利设施3329处,干、支、斗渠129条,总长583公里。70年代中期开始兴建的引酉工程,干、支渠盘山绕岭,倒虹桥巍然屹立,源源不断地引河水入丘陵。全县农田灌溉面积26万多亩,比1949年灌溉面积增长1.76倍。先后两次获得陕西省“仪祉杯”奖,并被评为“全国水利建设先进县”。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为农作物的增产打下了基础。加之不断改良土壤,更新籽种,推广新技术,防治病虫害,进行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特别是1979年后,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单一的种植经营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使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的台阶。1989年,粮食总产17690.1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2.53倍;油料总产508万公斤,比1949年增长12.37倍;农业总产值1.29亿元,比1949年增长4.88倍;生猪和大家畜分别比1949年增长6.19倍和1.66倍。
[1] [2] 下一页